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新课程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现代教育要求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因此,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在本课的各个环节中,非常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个性的发展,无论是思维的引导还是动作的表现上等各个方面,均要求学生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个人见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完善。
第二课时
(设计者:余杭区双林中心小学 鲁易)
教学内容:
1、聆听《星光圆舞曲》 2、表演《法国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钢琴的音色及三拍子节拍。
2、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法国号》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教学材料:磁带、图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学生做小鸟状“飞”进教室,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进入
课堂,“左三拍,右三拍”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三拍子,在不知不觉中为课堂学习做了铺垫。 |
听《星光圆舞曲》进教室
二、师带着生做小鸟状“飞”进教室并围成圆圈(左三拍,右三拍)二、聆听《星光圆舞曲》
设计意图:边聆听,边做动作,边表演。在听中想象,在表演中进入音乐。在聆听中渗透了节拍,学生在进入音乐后,体验三拍子。 |
1、围成圆圈后,站在原地身体随音乐晃动。
2、师生手拉手,朝前晃,朝后晃。
3、师生坐下(音乐停),问题一:小朋友这段音乐好听吗?你们听到这段音乐,你会想到做什么?
4、师表演(带上星星面具或头饰)
师:老师听了也想到了跳舞,你们想不想看我表演呀?我想请一位小朋友合作表演(师走到一位小朋友面前,作邀请状)
师:老师跳得怎么样啊?这段音乐有个非常特别的名字,想知道吗?(师出示卡片 舞曲,星光圆舞曲)
5、师生边听音乐边表演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跳跳这个圆舞曲
6、说说乐器的名称,边听音乐边用手拍敲击节拍。
7、问题二:哪位小朋友能听出这首舞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朋友的耳朵真灵,你们知道钢琴是用什么弹的?
师生同坐在地上,边听音乐边模拟手作弹琴状,体验三拍子的感觉。
三、表演《法国号》
设计意图:用具体的声音形象地模仿三拍子,又将三拍子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在边吹边走中进一步体验节拍,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
导入:老师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个特别的朋友,仔细听是谁啊?
1、初听全曲,学生讨论。
2、学生模拟法国号的声音,试着模仿吹的动作
问题:法国号发现怎样的声音?你能模仿它的声音吗?(师出示卡片)
3、师弹电子琴(法国号音色),生模拟吹法国号嘴里唱“嗡巴巴”
师:小朋友学的真像,这法国号的声音有些低沉,粗粗的。
4、学生边听伴奏音乐边模仿吹法国号,师带生沿教室边走圈。
师:有个小男孩吹得可好听了,想不想跟他一起吹呀?走吧,跟我来,我们去找找他。
5、按节奏念歌词
师:老师想问小朋友,那小男孩喜欢这个法国号吗?(师让学生打开书本)
6、师范唱生给师伴奏,用身体打击或轻轻发出法国号“嗡巴巴”。
7、师生接龙唱。
8、边唱边自由表演
四、延伸:歌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选择乐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合作让课堂达到高潮。 |
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舞蹈、唱歌。
师:老师有个提议举行一个班级音乐会,可以有唱歌,有舞蹈,有打击乐器等,小朋友动动你们的小脑筋。
1、练习
2、表演、评价、鼓励
五、结束
生放下道具,自由选择舞蹈,打击身体或唱歌走圆圈走出教室。
心得体会:
强调以音乐为主,注重情感体验,不采用文字符号,语言讲解。
通过用感觉来体验,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感受三拍子节奏特点。通过设计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
第三课时
(设计者:双林中心小学 鲁易)
教学内容:
1、听辨音的强弱 2、认识、探索音的长短 3、聆听《号手与鼓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声音的探索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用打击乐器和多种音源材料体验感受音的强弱及认识音的长短。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通过聆听《号手与鼓手》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情绪,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教学材料:卡片、木鱼、双响筒、哑铃、舞板、电子琴等,生活中的小物品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打击木鱼进教室,敲击时,时强时弱,为下面的课堂教学作铺垫。
师打击木鱼带领生走进教室走成圆圈(师可以敲击时而强,时而弱)生跟着木鱼节奏走(手可以
有变化或头动等)
二、听辨音的强弱
设计意图:了解强弱后,寻找身边的东西尝试着声音的强弱,
让学生自主探究。用游戏的形式,在走走停停中进一步感受音的强弱,创编游戏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问题:小朋友你们注意听了吗?老师在敲击木鱼的时候,木鱼声音有变化吗?
2.师出卡片 学生说出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时声音轻。
3.师敲击强弱,问“你听到这声音时,你的心里是高兴快乐,还是悲伤难过?”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造成的心理体验。
4.生探索音的强弱。
师:小朋友找找看你身边的东西可以让它发出声音,试试看能不能让它的声音有变化。
师:请个别回答,师生评价,互动。
5.游戏“走走停停”
师:我想到了一个游戏,想不想一起玩?
说明游戏规则:老师在中间击鼓,你们围着圆圈走,听到鼓声响按着鼓声节奏夸张的走,听到鼓声轻,你们就停(一蹲一起或摆造型)
师生游戏活动
5.分组,生创编游戏
师:小朋友出出金点了,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有其他的游戏吗?
各组汇报,鼓励。
6.选取一二个,师生进行活动,体验音的强弱。
三、认识音的长短
设计意图:动物的声音有长有短,模仿动物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十分具体形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用生活中的物品及打击乐器体验音的长短,激起学生探索音乐奥秘的兴趣。
1.感觉音的长短。
师:声音的世界除了轻、重还有很多变化,不信,我们来做个试验,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几个音,把你听到声音的变化用线条记录下来。
2.个别提问,鼓励,并说出动物中叫声的变化,音的长短。
师:在动物的世界中你能找出两种动物叫声来比比看
师:老师这儿袋子里有一些打击乐器和我们平时用的小物品,你怎样让它出声音,并敲出变化来?
3.师出示袋子(袋子里有一些打击乐器与生活的物品)生探索体验音的长短。
四、聆听《号手与鼓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聆听边表演,表演后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1.导入:老师这儿有段音乐,小朋友们仔细听,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
2.学习讨论,并用动作模仿。
3.复听乐曲
师:老师有个小小的提议,音乐中听到喇叭声就请你吹起来,听到鼓声,请打起鼓来。
4.分辨音的长短
师:你觉得喇叭声与鼓声它们有变化吗?
5.生自由选择模拟表演(分两组,边走边表演)
师:老师想,我们有这么为小朋友可以组成××班鼓号队(沿着教室边走,边听音乐表演)
6.生分组选择打击乐器模仿鼓、号的声音。
师出示双响筒、舞板、木鱼、水桶等。汇报、鼓励。
五、在老师的鼓声中走出教室
师在中间击鼓,生作打鼓状,师敲击强,生作敲击强的动作,师敲击弱,生作敲击轻的动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