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n >> 林则徐 >> 正文

 

林则徐风雪长征

 林则徐风雪长征

                                          作者: 啸马 来源:炎黄纵横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悍然派出侵华远征军开到澳门湾外,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林则徐在粤海早有准备,防守甚严,英军未能得逞,转而北犯闽浙沿海,远及天津大沽口,直逼北京。道光帝慑于英国的武力威胁,倒向投降派,给林则徐加上“轻启边衅”的罪名,革职“严加议处”,断送了林则徐坚持了一年多的轰轰烈烈禁烟斗争。1841年5月,林则徐接到道光帝命令,离开广州赴浙江省听候谕旨。6月18日,道光帝又旨令林则徐“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1841年7月14日,因功获罪的林则徐从浙江镇海踏上遣戍征途,横跨中国东西,历时一年四月,抵达伊犁。

悲壮之旅 荒程万里风雪长征

林则徐新疆途中,风霜雨雪,备尝艰苦。他的《途中大雪》诗句“积素迷天路渺漫,蹒跚败履独禁寒”,写出了这位老人冒着漫天大雪,穿着破旧的鞋子,在被积雪掩埋难以辨认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挣扎行进的情景。林则徐1842年12月7日的日记具体地记载了行路的艰难:过塔尔奇山,只见大雪纷纷。驱车过山,到山顶上,忽然狂风大作,几乎连人带车掀翻卷飞。雪乘风势,扑进车厢。停车吧,山顶无处可歇;下岭吧,坡陡,有翻车的危险。不得已,只好下车步行,让同行的两个儿子牵扶,跌跌撞撞地走着……这对于在抗英前线的英雄是何等不公,对于久病衰迈的老人又是何等残酷。正如林则徐在给友人信中说的:“去夏在西安,大发疟疾,调治两月,扶病出关,似此瀚海龙沙,荒程万里,衰龄病骨,风雪长征,濒于九死之形。”但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倒铁骨铮铮的英雄。

英雄之旅 官民拥戴争相迎送

人民是公正的。林则徐被皇帝定为“罪臣”,可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仍是伟大的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被革职,广州百姓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他们不管皇帝怎么说,怎么做,纷纷到林则徐的住处慰问。慰问者甚多,竟阻塞了街巷。他们给林则徐送来了52块颂匾:“民沾其惠,夷畏其威”、“勋留东粤,泽遍南天”、“德敷五岭,威慑重洋”……这些挂匾,歌颂了林则徐爱国爱民的品德和威慑外敌的大无畏精神。林则徐协助王鼎治河成功仍被远戍,中原立即发起救援高潮,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声称:“有能救林则徐者酬万金。” 林则徐自中原出发,一路西行,受到了为英雄壮行的礼遇。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各级官吏都争相欢迎,一睹他的风采;大家想尽力替他做一点事,以减轻他身心的痛苦。抵兰州时,督抚亲率文职官员出城相迎,武官更是出迎十里之外。过甘肃古浪县,县知事到三十一里外的驿站恭迎。1842年12月10日,经过长途跋涉,林则徐终于到达了新疆伊犁的惠远城。伊犁将军布彦泰立即亲到寓所拜访,并委派他掌管粮饷。这哪里是在监管朝廷的“罪臣”,简直是欢迎凯旋的英雄。

以诗言志 抒发民族忧患意识

在被贬赴戍的漫漫征途上,林则徐时刻挂记着东南战局,他把对侵略者的愤慨、对战火蔓延的忧虑、对战胜敌人的渴望,凝聚在一路行吟的诗句里:

“不信玉门成畏道,欲倾珠海洗边愁。

临歧极目仍南望,蜃气连云正结楼。”

(诗大意是:我不怕玉门关外道路险阻,一心想倾尽珠江、南海之水洗尽战火,消除边愁。临别路上,极目南望,那里迷漫的战云正如海市蜃楼,变幻莫测。)

“元老忧时鬓已霜,吾衰亦感发苍苍。

余身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

(这首诗是在开封黄河岸边赠别王鼎的。元老,指军机大臣王鼎。大意是:您忧国忧时,双鬓已如霜;我也感时伤怀,头发苍苍。我不怕被流放到荒远之地,当务之急是群策群力制伏侵略者。)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

