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孔子学琴

《文王操》成公亮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渔父》

 

         ——这是多么令人心仪的场景。这是孔子个人的生活,却也是人类的心灵生活;这是孔子个人的场景,却也是一个民族的场景;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后期的某一瞬间,却也是历史的、永恒的……
           大袖飘飘,弦歌不绝;休乎杏坛,风乎舞雩;听弟子朗朗书声,看天上荒荒浮云;留心于往古圣贤,注意于诗书礼乐——这是公元前514年至公元前500年这十四年间孔子的生活,它成了一个民族永恒的浪漫。    

 

           孔子不仅是古代的一位圣哲,也是当时第一流的音乐家、琴学家。孔子有很好的音乐素养,既能演奏,如鼓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走在路上听到人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跑过去找到这个人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现在社会,别人肯定当他颠子~。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孔子自己就是六艺的大师~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正乐、乐教还体现着他自己独特的乐感、乐论。孔子学乐的老师有师襄,苌弘等。          
          师襄是春秋时卫国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亦称师襄子。《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襄的父亲也是一位乐官,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琴学家,他想把琴艺传给儿子,师襄却一直学不成,好动成性的师襄一直无法安于弹琴,如此荒废了不少时间,直到有一天,师襄忽然找出了弹不好琴的原因,原来他的双眼在弹琴的时候不停地转动攀缘、左右观看,影响心神专致。于是他下定决心断除这个毛病,师襄狠狠心把自己的双眼刺瞎了,开始专心学琴,终于学成绝代琴艺。《淮南子》说:“瞽师放意相物,写神愈午,而形诸于弦者,兄不能以喻弟。”
         后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过了十天,师襄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我虽然学会了曲谱,可是还没有学会弹奏的技巧啊!”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一曲终了,师襄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还是说:“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子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子感慨地问:“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吗?”师襄子赶紧离席拜谢,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此事原文为: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
        《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向鲁国乐师师襄子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最后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子佩服不已。这是一首古老少见又博大精深的儒家音乐。
        《国语》载,苌弘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的大夫,因保周抗敌,不幸死于国难。后来,神话传说,苌弘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鲜血化为碧玉的故事,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后人所说的“碧血丹心”便渊源于此。苌弘不仅是周朝政治家,他还擅长于乐。孔子入周时曾访乐于苌弘,关于孔子访乐于苌弘,《大戴礼记》谓:“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这就是说,孔子不只是“访”而且是“学”乐于苌弘。

 

           孔子自己还作曲,代表作有琴曲“陬操”、“龟山操”、“将归操”等。在周游列国途中被困、断粮的窘境下仍弹琴唱歌不断,逝世前七天还唱了一首哀悼自己的歌。《幽兰》曲相传为孔子所作,并不可信,但流传很久是无可置疑的。汉末蔡邕在他所著的《琴操》中曾说:孔子周游列国,皆得不到重用,在归途中见到幽谷中盛开著兰花,于是很有感慨地说:兰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却与野杂处,犹如贤德之人与鄙夫为伍一样,于是创作了《幽兰》一曲,表达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幽愤心情。 

          “1%的天赋+99%的努力=100%的成功”——爱迪生

          孔子有天赋~而且孔子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好学的人了。         

          看一个人有没有音乐天赋的关键之一,能否被音乐感动,当然不是被流行音乐感动了,不过如果流行音乐这么浅显易懂也感动不了的人,那真是铁石心肠了。

          聪明的人多,好学的人也多,但是聪明又好学的人,少之又少~

          孔子就是一个聪明、好学、有天赋的人,所以成为了一代圣人。

          孔子把艺术看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他永远是快乐的,他总是快乐的,而且他的这种快乐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表现出来的快乐。所以孔子也是个快乐达人~

          孔子不把一个人修养成板着面孔光会讲仁义道德的人,他要一个人能够欣赏艺术,能够在艺术中陶醉,能够被艺术感染,最好还能够创造艺术。——这才是完美的人格。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孔子学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孔子学琴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