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康有为又来到海会寺,踏访当年青春的脚步,询问故人的下落,康有为正满怀伤感环视殿堂,方丈慕西和尚(当年接待康有为的小和尚),捧着一只百果树盒,缓缓而入,他揭盖让康有为看当年的方丈至善和尚之徒普超,划破手指,历时15年,用鲜血书成的一部共80卷的《华严经》,暗示人应该看破红尘,献身佛教。康有为怅然若失地赋诗一首,表现出了一个时代落伍者的心态。
1923年4月,康有为从上海抵洛阳,参加了北洋军阀吴佩孚的50寿辰后,游兴勃发,遍访中原古迹。10月再赴洛阳,不日在一批地方官员的陪同下,向西安郊外的终南山进发。
终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马丽山等峭壁秀丽的山峰,如一幅绚烂的画卷。是日上午,秋阳朗照,红枫尽染苍山,康有为一行乘车至终南山麓,随后坐滑竿上山。66岁高龄的康有为在向导郑子屏的挽扶下,引经据典,吟诗作赋。
次日晨,他们循山路缓缓前进,至五佛殿休息。康有为见殿前有两株古槐,直耸云霄,马上问道:“此槐伟岸挺拔,乃平生罕见,是何时所植?”郑子屏急忙回答:“这是汉槐,据乡人所传,天下每遇事变,此槐便连发啸鸣,奇灵异常。”
康有为感到奇怪,忽见一股清泉从山峰飞流直下,经殿前时泉击山石,宛若珠玉。他若有所思,口念七绝一首:竹林寺上古槐树,树身两抱上参天。飞燕玉环旧摩抚,美人黄土几千年。
他由赵飞燕、杨贵妃等绝代佳人,联想到人的生命竟不如参天大树,不禁发出一番宿命的感慨。
接着,他们登上了名扬中外的南五台。康有为伫立山巅,南望终南群峰,如翠屏环列,芙蓉插云;鸟瞰苍松荫郁的庙宇,顿生沧桑之感,一阵山风吹来,但闻松涛澎湃,他自言自语道:“哪怕风云激荡,尤应排除杂念为上”。在这险峻的高山上,以老子“清静、无为”自诩,在心里逃避着现世的矛盾。
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