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鱼游到了纸上 >> 正文

 

 自读、自探、自议、点拨──《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自读、自探、自议、点拨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路小学 曲宇舸     【教学设计说明】  《鱼游到了纸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课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学时没有按常规先分段,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讲解进行教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训练重点】   “注意积累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1、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   2、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   3、勤于动笔。   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渗透训练重点尤为重要。通过这一训练项目为后面学习读写例话作一铺垫。教学时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课时主要是留心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以此指导学生的作文。
【准备用时】   第一课时:   理解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读写结合。 这一课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力求师生关系融洽。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再读书交流,合作学习。经教师点拨指导共性难点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习写法,指导作文。   1、明确每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这样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统一起来,取得更好的教
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     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上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  
 
  3、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在梳理排序形成几个重点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读、思、议。学生读书讨论,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者抓住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使学生由不懂到弄懂,不会到会,不会学到会学。在体会词句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情感的闸门大开,心灵也受到触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   4、对本课重点“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这一问题,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导就应体现在此。   5、在自读、精读以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学生的感情在此处升华。 

  6、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从读学写,在学生完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通过再次的合作学习,明确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而且还留心那里的人。使学生了解,这节课只是初步学习的,今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7、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个人物的片段或写一种喜爱小动物的片段。读写结合,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培养学生注意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多媒体出示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海中有什么问题?   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的。有没有信心?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   (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一人读,再齐读)   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1、自读课文:     给够时间,围绕“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教师短短的几句话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渗透了读书的方法。   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请同学们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吧!   (小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写在纸上。)   小组交流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横向交流信息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学生精神放松,无拘无束,能者为师,人人参与,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投影仪显示学生的问题:    ⑴ 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⑵ 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⑶ 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    ⑷ 这位青年特别在哪儿?    ⑸ 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⑹ 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心里两者是什么关系?    ⑺ 鱼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⑻ 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重复的,咱们把它拿掉?教师梳理问题 现在还剩下这几个问题,根据课文的顺序,看看我们应该先理解哪个问题?   (教师随机排序并上序号)先理解“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个问题。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   第三个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   每个小组的代表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些问题具有共性,也是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巧妙的是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写在胶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仪放出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把重复的问题去掉;再启发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叙述的先后,调整了顺序。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据排好的顺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请你们现在开始吧!(给学生5分钟读书时间)   生讨论学习。   又一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按照排好顺序的问题,在书中找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子进行理解。

  又一次发挥群体的智慧,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     (板书:青年)   2、师:“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板书:忘我境界)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看鱼)   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也是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讨论,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并不强求答案一致,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   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多媒体显示青年画鱼的图像,学生观察。)   采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书:画鱼)   1、“唯一”是什么意思?谁还能再说说。   2、这是达到忘我境界的一种表现:     “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解决了。(把这个问题拿下来。)谁能再补充?     (“一丝不苟”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教师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子适时点拨、精讲,使学生理解聋哑青年举止特别是因为爱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与鱼融为一体。   小结:   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这个问题你们弄懂了吗?(把第一个问题拿下来)   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谁能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小结:   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这个问题)我们最后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必须知道每句话的意思。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经知道,咱们先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的意思。   1、“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   2、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5、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   (生练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6、小女孩一句赞叹的话让我们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鱼游到了纸上,所以作者要以此为题。(指题目,学生齐读。)    7、“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   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   (教师边多媒体演示,边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把这个问题拿下。)   这些问题我们全都理解了,你们真行!经过前面读书自学,提问,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对,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板书:勤奋专注)   “鱼游到了心里”是“鱼游到了纸上”的前提,“鱼游到了纸上”是“鱼游到了心里”的结果,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抓住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巧妙地点拨了一个“游”字,让学生体会青年人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专注品质,进一步理解了内容。   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全体起立朗读课文)
四、拓展、积累   过渡语:   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还留心那里的人,发现了一位青年举止特别,他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么看鱼、怎么鱼,同时注意听听别人的议论,当发现他是聋哑青年,又采取笔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材料(板书:积累材料),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以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教师注意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在指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启发学生,适时点拨,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看、听、问等观察方法积累了材料,水到渠成,非常自然地加强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反思】   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   1、教学目标明确、适当,体现了年段特点:     上课开始,教师将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引导、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激发了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科学、优化: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小组内讨论;经过讨论仍然有不理解的问题再一次提出来,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梳理;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练,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真正居于主体地位。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     教师在揭示课题时问学生:“鱼是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并用彩色粉笔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个“……”符号,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引导学生反复讨论、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大屏幕显示出几条金鱼游动的姿态,教师边演示边做小结。一个“游”字,龙点睛,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同时悟出了课题的深刻含义,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思想。   4、读写结合,突出读写训练重点:     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举止特别”“融为一体”等词语时,有意识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学习,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出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的鱼。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选择材料写出这篇文章的?”让学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就跟踪观察,通过看、听、问等方式,积累了很多有关聋哑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写成这篇文章。学生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弄懂了什么是积累材料,怎样积累材料,感受到积累材料之重要。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了本组读写训练重点。   5、加强了读的训练:     教学过程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读的训练。自读课文给以足够的时间,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书,边读边思,真正地读书,不是走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当理解了内容,学生为聋哑青年忘我、专注的品质所感染,情感的闸门打开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渲染了气氛,加深了内容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可以看出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有所创新,效果比较好。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 自读、自探、自议、点拨──《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写作特点
    学习青年忘我的精神 ──我备《鱼游到…
    巧设悬念,有意无意话“特别”──《…
    《鱼游到了纸上》电子课本
    《语文园地七》教学插图
    《鱼游到了纸上》教材简说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建议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阅读提示
    花港观鱼的传说
    胸有成竹
    《鱼游到了纸上》文本链接
    《鱼游到了纸上》中心思想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难句解析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词语解释
    《鱼游到了纸上》好词好句
    《鱼游到了纸上》近义反义词
    《鱼游到了纸上》多音多义字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巧妙融合人文教育──《鱼游…
     “辩论式”学习与“学习的主人”──…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结构
    《鱼游到了纸上》注意问题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学习目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让学生自主经历阅读感悟过程──《鱼…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快乐练习:写字
    《鱼游到了纸上》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鱼游到了纸上》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杂谈
    我的教学故事──《父亲的菜园》教学…
    《鱼游到了纸上》课例评议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着眼语文素养发展,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有感
    《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有感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随笔
    《鱼游到了纸上》评课稿
    从《鱼游到了纸上》谈起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