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时段:]
(一)导入
师:在《背影》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知识分子父亲,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农民父亲,请看课文《台阶》。(出示课题,开门见山)
(二)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默读导言和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1) 父亲为什么要造新屋?
(2) 父亲是怎样造起新屋的?
(3) 新屋落成后,父亲怎样了?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三分钟后个别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第一问:)
生甲: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师:为什么台阶低就要造新屋?文中并没有说房子太破或太小,并不影响居住质量啊。
生乙:因为那里有种说法,台阶高,屋主的地位就相应也高。父亲造高台阶的新屋其实是想提高自己的地位。
生丙:他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师:回答的很好,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而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父亲作为一个没啥文化的农民,能达到第四层的需要已经很不错了。
(学生回答第二问:)
生:父亲终年砍柴,捡石捡瓦,往瓦罐里塞角票,辛苦了大半辈子,才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师:回答很全面,那么新屋造好后父亲又怎样了呢?
[第二时段:]
(学生回答第三问:)
生甲:父亲竟然不知所措,手都不晓得往哪放。
生乙:父亲坐在高台阶上反而不自在,觉得尴尬。
生丙:父亲闪了腰,身体大不如前,之后经常若有所失的样子。
生丁:造房子准备了大半辈子,造好后人也很老了。……
师:答得非常好!那么,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造好新屋,为什么不是立刻变得理直气壮、挺直腰杆做人,反而尴尬不自在了?闪腰后经常坐在台阶上若有所失,又是为什么?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幻灯片出示)
(三)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三分钟,然后个别回答)
生甲:父亲难以一下子适应。
生乙:因为他大半辈子都是低眉顺眼过日子,都习惯了很难改。
生丙:父亲还是很自卑。
生丁:父亲没见过世面……
师:很好。父亲一直以来都是低声下气,突然地位变高了,当然难以适应,这是人之常情;同时也说明自卑的阴影还没消除;可见父亲身上有农民的谦卑。第二个问题呢?
生甲:因为父亲身体垮了,不能再劳动了。
生乙:父亲很要强,现在不能干活,要儿子养活,觉得没面子。
生丙:父亲劳动惯了,整天没事做很无聊……
[第三时段:]
师:我再来补充一下:在父亲的精神世界里,劳动就是生命,是创造、是收获,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不能干活,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幻灯片出示)。综观全文,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你概括一下。
生甲:勤劳、质朴、爱面子。
生乙:我觉得该说“要强”,他不甘于人后,想受到别人的尊重。
生丙:父亲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忍不拔,有毅力。
生丁:忠厚老实,靠劳动提高地位。……
师:父亲身上还有农民的谦卑厚道。不过,有人说父亲穷其一生,只为造一幢高台阶新屋,是个卑微的、胸无大志的人,你认为呢?
(小组继续讨论,合作探究,幻灯片出示问题)
生:略(各抒己见,基本分为两派,互相辩论,允许保留意见,教师也发表意见)
[第四时段:]
师:父亲为造新屋可谓终年辛苦。甚至到了抠门、小气的程度,这样的异常艰难,本已十分感人了。可造台阶本身并不难,作者却在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为什么?(幻灯片出示问题)
生甲:本文用台阶组织材料来叙事,线索就是台阶。
生乙:“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所以作者在台阶上花费了那么多的笔墨。
生丙:文章的题目就是台阶,课文就是围绕台阶写的。中心的表达也主要通过父亲和台阶的关系来实现。……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幻灯片出示答案)
(四)拓展延伸
师:文中的父亲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造高台阶的新屋,目的不但是为自己、更是为子女,他希望他的后代有地位,让人看得起,这是作为农民的父亲最朴实的想法。那么你们父亲的创业经过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平时又是怎样对待你们的?你认为你的父亲爱你吗?
