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 戈宝权 高尔基的《海燕》,在我国曾有过好几种译文。据我所见到的,最早有韦素园的译文,译名为《海莺歌》,编在他译的《黄花集》(1929年开明书店版)中。其后有瞿秋白的译文,译名为《海燕》,收在用肖参、陈节、史杰等名字出版的《高尔基创作选集》中,先有1933年生活书店版,后又收在鲁迅在1936年编印的《海上述林》下卷中。抗战期间有过张西曼的译文,译名为《海燕歌》,发表在1939年12月的《中苏文化》杂志上。建国后又有梅溪的译文,译名为《歌唱海燕》,见1953年中华书店出版的俄汉对照的《高尔基选集》。这些译文都各有优缺点,但也不无小误。如韦素园将海鸥和海鸭的“呻吟”(CToHyT)误译为“下沉”(TOHyT);如瞿秋白将乌云象火焰在“燃烧”,误译为“浮动”。 译者最初在重译时,曾参考了先前的各种译文。发表以后的10年当中,又曾根据老师们和读者们的来信,不断作过一些修改,现在来谈谈有关译文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关于题名的问题。如东北的一位老师来信说:“题名《海燕》两字不准确。应全译为《海燕之歌》”。《海燕》的俄文名称,直译就是《海燕之歌》或《关于海燕的歌》。这篇作品在俄文中常常简称为,(《海燕》),高尔基在自己写论文和书信中也把它简称为《海燕》。同时考虑到《海燕》这个题名,在我国早已相当流行,而且大家又都很熟悉,因此就沿用了《海燕》这个译名,但在语文课本的解题中,还是注明原题为《海燕歌》或《海燕之歌》。 其次谈谈译文中有关的几处修改: 一是“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这里的两处“听到”,在俄文都是(听见、听清、听到)。有些老师来信说“听到”这两个字有语病,“欢乐”等等不能“听到”,只能“感到”,因此为了教学起见,我在1964年修改译文时,曾把第一个“听到”,保留住,而把第二个“听到”改成“感到”。这次重新修改时,经反复研究,又把两处“听到”都改成“听出”,因为“听出”两字既能表达原意,易于理解,也合乎我们通常口语中所说的“从你的讲话里听出了问题”,“从你的讲话里听出了文章等等。 二是海燕象个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高叫……它笑那些乌云,它为欢乐而高叫!”。这里“高叫”,原文是(大哭、号啕大哭)。如西安的一位老师来信说:“我觉得不该把译为‘高叫’。其实,欢乐是能使人哭的。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勇敢的约翰》中写道:仙人国里,‘没有悲伤的眼泪,但是,因为快乐,眼泪也常流下仙人的眼睛’。毛主席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也是快乐的眼泪。高尔基在这里写的:‘由于欢乐而嚎啕’,何等奇突!现在把‘嚎啕’译成‘高叫’,就落得平淡”。这次修改时,经反复研究,最后还是把“高叫”改成“号叫”,“号”与“嚎”相通,也有“号哭”的意思。 此外还有位老师对译文的分段和分行提了意见:“‘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这是一个感情十分充沛、句式比较整齐,字句相互连贯的排比句式,译作采用分节排列的形式,把这一气呵成的排比句式‘隔离’开了,不仅中断了奔放的感情,削弱了诗句的战斗力,而且显示不出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这位老师的意思是好的,但我考虑的,我们既然在翻译,因此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如把分段、分行和句子加以改动,那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 我记得严复曾经说过:“译事,诚难也,”我想应该说:“译诗,更难也”。高尔基写的《海燕》,翻译出来全文不过一千字左右,多年来虽然不断在进行修改,但要把它改译得更为完善,还有待今后不断地努力!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谈谈高尔基的〈海燕〉》)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海燕,高尔基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