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提示了文章说明的中心。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2)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7次:
在第一段中是总提。以下几段都起到提示说明角度以及内容的作用,同时使说明层次清楚,步步深入。
在修辞方面:间隔反复,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语言的美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
(3)这样的拟题方法,给我们平时写作文拟题的启示,可以引用诗句、歌词、名言等来拟题,来吸引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晓珊:日记引用歌名《我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谭咏麟)
婷婷: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秋天不回来》的作文,化用王强的歌名。
同学们要学会运用这种拟题技巧。
三、拓展迁移,提高表达能力
1、贾祖璋是一个生物科普作家,他给我们说明了自然界里的一个“为什么”。同学们一定看过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你也一定知道很多自然界的“为什么”,请把你最感兴趣、最觉得新奇的“为什么”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好吗?
老师先举几个例子:
比如: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因为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超声波。)
下雨时,为什么往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慢。)
猫为什么善于抓老鼠?(因为猫的眼睛在夜间放大,能看得很清楚;猫的脚上有肉垫,走路很轻;因为猫的胡子能够试探洞口的大小。)
你知道哪些“为什么”,说出来让大家长长见识吧。
四、课堂小结,融入思想教育
同学们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的“为什么”,可是老师还有一个“为什么”:课前在老师表演的“魔术”中,这朵花为什么变了颜色呢?猜到老师倒进去的是什么了吗?是一种带酸性的液体—是醋。
同学们回家还可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把一朵红色的花放在肥皂水里,看看它的颜色会怎样变化。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科学道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发现,多思考,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之中。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外积累有关的“花”的诗词句。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0.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宋朝李清照《醉花阴》)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朝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杜牧《泊秦淮》)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书的主题是“发现”,即引导学生去发现丰富的语文世界,在语文世界中发现丰富的生活世界,感受丰富的情感世界,在发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事理说明”,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世界的神奇,感受科学与语言结合的魅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该单元第五课,很好地体现了单元乃至全书“发现”的主题。设计此课,试图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发现”的习惯和能力。
2、设计思路: 从初一开始,我就着力培养学生两个读书习惯:一是读文章紧紧围绕“写什么 ”“怎么写”两方面进行,二是每读一篇课文,必须就文章的内容或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且书面记录。此课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的能力,解决“写什么 ”的问题;第二课时学习精巧的结构和严密的语言,解决“怎么写” 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