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元昊 >> 正文

 

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刘秀
光武帝 字文叔
汉代
6—57
光武中兴 昆阳之战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縯
生平简介

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

王莽末年,赤眉、绿林起义先后爆发,新莽政权呈现败亡之兆。宛人李通宣扬图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劝说刘秀起兵。地皇三年(公元22),刘秀与其兄刘縯抱着恢复刘姓统治的目的,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发动宗族、宾客,联络附近各县的地主豪强,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武装,称为“舂陵军”。舂陵军初战不利,不久与绿林军下江兵约定“合纵”。次年二月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縯任大司徒,刘秀任太常、偏将军。地皇四年六月,王莽命王邑、王寻率领大军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突围调集援兵,与以王凤、王常为首的留守城内的义军合击,重创莽军。昆阳之战对于绿林军入关和新莽政权的覆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立了大功,刘縯又夺取了宛城,他们的势力逐渐与农民军分庭抗礼。于是新市、平林的农民军将领劝更始帝刘玄杀掉刘縯。刘秀闻讯赶赴宛城谢罪,以此取得了农民军的信任,被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同年九月,新莽政权覆灭。更始帝北都洛阳后,刘秀又行大司马事。不久,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次年五月诛灭称帝邯郸的王郎,封萧王。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不久,刘秀派遣吴汉等袭杀更始政权的尚书谢躬,与农民军彻底决裂。建武元年(公元25)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鄗(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控制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随即于建武五年先后削平了盘踞渔阳郡的彭宠、南郡的秦丰和齐地的张步;次年又翦除了盘踞江、淮的李宪、董宪、庞萌,统一了关东,后以笼络手段使河西的窦融归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后平定和消灭了天水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割据安定的卢芳也于建武十六年归附,不久逃往匈奴。这样,经过十二年时间,刘秀终于消平群雄,完成了统一事业。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鉴于西汉末年“上威不行,下专国命”的教训,于是“退功臣而进文吏”,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所以当时宗室诸王和外家亲属都比较遵奉法纪,无结党营私之名。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尚书典守机密,出纳王命,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建武六年,刘秀又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这些措施强化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总揽权纲”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建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

与此同时,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如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并且罢郡国都尉官,停止地方兵的都试,一度废除了更役制度。次年又令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遣散还乡,发弛刑徒屯田边境以代替征调的戍卒等等。据史书记载,光武帝统治后期“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这多少反映了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特别是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规定杀奴婢的不得减罪,灸伤奴婢的要依法治罪,又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处死刑的法律。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对于广大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田野荒芜,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所好转,土地逐渐得到垦辟。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两千一百多万。

光武帝统治时期,史称“中兴”,但是,东汉政权是建立在世家豪族的基础上的。刘秀在即位之后,就宣称要以“柔道”治天下。所谓“柔道”,实则就是扶植和保护世家豪族的利益。建武十五年,刘秀为了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针对当时“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下令全国检核土地户口。郡县守、令不敢触动贵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过程中“多为诈巧,不务实核”,“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结果,激起各地农民的反抗,郡国的豪强大姓也乘机作乱。对此,刘秀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于农民的反抗斗争是进行分化和镇压,对于大姓兵长,则在处死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等十几名郡守之后,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让步。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光武帝刘秀死于中元二年。