学生个别回答,讲述自己父亲的创业史,大多数都很辛酸,不少学生低下了头。但是讲到父亲现在对他们的态度时……
生甲:我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很少在家,但他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经常问我的成绩。但也仅止于此,其他方面很少过问。
生乙:爸爸平时不怎么管我,整天都冷冰冰的板着脸,难以接近。我觉得他从来都不关心我。
生丙: 我爸每天晚上都陪我做作业,也会询问在学校的情况,尽管他白天很忙。
生丁:我每次考试成绩好时,爸爸就会奖励我;可是我一考差他就会打我,所以我很怕他。……
师: 前面的同学说得很实在,都说出了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但却又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父亲,不能理解父亲对你的关心和关爱。实际上每个人的父亲都是关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的面似冰却心似火、有的唠叨但却对你无微不至,有的是慈父,有的是严父。我们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想想,这才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也是你孝顺的体现。
(五)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2、预习新课。
《台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3、习父亲勤劳、质朴、忠厚、善良又有所追求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
难点:理解父亲勤劳、质朴、忠厚、善良又有所追求的品质,重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父亲。
(三)教学方式(或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新屋?
(2)父亲是怎样造起新屋的?
(3)新屋落成后,父亲怎样了?
3、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1)新屋造好后,父亲为什么觉得不自在?闪腰后又为什么总是若有所失的样子?
(2)综观全文,你觉得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3)你认为父亲穷其一生只为造一幢高台阶的新屋,值得吗?
(4)文章为什么要在台阶上花这么多笔墨?
4、链接生活 畅谈心声谈谈你父亲的创业史。你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你的?你认为你的父亲爱你吗?5、布置作业
《台阶》实录专家点评
这节课旨在通过教师预设主问题导引,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人物形象的分析。本节课的特点在于教师自始至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拟定教学方法,如老师发现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较远,有些地方学生很难理解。比如说父亲的做法,他竟然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造一座高台阶新屋,这对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再比如父亲的心理,待台阶造好后他竟然尴尬得不知所措,于是通过设置问题组,花很多心思去找课文与本班学生的契合点,尽量把话题引到学生自己身上,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故事的特色,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法的指导贯穿于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探究之中。既对学生起到了正确的思维导向作用,又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为问题的动态生成营造了契机。《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曹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台阶》的过程中,能够单刀直入的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然后抓住这个“牛鼻子”引导学生感悟整个故事,理解父亲思想性格,整个教学思路简洁明快,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探究也少走了弯路,学起来也显得轻松愉快。随后教师由点到面生发出去,联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缩短了学生与“父亲”之间的心灵距离,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教者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能够带领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复述,结合语言文字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把读与思有机的结合起来了,整个课堂教学就显得更厚实,语文味也显得更加浓厚。
《台阶》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由于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较远,有些地方学生很难理解。比如说父亲的做法,他竟然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造一座高台阶新屋,这对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再比如父亲的心理,待台阶造好后他竟然尴尬得不知所措,这似乎也与常理不符。因此,一些学生是带着鄙视的目光来看父亲的,认为父亲目光短浅,这样辛苦根本不值得。针对这些情况,我花了很多心思去找课文与本班学生的契合点,尽量把话题引到学生自己身上。比如讲到父亲的追求时,联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点出作为农民的父亲在这里其实也已达到了需要的第四层次,这在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村还算是先进的。不能用自己的立场去强求别人,而应试着从别人的视角去看问题。顺便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第四层次需求,你准备怎样去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此一来,学生就有话说了,气氛也提起来了。至于父亲尴尬不知所措的表现,我也转接到学生身上,试想某个经常考试不及格、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看不起的学生,突然被选为班长,成了老师的帮手、同学的代表,他能一下子适应吗?如此一点拨,多数学生的脸上有了欣然的表情。通过这一系列铺垫,父亲在学生眼中的形象已有所拔高,再加上值与不值两种人生态度的辩论,学生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为进一步巩固,最后在拓展延伸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他们是怎样创业的,其中的过程是否与文中的父亲一样艰辛?由于牵涉到自身,学生讲得很起劲,听得也很实在。至于现在的父亲是如何对待自己孩子的,学生就更有话讲了,而且许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最后经过我的点评,我想大部分学生应该对自己的父亲更理解了些。尽管课前的打算挺精细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比如在辩论时,有的学生始终坚持认为父亲的目光短浅,我只好从他的角度给以肯定,允许他保留意见,同时指出一篇文章本来就可以有不同读法,不必强求一致。而且我还让他进一步发挥,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你会怎样设法提高自己的地位?他立刻就滔滔不绝起来,赢得了其他人的掌声。我也就顺水推舟,顺便让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对父亲的态度,除尊敬、热爱之外,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委婉的讽刺与同情。到了这里,对课文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总之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体验是理解的前提。只有设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乱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