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与空谈维护天朝威严、讨伐"奸夷"之辈不同,林则徐把爱国热忱与筹划防务的切实行动密切结合起来。他与大吏商绅和衷共济,从炮台的修筑、军械添置到兵勇的整顿招募,特别是利用民力,组织团练,随在设防,保卫乡土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三,反对侵略与虚心了解外国情况和维护各国人民正常往来相结合。他不但注意了解敌方当前的动态,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而且主持囗译《四洲志》,努力改变对西方历史和现状的无知状态;翻译国际法,运用新的知识捍卫国家的利权。同时,他敢于正视船炮落后于西方的现实,积极购置洋炮夷舟,这些都迈开了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和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尽管这一步走得还很小,且有许多不足之处,却是艰崎长路的极其宝贵的开端。他还反对良莠不分,在多数场合区分了贩毒者与从事正当贸易的商人,区分了侵略国与非侵略国的商人;并反对封港闭市的错误主张。所有这些都令他的爱国主义言行具有前所未有的内容,开始显示近代色彩。
在古代中国,敌强我弱的态势也曾一再出现。但在那时,中国弱中有强,在文化上通常都比自己的敌对势力强一些。因此,尽管在斗争中也要千方百计探听敌方情况,却从未出现过在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对手都明显地高于自己,不得不以他们为师的状况,林则徐及其同时代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的深刻内涵。翻开林氏遗文,传统的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语句俯拾皆是;他还不可能跳出这个窠臼。但出于一个致力经世致用的著名人物的求实态度,他敢于正视现实,因而以对国家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认认真真地研究对手,并不惜引进对方物质文明(如船炮)和精神文明(如国际法)的成就作为保卫自己国家的手段。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独立,增进人民福祉一直同能否正确对待西方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林则徐给中国爱国主义的传统增添的新内容也离不开这个中心。
第四,爱国与忠君结合。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两者本是一物的两个方面。林则徐还不可能超越这个传统。道光二十二年(1842)他赴戍边疆之际写道:"余生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 林则徐:《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二首》,《云左山房诗钞》。不忘君恩与制伏正在蹂躏中国的"犬羊"就是他最关切的两件事。这是他在生离死别之际的真情流露。他自己的表白与历史记载都说明"感上殊遇",为君分忧,正是林氏"早知身,蹈危机"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林则徐书简》第19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而毅然赴粤禁烟的重要动力。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情操,使他成为与岳飞、文天祥等并列而无愧的民族英雄。
生平简介 |
姓名:林则徐 性别:男 生辰:2007-4-12 祭日:2007-4-12 籍贯: 信仰:
|
|
|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名少穆、石映,晚号侠村老人、七十二峰退臾.汾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出生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祖籍福清.林则徐为其父林宾日写的《先考行状)一文说祖居“福清县之祀店乡,国初再徒省治(福州).”祀店即海口懊岑兜村,至今尚保存有林则徐的祖基。 父宾日,字孟养,号踢谷,教书为业,母陈轶,做女红以助家用。则像4岁随父入塾启彼,少年即以搜文知名.清燕庆三年(1798年),13岁中秀才。 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参加会试落选.为谋生计卜先后到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和福建巡舞张师诚街门工作,历时4年。 嘉庆十六年(1811年},中进士犷璐庶吉士。越三年,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劫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遨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云南乡试在考宜索江南道监察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