刘秀(6-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

王莽末年,赤眉、绿林起义先后爆发,新莽政权呈现败亡之兆。宛人李通宣扬图谶“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劝说刘秀起兵。地皇三年(公元22),刘秀与其兄刘縯抱着恢复刘姓统治的目的,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发动宗族、宾客,联络附近各县的地主豪强,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武装,称为“舂陵军”。舂陵军初战不利,不久与绿林军下江兵约定“合纵”。次年二月更始政权建立后,刘縯任大司徒,刘秀任太常、偏将军。地皇四年六月,王莽命王邑、王寻率领大军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突围调集援兵,与以王凤、王常为首的留守城内的义军合击,重创莽军。昆阳之战对于绿林军入关和新莽政权的覆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立了大功,刘縯又夺取了宛城,他们的势力逐渐与农民军分庭抗礼。于是新市、平林的农民军将领劝更始帝刘玄杀掉刘縯。刘秀闻讯赶赴宛城谢罪,以此取得了农民军的信任,被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同年九月,新莽政权覆灭。更始帝北都洛阳后,刘秀又行大司马事。不久,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次年五月诛灭称帝邯郸的王郎,封萧王。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不久,刘秀派遣吴汉等袭杀更始政权的尚书谢躬,与农民军彻底决裂。建武元年(公元25)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鄗(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控制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随即于建武五年先后削平了盘踞渔阳郡的彭宠、南郡的秦丰和齐地的张步;次年又翦除了盘踞江、淮的李宪、董宪、庞萌,统一了关东,后以笼络手段使河西的窦融归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后平定和消灭了天水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割据安定的卢芳也于建武十六年归附,不久逃往匈奴。这样,经过十二年时间,刘秀终于消平群雄,完成了统一事业。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鉴于西汉末年“上威不行,下专国命”的教训,于是“退功臣而进文吏”,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所以当时宗室诸王和外家亲属都比较遵奉法纪,无结党营私之名。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尚书典守机密,出纳王命,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建武六年,刘秀又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这些措施强化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总揽权纲”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建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

与此同时,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如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并且罢郡国都尉官,停止地方兵的都试,一度废除了更役制度。次年又令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遣散还乡,发弛刑徒屯田边境以代替征调的戍卒等等。据史书记载,光武帝统治后期“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这多少反映了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特别是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规定杀奴婢的不得减罪,灸伤奴婢的要依法治罪,又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处死刑的法律。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对于广大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田野荒芜,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所好转,土地逐渐得到垦辟。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两千一百多万。

