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祁连山下

作者:徐迟 

  


  当我们的画家在法国的时候,我国有一个优秀的地质学家,叫孙健初,是土生土长的。他是山西大学出来的,念的采矿系,毕业后,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职。七八年间,跑遍了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
  他是河南濮阳人,从小就品学兼优。从高中一年级起,直到离开山西大学,每一个学期,每一门功课,每一项作业,每一次测验,稳拿一百分。绝对的有把握,不兴拿一次九十九分的。当时他在西北,抗日战争爆发了。他星夜奔回江南,目击了上海郊外的英勇战斗。他一到南京,即接受了资源委员会的任命和委托,溯江而上。抵黄石港,来到了大冶铁矿。他当初学过黑色金属的勘探专业。因为保家卫国,必须有钢铁;而在冶炼之前,首先要勘探。现在,他想,他的所学将要有所用了。现在他有了报国的机会。
  他奋发之至。这却还因为在南京时,他曾和资源委员会的领导人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论。那人也算个有名的地质学家呢!可是他认为中国不能工业化。偌大一个中国,可就是资源贫乏。中国地大物博之说,此人认为没有根据。他说那只是清朝的闭关自守,自大与无知所造成的。在中国,煤的资源虽然不算少,也并不太多。全国是陆相沉积地层,不可能有石油。铁的资源非常不够。有色金属,特别是铜,更为稀少了。稀有金属,尤为稀有,几乎等于零。他身为资源委员会的领导,却对于祖国的资源没有丝毫信心。他说,照美国那样的炼钢,中国只能炼三年。三年,全部资源就一下用光了。若要中国工业化,那是向后看。如果要向前看,就得看到中国乃是一个农业国,等等。孙健初听到了他这一套话,连肺腑都气炸了。
  他认为,第一条,没有经过全国规模的普查,不能下结论。第二条,按"或然率"的概念,虽未普查,也能够说,地大了,物不会不博。地大物不博不合乎科学的常识规律。他决心在国内以查勘的结果来证实他的论断。现在,仅在大冶铁山,他就有足够的数据,来驳斥那个主任委员这种分明要中国向外国帝国主义低头的奴颜婢膝的思想。
  看呵,这座大宝山!他从他的玳瑁边眼镜中望着这豪光万道的宝藏之地。山里有猴子跌得死的悬崖。崇山峻岭,只有穿山甲和爬山虎出没。有些传说,孙健初听了,微笑了。当地人说,铁拐李曾来此地炼制他那条铁拐。彩云飘来,是堕崖而死的幽灵在寻找替身。我们的地质学家却攀登到了铁山山脉的最高峰,在北风山的绝顶望长江的七面环抱之势。他站在云雾中,一眼看去,似乎看到了远古时代的造山运动。他仿佛看到那大量物资混合而成的错综复杂的溶液,岩浆,从深不可测的地层深处喷发出来。一部分岩浆经喷火口流出地表。一部分在距地面一公里至数公里的深处凝固了,形成了晶体,矿物体,结晶的岩石。
  根据资料,他知道,在"黄武五年"(公元二二七年),吴王采武昌之铜铁,铸为刀剑万余",指的就是这里。他从山顶降下,回到大冶矿区。开战以后,矿务局冷冷清清了,十分寂寞。这虽是旧中国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却早由盛宣怀出卖给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孙健初听汉冶萍公司的老工人告诉他,张之洞盛宣怀是一开始就倒在日帝的怀抱中的;这些年来,权益一直没有收回,直到这次抗战。他气愤极了。当他来到已被开采的层层开采面的山前,他看到日帝的掠夺的痕迹。选矿厂有高大厂房。铁砂从这里运到沿江码头。然后一船船地运走。匪徒!匪徒!!匪徒!!!日本的八幡制铁所用了大冶的铁砂。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倾泻在祖国神圣的土地上的钢铁竟有一部分是采自大冶铁山的!
  他工作起来了。他发现,当初英国地质学家勒洛艾来此勘测,给它估了个蕴藏量还不到两千万吨。后来的德国地质学家丁格兰,以龙洞附近闪长岩中的铁矿为依据,估了两千多万吨。这些估计都是错误的,都很可笑。这些地质学家,谁知道他们是怎么胡搞的呢?也许他们是不坏的地质学家吧,然而他们是受帝国主义掠夺者的委托前来工作的。掠夺的目的性规定了他们的工作的局限性。他们既未理解铁矿成因,矿区图又潦潦草草。而估计数字,全不准确。
  现在,孙健初日夜工作。他制成了两万分之一的矿区地质图。他的工作之细致,工作量之多,远超过帝国主义国家的地质学者。他遍历云雾笼罩的山区,描述铁矿分布和组织,深刻地研究了汉白玉围岩变化,分段计算储量。这s真是一座使人兴奋的宝山,不仅是一座真正的铁库,他还含有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人一进山,俯拾皆是高品位矿石。山已被开采,峭壁和洞窟,挺立在前。一眼看去,真个惊人。人在铁山中,一点也不错。峭壁上,岩洞中,闪闪发出金属的光彩。有这样的宝山,谁能不为它而骄傲!这铁山的矿脉像一幅幅巨大的壁画一样,画满峭壁,画满洞窟,呈朱红色,紫红色,赭色,褐色,黑色,绿色,蓝色,青色,金色,银色,彩色缤纷。什么绘画也比不上它!
  不幸孙健初的工作,因日寇侵入我国境内而突然告终。东南半壁江山,连同这座宝库,像北方的大片土地一样的沦陷了。炼钢炉可以拆卸运走。铁山只能眼睁睁的放弃。被迫撤离时,他心儿碎了,流不尽滚烫的泪水呵!

首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尾页


 

 

 

相关人物

徐志摩  徐坤  杨绛  杨朔  田汉  田间  苏童  苏步青  秦牧  秦文君  秦兆阳  钱钟书

相关文章

徐迟简介生平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