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小马过河》这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亲自尝试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教学难点:让学生推想出小马从磨坊回来后说的话。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

创境引思 合作交流 引伸再适

目标定向 共同体验 感悟升华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上课伊始,根据 7 、 8 岁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一是以生动的动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意境产生我也想读的欲望;二是让学生直观地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意义——认识来源于践“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动脑不但是创造的途径,也是认识的途径。在整体感知后,师生协商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师引发:课文想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在课文中藏着一个做人的道理,你们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它?这时学生的好胜心理会激发出自主学习的动机,引发自主探求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就是让学生自己认真地去读,去领悟、体验、揣摩、探求,发现课文真谛,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空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对象,自选择学习内容,喜欢读谁的话就读谁的话。在读的过程中,依据学生体验上的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让问题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然后由教师提议进行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在师生平等交流中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使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融,使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

三、引伸再造,感悟升华

  这一环节教学的目的主要让学生在再造课文形象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一中心句。实质上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在师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后,教师把表演的权利交给学生,让部分学生到前边创造表演,组织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进行评价,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上来,此时,再让学生列举自己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怎样做,便会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⒈直接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小马过河》,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来,伸出右手,我们共同书写课题(板题)

⒉动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小马过河的经过?

生:想!(积极、企盼)

师:请看大屏幕,看完说一说: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生 1 :我知道了小马过河要帮妈妈磨面去。

生 2 :小马帮妈妈做事很高兴。

生 3 :老黄牛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认为河水很深。

……

⒊目标定向。

师:课文想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在课文中还藏着一个深奥的道理,你们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它!

【评】设计者根据 7 、 8 岁孩子视觉功能强于听觉功能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动让学生亲眼目睹“小马过河”的经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达到有感而发的目的,同时确立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一)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边读边画一小马去磨坊时过了几次河?

生:小马过了 2 次河。第一次刚要过河时被小松鼠栏住了,回家后问了妈妈第次才过去的。

(二)辅学小马第一次过河的内容。

师:谁愿意读 1~4 自然段呢?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指名读)

生 1 :我觉得小马太没主意了!

生 2 :我觉得小马做事不够动脑筋。

生 3 :我想提一个问题,小马第一次为了什么没有过成河?

师:××同学提的这个问题你们愿意通过小组讨论找出答案吗?

(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因为小马不动脑,不去试,所以没有过成河。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愿组合朗读课文,形式不限,注意不限,注意体会老牛和小松鼠的语气。

(生汇报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并进行朗读指导。)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马过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