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

(诗大意是:我未能扫除英国侵略者的凶焰,造战舰、练水军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听说贪婪的英国侵略军暂时有所收敛,但它的本性不会改变,所以我愁绪纷乱,一直担心它步步“蚕食”。)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诗大意是:英国侵略者气焰嚣张,靠谁去消灭呢?真渴望有志之士澄清中原混乱的战局。万里关山之外的残梦里,还听到东南沿海抗英的战鼓声。)

“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

……

中原果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

(这首诗是写给已经被流放到伊犁的战友邓廷桢的。大意是:知道您胸怀豁达,不以流放为念,您的愁是侵略战争的烽火依然燃烧在江南。如果能够平定侵略战事,我们这两位老人,即使长期充军又何妨。)

这些诗,以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品格。

保卫边疆 巩固塞防

从抗英前线来到西北边疆的林则徐,基于他对沙皇俄国的扩张历史的认识,以及英国企图染指新疆、西藏的洞察,严密关注西北边疆的防务。

林则徐到伊犁不久,道光帝准备裁撤设置了一百多年的伊犁总兵,这等于削去了一个塞防重镇。伊犁将军布彦泰接到道光帝的谕旨后,立即会晤林则徐,听取意见,并请林则徐代拟奏稿。这份奏稿分析当时境外敌人入侵的危险,比以前更加严重,如果在这时候裁减兵员,必定会使外敌以为有可乘之机,影响边疆安定。因为奏稿力陈保留伊犁镇总兵的理由,总算保住了塞防重镇的防务力量。

林则徐还致力于研究新疆的历史地理沿革,这些研究加强了他对沙俄的警惕。他说:我看俄国势力一天天强大,布置策划显示出不小的侵略野心。英国人从海上侵略,守住了沿海,他就奈何我不得。而俄国人则从西北包围我边境,南部可以从云南进入,陆路相通,防不胜防,将来必为大患,深可忧虑。去世前一年,他还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林则徐到新疆后形成的塞防思想,与他抗英斗争中形成的海防思想,构成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国防思想体系。

开垦新疆 屯田实边

林则徐谪戍新疆三年,为民办了一件好事,为国立了一项大功,那便是“屯田实边”。

1843年,林则徐带病承办了伊犁惠远以东的阿齐乌苏荒地开垦。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水利专家,他认为新疆气候干旱,开荒必先治水。他向布彦泰提出捐修水渠龙口工程,得到布彦泰的支持。林则徐捐出私银,精心设计,监督施工,历时四个多月,建成了一条六里多长的水渠。被称为“林公渠”,一直使用了123年,直到1967年建成新渠才退役。林则徐还研究了一种特殊水利设施“坎儿井”,大力推广,使原来干旱的吐鲁番和哈密扩大了灌溉面积,成为富庶之区。新疆至今还流传着“林公井”的美称。和阗地区能养蚕、缫丝、织绸,所产丝绸素有“和阗绸”之称。林则徐把中原的纺车样式在和阗推广,被称为“林公车”。

林则徐在北疆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又被派到南疆去勘察荒地。南疆沙海无垠,天气燥热,人烟稀少,语言不通。且北疆南疆天山阻隔,雪峰摩天,这无疑又是对林则徐的一场更大更苦的折磨。1845年1月17日,林则徐在三儿聪彝的陪伴下,由伊犁出发,一年内,南到喀什,东到哈密,勘遍东、南疆城。他经历了踏冰而行的寒冬和烈日如火的酷暑,走过戈壁,住过茅屋、毡房、地穴,风起时“彻夕怒号”,“毡庐欲拔”,“殊难成眠”。林则徐每到一地,三儿与随从搭棚造饭,他则立即伏案办公,“理公牍至四鼓”,只能靠第二天在车上假寐一会儿,其工作紧张、艰辛如同行军作战。对垦荒修渠工程,他必亲验土方,察看质量。整整一年,为新疆勘查了近七十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完成了这个大工程,满怀豪情壮志,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西域遍行三万里,斯行我亦浪称雄。”

“穷边鸿雁倍堪怜”

