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组图]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

    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及第,但他的官运比王昌龄更差。《唐才子传》说他“大历中,授盱眙尉。仕履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有肥遯之志。后寓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于当时。”他的生平,可知者只有这一段记载。但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高才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昭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可见在天宝末年,常建已为县尉,可能就是《唐才子传》所谓盱眙尉。大约安禄山乱后,就失去官职,寄情琴酒,隐居作诗,这是他的晚年生活。
  
   常建与王昌龄、储光羲、孟浩然王之涣,都是开元、天宝年间著名诗人,也同样都是潦倒不得意的诗人。他的诗现在只存五十多首,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的著名作品,几乎各个选本都选入的。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县虞山上,遗址犹存,因常建此诗而成为古迹。此诗可能是常建任盱眙尉时所作,因为在他的诗集里,这首诗之后就有《泊舟盱眙》一首,也是五言律诗,可能是同时所作。

  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不和名场通声气,交游中无达官贵人。文字唱酬,除王昌龄外也无知名之士。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而自然,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殷□《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评论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并举"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处》)等句,称其"警策";尤推服《吊王将军墓》,认为善叙悲怨,胜过潘岳。欧阳修特别欣赏其《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想仿效它而久不可得(《题青州山斋》)。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而"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诗的题材比较狭隘,虽也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但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在盛唐诗派中曾有王、孟、储、常之称。

  今存《常建诗集》3卷,辑入《唐六名家集》。《常建集》2卷,辑入《唐百家诗》;《常建诗集》2卷,辑入《唐诗二十六家》。 (马茂元)

    常建小传(录自《唐才子传》):

  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大历中,授盱眙尉。仕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遯之志。尝采药仙谷中,遇女子,遍体毛绿。自言是秦时宫人,之入山来,食松叶,遂不饥寒。因授建微旨,所养非常。后寓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当时。集一卷,今传。

  古称高才而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鲍照卒于参军,今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属思既精,词亦警觉,"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旨远"、"兴僻","能沦意表",可谓"一倡而三叹"矣。

[注释]

    破山寺:就是兴福寺,在江苏常熟的破头山,所以又叫破山寺。
    曲径:弯曲的小路。
    幽处:幽静的处所。
    禅院:即庙宇。
    禅房:僧侣的住房。
    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潭影: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里的清澈淡秀的影子
    山光:指初日照射下山上美丽的景色。
    悦:娱乐。
    人心:指尘心,俗念。
    万籁:各种声响。
    钟磬:寺院中诵经和斋供时用以敲击发出信号,钟响开始,磬响停止。
    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译诗、诗意]

    清晨我信步来到破山寺,朝阳映照着高高的树林。

    曲折山道通向幽静处所,禅房深藏之处花卉缤纷。

    山光秀丽怡悦群鸟性情,碧潭映影净化人的心灵。

    自然界的声音全然消失,只听到院里的钟磬声音。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赏析]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组图]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沪教版《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诵读欣赏 教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翻译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一单元诵读《题…
    曲径通幽闻梵音——常建《题破山寺后…
    『唐诗欣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寂处有音 静趣浓郁——常建《题破山寺…
    古典诗词的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七年级 上册 课外古诗赏析 题破山寺后…
    【注解】: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翻译 翻译《题破山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歌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英译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学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英译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懒惰的智慧
    <<题破山寺后禅院>>英文翻译
    唐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初中语文第四册)
    比较赏析曹植的《杂诗》与常建的《题…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唐诗名篇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教学设…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
    阅读指导|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歌…
    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译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诗文解释】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语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古诗赏析
    诗歌简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翻译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教学设计(初…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2
    初二·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九年级-《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七年级人教版…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登岳阳楼》
    “禅”诗 三百首 之《题破山寺后禅院…
    《白居易诗两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初中语…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教学导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等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与教学反…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词五首 教学设…
    《题破山寺后禅院》导学案
    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等课件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