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S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正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八小学 方玉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14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教学媒体】   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学习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像),一起学习第10课,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板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读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⑵ 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要求:      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检查自学:

   ⑴ 读生字,正音。

   ⑵ 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      (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      板书:     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      (读后提问。)

  4、细读课文:

   ⑴ 默读课文:      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互学:      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      在小组里交流。

  5、汇报交流情况:

   ⑴ 被捕前:

     示句: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板书:     坚决地说        “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板书:     忠于革命        导读:     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      (练读。)

   ⑵ 被捕时:

     示句: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板书:
      不慌不忙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板书:
      视死如归        导读:     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⑶ 被捕后:

     示句: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板书:
      瞅了瞅没说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板书:
      坚贞不屈        为什么会这样呢?     (联系上下文。)

     导读:     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二、总结全文

  1、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


三、课外延伸

  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坚决地说    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    视死如归

      被捕后:瞅了瞅 没说  坚贞不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确定目标

  1、速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
      坚持工作 不幸被捕 沉着斗争 英勇就义     2、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你想学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的4月28日,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

  2、学生齐读,师说明:    文章开头就点题,使读者印象深刻。
三、学习第二段

  1、导语:     于是,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十六年前的那些痛苦的往事。速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2、李大钊坚持工作,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引读2~6节。

  4、出示:
      “他不论多忙……含糊地回答我。”      ⑴ 自读:     概括这两句话分别写什么?

   ⑵ 联系上文思考:     父亲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⑶ 小结:     同是对“我”提出的问题,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
      对比      ⑷ 自读:     联系上文体会李大钊对待亲人和革命工作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慈爱和善认真严肃。)

  5、有感情地朗读2~6节,思考:    从这一段你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    板书:
      忠于革命     6、指读课文第二节,李大钊为什么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结:    这种前面说到了,后面有作必要交代的方法叫“照应”。    板书:
      照应     7、引读第七节。

  8、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    然后简要说一下李大钊被捕的经过。

  2、找出本段中描写敌人的一个比喻句“魔鬼似的”体现在那里?

  3、文章是怎样写李大钊当时的表现的?从他的表现中你能体会到李大钊具有怎样的精神?    板书:
      英勇无畏     4、这一段除了写父亲、“我”和敌人以外,还写了谁?你根据书上的描写介绍一下当时的阎振三吗?通过外表,你能想象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前文和处也提到了阎振三(找出来)这里有没有交代清楚他到哪里去干什么?现在学了第三段,你知道原因了吗?这种写法我们称它叫什么?     (照应。)

  5、感情练读第三段,再质疑。
五、小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句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教…
    借助语言文字感悟文章的中心──《十…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长文短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感
    《十六年前的回忆》电子课本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简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题之我见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建议
    《十六年前的回忆》相关链接
    《十六年前的回忆》近义词反义词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语解释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义辨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语造句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心思想
    《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作特点
    《十六年前的回忆》结构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提示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问题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材插图
    《十六年前的回忆》解疑问难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解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旧材新解 老文新教──《十六年前的…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
    说说文章的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随笔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感想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
    《十六年前的回忆》话剧
    读课文 学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实例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杂谈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质疑 设疑 释疑──《十六年前的回…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