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12.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任选一个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13.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它的妙处。
参考答案:
12. “送”有“送来”之意,秋风吹动梧桐叶子,送来叶子飒飒作响的声音,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写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动”有“打动”之意,秋风吹来,勾起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之情。借秋风来表达漂泊的孤独凄凉之情。(解词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一:衬托或对比。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示例二:借景抒情。一、二两句写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异乡心境的凄凉愁苦,自然牵动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
蜀中春暮(唐)郑谷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
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
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21.第三联中的“杜宇”这一意象常蕴含着悲苦之情,如李白《蜀道难》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2分)
2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春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
2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分) 杜鹃啼血猿哀鸣(1分)
22.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达了明珠暗投的悲伤(1分);第二联借景抒情,新塞云漫不见长安(秦甸),花落空山,脚踏阆州,表达了仕途阻塞,怀才不遇的愁苦(2分);尾联写长年漂泊,仿佛偏爱浪游在外,反语自嘲,表达了羁旅无归的无奈之情(2分)。
夜书所见优秀教案设计
摘要: 一个深秋的夜晚,我孤独地住在一间旅馆里。 正文: 教学目标: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