林则徐祠堂
时至今天,我们似乎还听得见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的铮铮誓言:“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也许正是慑于林则徐的这种正气,英商义律等被迫缴出鸦片二万多箱,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其后,林则徐的形象,在世人心中长期以来都是“高大全”的。他的功绩确实值得后人景仰和铭记,但人无完人,英雄也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林则徐在虎门禁烟及随后的外交、军事行动中的一些不为人熟知的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为真实的林则徐,这些侧面轮廓,也许不够完美,也许还可能是瑕疵,但人有时候也正是因为这些毫不遮掩的瑕疵而变得更为真实和生动。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是林则徐1839年9月给道光皇上的一封奏折中所提到的。他认为洋人士兵因为脚上有绑腿而无法弯曲膝盖。因此只长于海战,一登岸来就无可作为,“一仆不能复起”,任人宰割。孰不知道绑腿在行军中是不可或缺的,自古代兵战就有。不仅在海军中会起到作用,在陆路行军一样作用很大,比如打好绑腿能使人在行军中感到两腿轻松,不易疲劳,且能防止蚊虫叮咬等等,所以林则徐此看法有失偏颇。
清朝时,洋人已有了清政府所没有也很为之害怕的坚船利炮,林则徐认为:“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对英军的陆战能力,林则徐是低估了的。因此,他在官涌主持修建炮台时,根本就没有采取防御敌方从侧后发起地面攻击的措施。以致炮台很容易就被攻陷了。“真奇怪,这些炮台完全没有防御地面攻击的设施,就像是欢迎我们回家的摆设”。使得英军也很纳闷。
对喜食嗜吃牛羊肉的洋人,林则徐认为他们如果没有中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的话,会消化不良而死。在与道光的一份奏稿中,林则徐写道:“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在一份拟交英女王的文书中,他再次强调:“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在禁烟的过程中,林则徐曾提议,对在18月内无法戒除鸦片瘾的中国人,处以死刑。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没有可非议的地方,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在禁烟的活动中,林则徐也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曾有人记载有个中国船夫仅因为身边带着一封欧洲文字的信件,而被处死的事。当时的广州外国商馆可以说是形成了一种“林氏恐慌”,林则徐派人在商馆周围砌墙,直接把各国大使馆封查,并软禁所有人员,严格到一桶水都不能被带进商馆。直到义律妥协,缴出鸦片,林则徐才解除了这种封锁。当时商馆里有很多人是根本没染指鸦片的。 当时的清军,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斗志不强,且腐化,再上落后的装备的局限,与拥有坚船利炮的西方强国军队相比,确实相当的孱弱。《剑桥世界近代史》提到当时的实况说:“军队中贪污盛行,士气不振,有的部队花名册上只有极少一部分实有其人;武器只有老式的火枪、梭镖和弓箭等;而且中国人一贯尊崇读书人出身的文官,轻视武夫。因此,中国军队毫无准备,在清帝国一旦不得不面对沉重压力时,无法担当起国防的重任”。
即使重任无法担当,中国的旧大臣在上奏军情时也只会报喜不报忧,以博得龙颜大悦。即使惨败,也会谎报“我军伤亡颇多,然敌方死伤更众”。林则徐也没能免俗。
1839年穿鼻战役发生,关天培向林则徐报告战况时说,中方大胜,击沉几艘英国船,并造成英军五十多人死伤。实际上英军根本没人员损伤。林则徐不知是被蒙蔽,还是根本没想过要调查真实的战况,就上奏汇报大捷了。
1842年,流放伊犁的林则徐的途中写了一封信给友人说:“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林则徐是知道当时的困难的,也许是为了鼓舞士气,也许是没能免俗。
以上的种种,也许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观点来要求过去的人,之所以重新提到,仅仅是让这些前人的形象更为真实而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林则徐在当时,算是相对开明的,无愧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赞誉。在广州期间,他相信西医,敢于相信外来的东西,甚至向广州教会医疗协会询问是否有戒鸦片的药物。他还组织人翻译外文新闻、政治、军事等,比如首选当时通行的《国际法》组织人手进行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