光武帝统治时期,史称“中兴”,但是,东汉政权是建立在世家豪族的基础上的。刘秀在即位之后,就宣称要以“柔道”治天下。所谓“柔道”,实则就是扶植和保护世家豪族的利益。建武十五年,刘秀为了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针对当时“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下令全国检核土地户口。郡县守、令不敢触动贵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过程中“多为诈巧,不务实核”,“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结果,激起各地农民的反抗,郡国的豪强大姓也乘机作乱。对此,刘秀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于农民的反抗斗争是进行分化和镇压,对于大姓兵长,则在处死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等十几名郡守之后,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让步。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光武帝刘秀死于中元二年。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元昊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华陀(约141-203),字元化
    朱儁(?-195),字公伟
    陈平(?─前178),阳武(今河南原阳东
    张芝(?-192),子伯英
    周勃(?~前169)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
    谯周(201-270),字允南
    蔡文姬,名琰,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
    顾雍(168-243),字元叹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西汉王朝的
    李元昊与海原天都山
    中文名称: 陶谦
    张昭(156-236),字子布
    赵武灵王(?-前295),赵肃侯之子,名雍
    郑庄公,郑武公之子,名寤生,是春秋初
    中文名称: 韩昭侯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
    冒顿单于(?─前174),匈奴部落联盟首
    蔡邕(132-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李元昊简介
    兴宗耶律宗真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
    吕后(前291─前180),名雉,刘邦之妻
    刘恒(前203─前157),高祖中子,生母
    西夏景宗李元昊
    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曹参(?~公元前190)
    中文名称: 武则天
    钟繇(151-230) 三国魏书家
    秦二世(胡亥)(前230─前207),秦始皇
    李元昊(1003—1048),夏国第一代皇帝
    李元昊为西夏开国皇帝,庙号景宗
    血染宫闱:李元昊的残暴与荒淫
    西夏国开国皇帝——李元昊
    少年英雄 身为太子的李元昊
    维护党项民族的独立性 李元昊的各种开
    李元昊是怎么死的1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
    西夏与吐蕃的战争
    西夏与宋的三大战役
    李元昊的第一战 北收甘州回鹘
    西夏探秘:揭开贺兰山西夏离宫之谜
    揭开文字之谜 西夏文字是如何创造出来
    党项民族的缘起与延续
    马谡(190-228),字幼常
    裴矩(?─627),字弘大
    刘濞 (前215─前154)西汉诸侯王
    班固(32-92),字孟坚
    皇甫谧(215-282),一名静
    王充(27-?),字仲任
    蔡伦(62-121),字敬仲
    卢植(?-192),字子干
    吕蒙(178-219),字子明
    夏辽河曲之战
    揭开西夏王陵的神秘面纱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子
    华歆(157-231),字子鱼
    张衡(78-139),东汉天文学家
    董卓(?-192),字仲颖
    李广利(?─约前88),中山(治今河北定
    虞翻(164-233),字仲翔
    陆绩(187-219),字公纪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
    帝位之争:嵬名元昊帝位的继承问题
    隋炀帝,名杨广(公元569-618年),
    贾充(217-282),字公闾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
    司马师(208-255),字子元
    司马昭(211-265),字子上
    韩愈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樊哙(?-前189)
    邓艾(197-264),字士载
    王陵(?-前181) 汉初大臣
    燕昭王(?-前279),前311即位,在位
    李元昊--西夏皇帝
    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李自成
    周武王,周朝第一代王
    唐肃宗李亨,公元756-762年在位
    周宣王,周朝第十一位王
    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名宜臼
    宣统皇帝——溥仪
    周桓王,周平王之子,在位时间(前719-
    宋武帝刘裕(363~422)南朝宋王朝建立
    唐武宗(李炎)
    刘彻(公元前156~前87)
    齐桓公(?—公元前643)春秋初期齐国国
    齐威王(?-前320)田午之子,名因齐
    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1368-139
    康熙(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
    清高宗,名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
    李湛(公元809-827年),穆宗长子,
    魏桓子之孙,名斯,战国时魏国的第一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
    清文宗,名爱新觉罗·奕宁(公元1831
    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五霸之一
    鲁穆公即姬显
    光绪皇帝——载湉
    宋襄公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北魏 371-409)
    燕王哙(?-前314)战国时燕国国君
    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
    清宣宗,名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
    中文名称: 吴王僚
    吴王阖闾(?—前496)
    吴王夫差
    赵昀(1205—1264),初名与莒,宋太
    宋度宗,名赵禥(公元1240-1274年)
    帝昺,名赵昺(公元1271-1279年),
    宋哲宗赵煦,原名佣,神宗第六子
    汉和帝(88-105),名肇,章帝子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2~前49)
    汉元帝(前75─前33)
    刘骜(前51─前7),字太孙,元帝太子,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
    汉明帝刘庄(公元27~75)
    杨行密(852-905)太祖,字化源,原名
    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
    李元昊传
    汉献帝(189-220),名协,灵帝子
    顺帝刘保,汉安帝的儿子
    刘禅(207-271),字公嗣,小字阿斗,刘
    冲帝刘炳,汉顺帝的儿子
    汉桓帝(146-167),名志,章帝曾孙,质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1206-1227),蒙古
    汉章帝,名炟,明帝第五子,素好儒术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
    吴末帝孙皓(242-283) ,264年即位
    周文王,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帝辛(纣)
    【李元昊】(1003—1048) 夏国第一代皇
    李元昊的深宫秘事之四
    西夏历史简介
    安帝刘祜,章帝刘炟孙,父清河孝王刘
    刘启(前188─前141),文帝太子,母为
    李元昊和他的西夏王国
    汉灵帝,名宏,章帝玄孙
    李元昊有个“嵬名嵬理乌珠”的怪名字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荒淫暴君李元昊  强纳儿媳为小妾
    李元昊-西夏
    西夏王李元昊死于“乱伦之恋”
    文宗,名李昂(公元809-840年),初
    李元昊后裔陕西来宁祭先祖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