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2、结合诗歌内容感悟、分析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并赏读经典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感受岑参笔下边塞的奇异风光、异域情调以及边塞生活的艰苦,体会诗人好奇的性格特点。用“______”奇“______”概括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感受作者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了解岑参的思想境界、人生志向及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充分朗读,感受诗趣第四环节约8分钟做好朗读指导,点击网页“朗读指导”部分,向学生推介三个音频朗读文件及三个音乐文件。讨论朗读要求,从三个音频朗读文件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模仿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乐朗读。把握诗歌朗读的要求: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从课文的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意趣。比较阅读,领悟情感第五环节约7分钟点击网页──“拓展学习”──“比较品味”──“边塞诗”栏目中高适等人的边塞诗介绍,要求学生快速浏览阅读。快速阅读高适等人的边塞诗,简要分析这些诗与岑参诗的异同,体会边塞诗的突出特点。粗略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几首边塞诗,在比较其与“白雪歌”异同的基础上,体会边塞诗的创作特点。朗读成诵,培养诗感第六环节约3分钟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完成背诵。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背诵。当堂完成名句背诵,借助网络“WEB_QUEST”平台当堂默写诗歌前四句,培养学生的诗感,养成积累的习惯。

【学习评价表】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自评互评优秀良好加油优秀良好加油学习态度课堂上听讲认真, 能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合作精神能与小组成员进行认真地探讨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能主动代表小组发言。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发言。注重圈点勾与旁批,笔记认真。知识迁移能力课堂上能随时调动已有知识,灵活地做到新旧知识的沟通。 浏览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大量的有关资料。搜索和搜集信息能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能用三种以上搜索方式,快捷地进行搜索,能获得大量信息,且信息内容全面,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语言表达能力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语言有感染力。能根据需要调整表述方式,并快速组织语言回答课堂提问。阅读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懂课文,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感悟。创新能力善于观察、分析、思考,能提出创新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主张。朗读能力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咬字清楚,节奏、重音、语气把握准确,朗读有感染力。概括能力能在阅读中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识记能力能当堂完成名句的默写,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首诗的背诵、默写。学习反馈了解边塞诗、岑参诗歌创作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默写诗歌,无错字漏字。

赠从弟(其二)①
  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
  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có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
  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导读】
  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作者简介】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人。东汉著名文学家。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以此相报。”刘桢常与曹操、曹植吟诗作赋,对酒欢歌,深得曹氏父子喜爱,19岁时任丞相掾属。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钟仲伟称他五“言之冠冕”“文章之圣”,他确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刘桢之父刘梁,字曼山,汉章王宗室子孙,著有《破群论》等书。其母是元帝时京兆尹王章之玄孙女,琴棋书,诗辞歌赋无所不通。她年轻居寡,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及众侄身上。刘桢在母亲的劝诫、督导与身教下,从小铸就了勤学好问、百折不挠的性格。
  刘桢5岁能读诗,8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公元197年,因避兵乱,11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刘桢的文学造诣高于他人,五言诗尤为诸七子之尊,后人将他的五言诗收为数集,今存的诗歌只有15首。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中高度评价他的诗为:思健功圆,以特有的清新刚劲,为人们所激赏。不仅称美于当世,并且光景常新,能楷模身后。
  他的诗作多以壮美山川为背景,借景抒情,少数为酬答之作。赠《徐干·思友》诗被钟嵘评作“五言之察策也”。《赠从弟》三首为其众诗之著,第二首又为三首之最,诗为:亭“亭山中松,琴琴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钟嵘的《诗品序》说:“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都为文栋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