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写生字,课外延伸
1、学习生字“界”和“世”。小鸡看到的世界多美呀!今天,它还想来看看咱们写的字美不美呢!(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界:“田”下八人两拐杖。
世:一横两竖又一横再加一竖折。
2、学生观察每个笔画的位置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学生书空。
界:田字头要写扁一点,边竖内收,撇和捺要舒展、分开,下面的竖撇和竖要站稳。
世:注意竖折、第二笔竖、第三笔竖的起笔位置越来越高。
3、生书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点评,生再次练写。
5、再次展示,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 写字有指导,更需要加强反馈,提高学生读帖能力,达到反复比较,逐步提高的目的。另外,设置了多种评价的方式,学生在一次次的评价中得到进步。在练字的过程中,只要学生动笔写字,则以“口令”不断提醒学生端正写字姿势,不忘写字也练姿。在这里,我们要认识到孩子们的写字姿势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地为了把字写得更漂亮,而忽略了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世界多美呀》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她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我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首先,我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文导入时我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以跟随小鸡一起去看世界到底有多美来激活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进入课文以后,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孩子们面前展现一个黄乎乎的鸡内世界,。使他们不经意地进入课文的意境,愉快地步入学习课文的殿堂。 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倡导尊重学生的多元体验。这节课中我比较注意培养学生[ ]积极感受,带着体验朗读的学习习惯。采用的方法也比较灵活:有通过比较句子加强体验的方法;如“它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与“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自己感受句子在旋律、节奏和意境上的优美,并把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也有通过前后文对照来加强体验的方法:如从“原来世界[ ]这么美丽呀”一句切入,对照小鸡在出壳前后对世界的认识——“黄乎乎”的世界到多彩的世界。随着小鸡认识的变化引起情绪的变化,学生在朗读中必然也会心潮起伏。加强学生的朗读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感悟不断深入,因此不仅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此我没能充分利用奖励小红花或者激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2、本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如讲课过程中的一些概括性词语应该板书的,却因紧张而忘了书写,最后只好调整为总结课文时,进行总结性的板书了。 4、对学生朗读的点评及指导还不够具体到位,对学生的评价鼓励性语言虽然也使用了一些,但还不够到位,仍需进一步提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羊”字头。 (3)了解小鸡在鸡蛋里发育直到破壳而出的常识,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从生活经验入手,精读感悟;培养观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朗读、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二)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讲授、讨论、随文识字、启发引导、多媒体辅助。 2、学法引导:一边读一边想、观察、分析、体验。 3、课堂组织形式:师生互动,集体合作,个别辅导相结合。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鸡蛋;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生字、词卡片。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向家长了解小鸡小鸭的孵化常识。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鸡蛋,把它放在鸡***怀里,过了些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要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鸡蛋都会变成小鸡。) [这是以问题引发兴趣的。鸡蛋能孵化出小鸡,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常识,但有的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学生不一定知道,如何让学生明白,看来是有难度的。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显然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