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S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正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实例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实例分析   辽宁省沈阳市育鹏小学 王 颖     【教学实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板书课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     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   (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点评: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点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对于这一部分谁还想说?

  生:(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

  (点评: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相通,情感相融。)

  生: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关注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下面有他的一句话:“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   (学生齐读。)

  生: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这一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势很紧张。

  生: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可是“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点评: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兴奋地)我知道了。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好呀,请讲。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有道理。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点评: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好!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点评: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点评: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

  师:(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   (学生读全文。)

  师: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对话”成为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而对话教学是多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对话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语文课程标准》摒弃以教师为轴心,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师中心论”,也不主张以学生为轴心,教师无原则迁就学生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启发,一种提高,是意义建构活动。我们应该做到四个“关键词”──“吸收”:能接纳对方的信息并转化为营养。“宽容”:容纳对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思考”师生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引发进一步思考。“提升”: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二是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根本上说,言语理解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文本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这样,“对话”就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在“对话”中,双方并不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不是由一方去消灭或征服对方,而是双方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对某一个问题达到意义的认同和共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言语作品的“对话”,首先,初读整体感知,巧妙选择话题。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感受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整体感知,感知文本的“语表层”。其次,熟读文本精思,自主领悟话题。要以学习文本的言语为本体,选择文本独特的言语形象、言语蕴含、言语情感、言语音韵、言语规律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的主题。通过对文本中的言语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再次,研读探究交流,多元解读话题。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却神“聚”!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这是为孩子们的明天着想。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发展“构建智慧”──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十六年前的回忆》实例分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句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教…
    借助语言文字感悟文章的中心──《十…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长文短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感
    《十六年前的回忆》电子课本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简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题之我见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建议
    《十六年前的回忆》相关链接
    《十六年前的回忆》近义词反义词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语解释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义辨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语造句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心思想
    《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作特点
    《十六年前的回忆》结构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提示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问题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材插图
    《十六年前的回忆》解疑问难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解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旧材新解 老文新教──《十六年前的…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
    说说文章的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随笔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感想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
    《十六年前的回忆》话剧
    读课文 学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杂谈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质疑 设疑 释疑──《十六年前的回…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