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李 平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绘画时专注、勤奋的品质。 3、通过边读边想象,体会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对人物描写的细致传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金鱼图、音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游戏 1、同学们喜欢猜谜游戏吗?课前我们就来玩一个猜景点的游戏。请同学们背诵描写景点的一首古诗,让大家来猜。 2、师背《饮湖上初晴后雨》,生猜。说到西湖,老师还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西湖的风景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导入新课 1、孩子们,就在那美丽的西湖湖畔,在泉白如玉的玉泉池边,作者结识了一位与众不同的青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了解他的故事。 2、看老师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质疑: 他为什么画的这么像,像活的一样呢?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 3、同位之间相互读一读彼此画的句子,交流交流你们的体会。 四、品读交流 1、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生读,谈。 提问:谁还画了这一部分,我们都来读读这几句话,出示第四自然段 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 谁来谈谈你的体会,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词是不是可有可无。 出示对比句,读后,加上“呆呆地” “静静地”,更能表现青年人的什么? 大家想像着青年看鱼时的样子,看看怎样读出他的专注和入神的样子读出来。学生练。 教师引读: 就在茶室的金鱼缸边作者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生读。 就在这位青年身旁,聚集着爱鱼的老人、孩子还有青年,个个有说有笑,还在金鱼缸旁不停的穿梭,唯独他是那么特别,生读。 作者依然喝茶、看鱼,等到太阳快下山了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又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看鱼,生读。 春去秋来,又是一个星期天,作者一眼又瞥见了那位青年,生读。 他的世界远离了身边的热闹与喧嚣,成了一个只有金鱼的世界,生读。 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忘我 专注 小结: 同学们边读边想像,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谈出了自己的体会,你还画了哪个句子。 2、出示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谈体会: 你体会到了什么?(认真 细致 熟练 专注) 体会的很好──他有时……有时…… 指读: 请你读工笔细描的部分,想象一下,这样画出来的是怎样的金鱼图? 出示图,再读。 读“挥笔速写”,读出不同,师生评价。 师生合作读(配乐读)再来一遍。 合上书来一遍(齐读): 看这位青年画鱼的情境,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孩子,也有青年。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 老人说,年轻的阿姨说, 人们赞叹着,青年连头也不抬,大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议论声也随之而来,中学生说,几次见过他的作者说。 师:可是,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什么是融为一体? 齐读这一段(8段)。 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聋哑人,没有反应,这是很正常的事。你认为呢? 他可以抬起头来看看周围人赞赏的目光。 他可以打手语与大家交流吗? 他可以自豪的举起自己的画 向大家炫耀吗? 可这些他都没有去做,他好像______________。 再读这段(8段) 指读。 出示: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他还忘记了什么? 提示:忘记了_____________忘记了_____________忘记了___________忘记了_______________。 他仿佛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3、当我发现他是一位聋哑人的时候,当我的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的略微一跳,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指读后三段: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联系上文说一说吗?(指板书)(关系)(由此让我们想到一位画家郑板桥) 五、情感升华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他就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看鱼,画鱼,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鱼画的栩栩如生了。 了解了他的故事,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虽然我们不能与他交谈,却可以笔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抄一抄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看鱼画鱼的句子,对你以后学习观察人物很有帮助。 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还有很多,像海伦·凯勒,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他们的故事读一读,相信你的收获会更大。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