林则徐的爱民、忧民形象,在谪戍新疆期间而愈益闪亮。他看到边疆兄弟民族的生活同内地一样贫因,不禁满怀同情地慨叹“穷边鸿雁倍堪怜”。林则徐在所作组诗《回疆竹枝词三十首》中,多侧面地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穷愁的生活条件:“穷户仅开三尽窦,至今依旧小门闾”;“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他还以维吾尔语入诗:“阿南普作巴郎普,积久难寻避债台(本钱叫阿南普,利钱叫巴郎普)”。林则徐在后来署理陕甘总督的奏稿里也有类似这样的具体描述“南路八城回子(清朝通称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为回),生计多属艰难,沿途未见炊烟,仅以冷饼两三枚便度一日,遇有桑椹瓜果成熟,即取以充饥。其衣服褴褛者多,无论寒暑,率皆赤足奔走。”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林则徐以衰病之躯,历尽辛苦,开垦了大量农田,并且冒着“忤旨”、“欺君”的风险,力主将南疆垦地的大部分拨给回民耕种。贫苦回民称颂:“林公活我。”他们建立“林公坊”来表示崇敬、爱戴之情。

最后岁月 尽瘁国事

1846年底,林则徐自新疆获释。三年艰苦的边疆流放生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林则徐想回北京医治,但道光帝不准,并一再派他到陕甘云贵等最困难的地方,去处理最棘手的事件。林则徐在滇两年,政务繁剧,病情加重,终于难以支持,申请退休,回乡治病。林则徐在福州只住了六个半月。1850年11月,新继位的咸丰帝下旨,命他为钦差大臣,立即赶往广西处理天地会事件。林则徐抱病启程,星夜赶路,途中病情恶化,于11月22日在广东潮州普宁县行馆逝世。巨星陨落,万众哀悼。林则徐的灵柩从潮州起运福州途中,人山人海,为这位尽瘁国事的民族英雄作最后的送别。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林则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林则徐风雪长征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 简介
    林则徐生平简介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官员
    清朝官职
    宋石男:《再谈林则徐》是厚诬古人
    同榜进士林则徐来泉必登此宅第
    林则徐第一张油画像面市
    如何面对林则徐的目光
    林则徐晚年赞同内地种植、生产鸦片以
    林则徐精神系列讲座之“楹联赏析”
    林则徐侄孙1946年亲率舰队收复南沙群
    大事年表之林则徐
    中華民族英雄林則徐生平事迹展纪实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简介
    《林则徐》(4月9日)
    林则徐与文化安全
    历史事件——林则徐湖广禁烟
    林则徐在开封治理黄河简介
    英雄林则徐 网上祭奠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
    中文名称: 林则徐
    禁烟爱国的林则徐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在福州的遗迹简介
    标题: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简介
    《林则徐和禁烟运动》教学软件简介
    林则徐虎门销烟过程
    林则徐十六开临帖观者络绎不绝
    林则徐纪念馆简介
    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侧记
    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鸦片战争期间的三次失策
    林则徐:鲜为人知的三个侧面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众多名门之后:林则徐的子孙后代今何
    不必苛求林则徐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不完美
    林则徐治理西北生态环境 鼓励当地多掘
    林则徐是英雄而非罪人!--驳斥网易汉
    单方面西学思想的碰撞——初探林则徐
    林则徐:外国人不得中国茶叶 无以为命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两种类型的爱国主
    差点从英雄变成罪人 林则徐死得是时候
    民族英雄林则徐逝世159周年
    福州古民居墙壁上发现林则徐手书格言
    林则徐鸦片战争后差点被征去剿灭太平
    历史上的今天: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连皇帝也对他心悦
    边城故事—— 霍城·林则徐发配新疆的
    鸦片战争“替罪羊”林则徐流放新疆大
    赵丹塑造《林则徐》成表演史上新里程
    林则徐第六代传人南京“销烟”(组图)
    林则徐:锋车遍十城 引水利百姓
    林则徐禁毒:“截流”与“绝源”
    蒲城老先生10万积蓄买下老宅 筹建林则
    林则徐大传:"英雄"的胆气与热血
    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
    海内外200多名林则徐后裔在榕寻访先祖
    是谁救下了林则徐?
    政治家林则徐对西北生态环境的关注与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