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夜书所见》阅读答案及赏析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刻出幽竹不改初衷,不为俗屈的高尚品质。在鸟归花尽的暮春时节,窗前阴生环境下的竹子,翠绿葱茏,摇曳多姿,不改初衷,深情的迎接我的归来。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2.钱起在《暮春归故山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5分

3.诗人运用什么手法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幽竹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4.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词语渲染出暮春时间冷寂的氛围。(写出两个即可)(2分)

5.诗歌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么样思想感情?(2分)

6.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4分)

7.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谷口怎样的一幅景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9.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刻幽竹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2、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分)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作用2分)

3、这里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对比也行)来突出幽竹清音不改的形象。(答拟人手法的不算错,酌情给分)用晚春时节竹的花来反衬,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3分)幽竹的不改清阴,体现出幽竹坚持自我的气节,而作者以一个怜字,表达了深深地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3分)

4、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写出两个即可)2分

5、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2分

6、前两句写春末归乡所见,春残、鸟稀、花落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凄凉、空寂

7、全诗运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将春花、春鸟与幽竹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更借此表达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答借景抒情,言之成理也可)

8.前两句描绘出谷口黄鸟稀少,辛夷花尽,杏花纷飞的暮春景象,(2分)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2分)

9.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对比亦可,拟人手法可酌情给分)(1分)诗人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1分)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1分)更借此表达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1分)


阅读练习二:

(1)诗的一、二两句中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4分)

(2)本诗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渲染了怎样的气氛?(4分)

(4)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⑴诗人用稀 尽 飞 ,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迹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⑵本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在一、二两句写出春鸟,春花之改,反衬出三四句中翠竹的不改,从而寄寓了作者幽竹的怜爱与赞美之情。

(3)前两句描绘了谷口的暮春景象(1分),以春残为总括,眼前是黄鸟稀少,辛夷花落尽,杏花纷飞(1分),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2分)。

(4)诗人借助反衬的手法写出翠竹不改清阴的品格,用春鸟、春花稀、尽、飞的改反衬出翠竹的不改(2分)。诗人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生动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2分)。

阅读练习三: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答::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本诗记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堂的所见所感,运用了借景抒情、 和拟人等艺术手法,寄寓了诗人 之情。

答:对比 对幽竹的喜爱(对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

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赏析

《全唐诗》卷二三九与卷一五〇均录此诗,作者一为钱起,一为刘长卿。一般选本多编在钱起集下。

此诗开篇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禁不住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爱的就是幽竹不改清阴。不改清阴,极其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竹石》)。诗人们讴歌的都是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夜书所见》阅读答案及赏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