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1、重点: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展示图片,创设情境,介绍西双版纳。 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美丽的画面能让我们身临其境。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起畅游一番。 二、正音正字 傣族 雪茄 狼狈 村寨 贿赂 祈求 三、整体感知,感受美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 2、说说课文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特征。学生思考、发言。 四、再读课文,表现美 1、西双版纳因为其美,成为大家旅游度假的首选。对傣族人民来说,这是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导游紧缺,决定到全国海选导游。今天来到我校招募导游,希望同学们积极应聘。 认真阅读,结合文章的所写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以导游身份介绍西双版纳。 2、其他同学评价刚才几位小导游的导游词,说出其中的优缺点。 3、根据以上讲解,我们了解到西双版纳的美景可以分为哪几种景观?它们有什么特点? 自然景观神奇秀丽 人文景观质朴意深 五、品味语言 我们跟随李舵领略到了西双版纳的美,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他那美丽的语言。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欣赏这些优美的片段。 例:(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赏析: “神奇秀丽”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 “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观、涉、登、拍、留”用得十分准确传神,表现旅游观光行程之紧凑,方式之多样,心情之愉悦。“一张张、一串串”又表明拍下的珍贵照片数量之多,收获之大及留下的彩色记忆印象之深。(默看) 从文中任选一个词语、句子或片段进行赏析,品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自荐“赏析片段”,同学互评) 六、探究 文章有五个小标题——《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这是对刚刚欣赏过的版纳风光习俗的概括,你觉得这五个小标题用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是为什么?你能拟一个比它更好的标题吗? 示例指导:“高高望天树”这个标题有好有不足,好在“高高”二字指出了望天树的特征,更隐含了作者的喜爱、仰慕等感情,不足在这部分内容似乎只有第一段写了望天树,第二、三、四段都与望天树无关,不足以概括这部分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小标题自己先思考,再四人小组简单讨论交流一下,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 《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整个一节课我们共同穿梭于美丽的热带雨林,感受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家都陶醉在美丽的氛围之中,在老师的眼中同学们个个都显得很美。 如果大家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鉴赏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言行,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八、布置作业: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去过许多美丽的景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处,也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丽。(字数不少于300)
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望天树——高高 自然景观 神奇秀丽 野象谷——悠悠
竹楼——映蓝天
人文景观 傣寨水——妩媚 质朴意深
生与死——笑对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习运用小标题构造文章的方法。 2、理解课文对照的手法的运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疑点 1、学习用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用小标题来构造文章。 2、理解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课型及教学思路 (1)课型:诵读、合作研讨 (2)教学思路:听读、朗读、研读重点段落,感知课文 教具及课时安排: 1、教具学具:投影仪、收音机、图片 2、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看图片让学生猜出图中的地方。 二、课前热身 1、由学生来介绍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总结 2、检查预习(学生上台板演) (1)给加点的词注音(投影): 沧 篾 剁 饰 嵌 棰 涮 (2)解释一些关键的词语: 心驰神往 轻描淡写 妩媚 装饰 镶嵌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听录音机读 (2)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先请学生评点,然后教师再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总结朗读的方法,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句,教师采用领读的方法) (4)四边互动 互动1 :开头一段有何作用?哪些动词用得十分传神?(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2:第一片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热带雨林图?(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3:第二个片段是怎样描绘竹楼外形的?又是如何描绘傣族老人的?(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4:“悠悠野象谷”从谋篇布局来看有什么特点?(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5:野象经过驯化,能为游客表演节目,反映了什么?(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达标反馈(投影显示) 1、做练习(投影题目):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做课后练习一 五、学习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讲的内容,提问叫学生回答
二、四边互动 互动1:作者是怎样描绘傣族人民打谷子和傣族女人在水中嬉戏这两幅风情画?(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2:“笑对生与死”这一片断里的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3:文章五个片断,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具有哪些特点?与总标题有何关系?(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4:课文是怎样运用对照手法的?有何表达效果?(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5:举例说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点。(学生答, 三、达标反馈 1、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2、仔细阅读投影的句子,品味其中的含义。(投影)。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