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执教者:瑞安实验小学 曾晨 整理人:戴海棠 钱丽娜 一、揭题解题 (一)复习袁枚的《所见》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 生:齐背。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 生:看见。 师:对,见就是看见的见,“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 师:除了看见,诗中还写了~~~ 生:听见。 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板书:听见)“见”就是看见、听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二)解题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出示)在诗中,哪种更确切呢? 生:(1)写,记录。 师:“书”就是“写”的意思,把它的意思装进题目里,谁来试试?有点难,没关系,大胆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生: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 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夜里,他看见、听见~~~~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写下来就更完整了。(板书:叶绍翁) 生:叶绍翁写下夜里看见的、听见的。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写”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会说吗?就像他这样,小声地说一次。 (三)读题 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题目的意思,我们把题目再齐读。 师:如果在这里(指“夜书”)停一下就更好了。 师:夜里静悄悄的,谁来轻轻地读读。 二、朗读诗歌 (一)出示自学要求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诗里有一个字,(师板书:挑)平常读“tiāo”,在诗里读 “tiǎo”。 师:读诗之前,老师建议小朋友这样做(出示自学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二)学生自学 学生自由读古诗。 (三)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学生纷纷说“捉”。 师:“挑”是“捉”的一种动作,用树枝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足”的撇短短的,捺要长长的。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