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小 马 过 河》教 学 反 思

《小 马 过 河》 教 学 设 计
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深刻,对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会有一定困难。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训练重点放在:①按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老马讲的道理;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能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理清叙述的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情况。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认识事物要靠自己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接受住考验。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从读中感悟文章所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中的中心句。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三、五、六自然段)、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也有这样的经历,她第一次帮妈妈去磨面,就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点评:这样的引入,既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情境。

二、引出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问题:⑴第一次过河,明明老牛大,小松鼠小,小马又和老牛差不多大,如果我是小马,我就过河,但为什么文中的小马没有过河呢?

   ⑵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小马说什么呢?

  点评:引出问题是对上一课时未解决的问题加以回顾,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马为什么第一次没有过河?请你把找到的与原因相关的句子下来。(对于默读全文来说,寻找没有过河的原因对学生来说应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此安排是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⑴请学生试着读读2、3自然段,找一找,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⑵全班交流:

  ①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了吗?”从“已经”一词中体会小马是刚刚长大。

  ②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体会小马是第一次独立干活。并进行接读练习,体会小马当时的心情。

③通过老牛和松鼠的话,使学生体会到小马当时光听别人说,自己没动脑筋。

⑶师总结:就是这样一匹小马,当听到牛伯伯、小松鼠的不同建议时,它没有过河。

点评: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侧重点地阅读相关的自然段,使学生从文本中寻求答案,学会边读边思考、学会与文本交流、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文章中的语句。

2、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全班进行评读,重点指导小松鼠的话的朗读。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对话很多。富有儿童情趣,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读老马的话要语调平和,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如:“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读出商量的语气。“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要读出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小马的话则应读得天真活泼。“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没……没想过。”应表达出因为小河挡路,没有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时不好意思的心情。老牛的话应显得不在乎。松鼠的话应当急促,给人以紧张的感觉。

3、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

第1段(1、2节)
  (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得连蹦带跳?
  (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
  (应以天真、活泼、高兴而又肯定的语气读。)
第2段(3、4、5、6节)
  (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
  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
  (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有礼貌、询问)
  (3)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
  (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气?(急促,声音要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
  (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忙”。
第3段(第7小节)
  (1)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老马问话的?
  理解“难为情”(害差、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
第4段(第8小节)

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注意读出小马自信、不怕困难的语气。)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
  (2)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
  “老牛说:‘水很浅吗,刚没小腿,能不能过去。’”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前后两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方法略有不同,但训练重点都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
  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这就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小马“不动脑筋”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
  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
  (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
  (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
  (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像小马光听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
  (3)应该怎样做才对?(动脑筋,亲自试试。)
  (4)小马听了老马话,懂得了什么?
  2.提出问题:第二次小马过河了,它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找一找,大声读一读。

  点评:在此设计了第一次找小马过河时所说的言语,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也是初步感知小马所说的:“让我试试吧。”这一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3.讨论问题:还是这条河,为什么小马这回就过去了呢?请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找出对小马最有影响的那句话,用线划出来。

指名读一读自己划出的话,全班评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马妈妈说话的语气,进行反复地朗读,加深学生对这句重点句地理解。)

  点评:在学生了解了两次过河不同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再去找出现两次不同结果的原因,使学生加深了对马妈妈的话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让学生去读一读,使学生从读中感悟、从生活中感悟。

  4.师:真是妈妈的鼓励与点拨,小马才敢于趟过这条河,还是那条河;还是那急切的小松鼠:“怎么,你不要命了!”小马却说:“……”(此处设置接读练习)指名读一读小马的话,谈谈你是怎样读小马的这句话的?

  点评:第二次出现“让我试试吧”这句话,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这句话,正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感悟文章能力的培养。

  5.师小结:小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接受住了自己成长道路中的第一次考验。

  四、拓展升华

  那么,当小马从磨坊回来后,它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呢?两人一组分角色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对话练习。

  指名小组来汇报

  点评:拓展升华部分设计了想象对话的教学形式,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五、表演活动

  四人一组分角色演一演《小马过河》的故事

点评:表演活动的安排同样是对文章理解的又一次升华体验,通过学生的演,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1、小结收获。让学生说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马过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 马 过 河》教 学 反 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