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儿子》教学片段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片段设计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第三小学 张花庆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却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4、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担重。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过关(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曾经为父母亲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兴高采烈,列举事例) 三、引导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面带微笑,自豪而骄傲,个个争先恐后地汇报。) 四、进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四人一小组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3、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读完后采访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问: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您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生练读,把练习结果表现给同桌看。)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生:(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师: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趁热打铁) 6、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 (体会第三个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⑵ 通过朗读来体现: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语气很平常) ⑶ 自由练读,感受第三个妈妈的平常心。 六、自主发现,从细小处见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妈妈打完水回去,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汇报: 水很重、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读来体现水很重以及妈妈很辛苦吗? (通过朗读为课文后来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作铺垫,体会第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笔来,积极地寻找句子)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⑵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⑶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鸣: “你觉得哪一个儿子表现最好?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第三个儿子表现最好。妈妈特别辛苦,非常吃力。让我来帮妈妈提水吧! 7、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第三个儿子的妈妈会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他知道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老爷爷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才是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七、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提出疑问: 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师热情地给予鼓励:大家说得真好!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认为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你平时又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当中,下课。) 【设计理念】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并拥有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快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合作探究,真实体验,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设计评析】 1、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妈妈对自己的表扬,让孩子们马上就进入了兴奋状态,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转换角色,扮演妈妈去朗读文中妈妈夸奖儿子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掘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很快地体会到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读、去悟,会有更多地收获。我设计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妈妈的话,感受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体验。除了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外,还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去自主学习。 4、自主发现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设计的六部分设计了一个自主发现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体验和激发共鸣,感悟人物的真情。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过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使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在老爷爷的话的启迪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孝顺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重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这个设计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成为整堂课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自我差距,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三个儿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三个儿子》教学片段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断 |
下一篇文章: 《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