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文化:
最近网上有篇论林则徐并非民族英雄的文章,记得你也写过林则徐,您如何评价该文呢?
宋石男:
作者很用了些工夫研读鸦片战争史,一些意见是中肯的,比如英国国内也有反鸦片战争的呼声,我补充一条材料:1840年,外交大臣巴麦尊击败了反对党议员格拉斯顿的道德谴责,后者反对鸦片战争的提案在下议院以262对271票落败。这说明英国当时主战主和的两派力量相差并不悬殊。
再如作者讲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与初期的鲁莽之处.我还可以补充一条材料,来说明林则徐的被人欺骗之处。1839年九龙战役后,中国船上的司令官报告林则徐,中方大胜,击沉几艘英国船,并造成英军50多人的死伤。(事实上英军此役无任何人员或船只的损伤)。
但是,尽管我同意作者的部分意见,对其最终结论,也就是林则徐不是民族英雄,反而是民族罪人,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网易文化 :
那您的看法是什么?
宋石男 :
我一直坚持认为,要深恶痛绝一个人,就必须建立在对他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否则难免不公平。
我曾指出林则徐的一些不太量力的冲动之举,但如果我全面评价林则徐,我会指出另外一些事实:林则徐是第一个组织翻译西方报刊和图书的人,近代开眼看外国,他是先驱。林则徐临终表示中国最大的忧患来自俄国,这某种意义上暗示他晚年也反省与欧洲人打交道的失误。
然而,林则徐与同时代的筐箧之吏有本质的区别。他对西方文明有着最早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并非一味排斥。比如,他相信西方医学。1939年,他曾向广州的教会医疗协会求助,寻找戒鸦片的科学方法。同年, 他患上疝气,拜访了一位叫彼德·帕克的传教士的诊所。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医师给林则徐安了疝带,缓解了他的痛苦。
此外,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是林则徐的老友,他的开眼看世界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林则徐的继承和发展。
网易文化 :
那您怎么看林则徐的不妥当处理导致鸦片战争这种说法?
宋石男:
这种说法很荒唐。首先,林则徐的强硬态度来自当时朝廷上下的通识,并非他个人要“博出位”。比如道光给他的一个手谕就说:“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其次,鸦片战争的出现是历史必然,任何个人行为都不是根本原因,我在后面会展开说说。
网易文化:
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没有一点点失误吗?
宋石男:
当然有。林则徐的错误是不懂国际法,不懂外交,但那个时代,全中国都没有人懂,没有鸦片战争,也许再过几十年都不懂。林则徐最大的失误在于,他没收了被英国代表以政府名义催促交出的鸦片,以至他惩罚的不是英国商人,而是大英帝国。这样战争就很难避免了,至于该文说的导火线一类,都是皮相之谈。山雨欲来,树欲静而风不止。
网易文化:
但是清朝其实有些官员很开明的。
宋石男:
在林则徐那个时代,他就是最开明的了。真正具备内审外视的胸襟,那要在1860年以后才陆续出来,且都极度少见。
在1840年以前,请您举个开明官员的例?李鸿章那时还是个小雀雀,曾国藩也才17,8岁。时代!注意时代问题。不要过分苛求林则徐,那是拿现在的眼光去厚诬古人。
网易文化:
嗯,这个我同意。那么,关于禁烟运动,应该如何看待呢?
宋石男:
林则徐禁鸦片是完全没错的,道光年间鸦片的大量输入,对国计民生之巨大伤害,无可辨说。当时最好的一篇文章是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说的非常透彻。事实上,林则徐到广东禁烟之前,先是在内地任督抚禁烟成功,才被皇帝相中,到广东去的。可惜内地与沿海的禁烟事业内涵相差太大,一个是纯粹内政,一个多涉及外交,林则徐之前从无外交经验,难免有应对失误之处。《再谈林则徐》基本上就是咬着这个不放。
网易文化:
那是否这种失误就是鸦片真正的根本原因呢?
宋石男 :
当然不是。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必然,一方是资本主义新生老大哥,要在全世界灌输贸易自由,对等外交的理念,一方是东方老大哥,从来自诩天朝,根本不屑与“夷人”斡旋。而与此同时,一方工业文明极强大,一方农业文明又极暮气,两者必然掐起来,而且一边倒。这不能只归咎林则徐个人身上,他不过站在风口浪尖,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局限,去爱国未遂而已。
其实,鸦片战争的失败,早在1834年就有了预言性的事件,那就是该年的虎门战役,该战役中虎门60个炮台在短时间内被全部摧毁——由于大炮固定在炮台上不能瞄准,发射的炮弹要靠运气很好才可能落到英国战船上。当时一位英国人事后回忆:那更像烟花而不是大炮。
网易文化: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也不是坏事,因为它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宋石男:
我不赞同。不论如何翻案,鸦片战争都绝对是一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落后必然挨打,但打人的并非就是什么光明使者。挨打可能促使进步,但挨打本身并非就天经地义,更非好事。中国不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不经过中法,中日战争,不经过庚子拳乱,依然可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且不会受到如此大的创伤,国力,人力,文物,均是空前的浩劫。
网易文化:
这个可以和日本对照看,日本的近代史就要平稳很多。
宋石男 :
对,那是它小,没那么起眼,而且它学习的快。其实,日本打开大门,还在我们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美国人用炮轰开的。
网易文化:
关于林则徐的功过,以前讨论的多么?
宋石男 :
关于林则徐的功过问题史学界也讨论过,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基本上扯清楚了,其基本结论仍然是,林则徐是个民族英雄。
更全面看他的一生,林则徐禁烟,治水,平乱,建设边疆,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其私人的节操,则为海内外公推。当时跟他打交道的一个外国对手都承认,林则徐与同时代的清朝官吏很不一样,“他似乎完全没有徇私舞弊的积习”。在平息云贵汉回纠纷时,林则徐坚持:“只分良莠,不分汉回”,那又是极难可贵的民族平等胸襟。在东河治理水利,他极精明干练,调查者认为“向来河臣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而在伊犁充军路上,他还被临时抽去督办治河,功成后继续去伊犁充军。在路上,他写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这也是他一生的浓缩写照。
网易文化 :
如此看来,林则徐虽有瑕疵,仍然是民族英雄呢?
宋石男 :
指摘林则徐的人,基本上站在假设的立场,如果林则徐不怎样,战争就不怎样。但是历史不允许假设。
我更愿意谈的是历史为何如此开展,而不是像部分人那样抱怨,历史为何没有如此开展。
网易文化:
假如怎么样,就会怎么样,这种论调很无稽,当时没人告诉林则徐该怎么做,也算摸着石头过河。
宋石男 :
嗯,按《再谈林则徐》一文的逻辑,我们看到的近现代史就全是一路的错人,林则徐错,李鸿章错,孙中山错,蒋介石错,毛泽东错,后来邓小平又错。这不只是对上述个人的不公平,更将历史变成一种任人发泄情绪的痰盂。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谈林则徐》一文,实在有失偏颇。我们在研读备受歪曲和僵化的近现代史中,很可能会产生各种翻案的想法。但是有些历史铁案,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翻的。在摆脱过去“洗脑”般的历史教育中,我们又要注意防止走向“历史虚无”的误区。
总之,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应当平心静气,全面考量。个人意见,林则徐是个悲剧色彩浓郁的民族英雄,尽管悲剧色彩浓郁,仍然是民族英雄。
宋石男,笔名四一,四川乐山人,文史业余爱好者,知名博客作者,资深媒体从业者。提倡宽容、理性与自由,以及对自身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