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师:思乡之情、相思之情、对人生的感慨之情,这种种复杂的情感郁结于作者的心中难以排遣,于是他把这些情感倾泻于长江,挂之于江边之树,让长江之水来荡涤这种种愁思,我们这节课以月的流程变化图为参照物一起探究鉴赏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   

生:我觉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两句在诗中显得比较突兀。前面写景,后面相思,中间发出一句人生的感慨,为什么?   

师:谁来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唐诗鉴赏词典里也没能解释出来。(生茫然)   

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抒发的情感为自然景物是永恒的,人类也是永恒的,难道只有这两种事物是永恒的吗?还有什么?   

生:情感。   

师:对,人类的情感是不会随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消逝的,而作者的这种相思之情、思乡之情、对人生的感慨之情也不会随作者的生命消失而消逝,它会穿越时空,永恒不已的,也就是情永恒,所以这首诗唱出的是永恒的主题歌,人类虽然能代代绵延不已,但作者还是看到了对个体生命而言的人生是短暂的,那么,同学们是怎样看待人生的呢?   

生(各抒己见):略   

师:我从网络上看到这样一首感慨人生的诗:人生是一场斗争,面对它;人生是一首歌曲,歌唱它;人生是一场冒险,挑战它;人生是一次机遇,抓住它;人生是一个目标,实现它;人生是一次使命,完成它:这就是人生,过好它。(生掌声)   

师:这就是人生,过好它。这是作者穿越了时空,和我们发出的共同呼声。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师:中国诗歌讲究“诗言志,歌咏言”,这里所说的“志”,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他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刚才,听了名家的朗读,我们再用自己的语言来感受一下《贺新郎》,在这首词里边,诗人到底言了什么“志”,抒发了什么“情”呢?

(学生齐声朗读诗文后,思考,小组讨论,准备小组代表发言)

1:我认为作者抒发自己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更多的是自己伤离别。

2: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豪情和壮志。

师:欣赏诗词是不能脱离文本空谈的,你们所概括的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体现的呢?

1:开头“挥手从兹去”,挥挥手,从此就要分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相见;“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执手相看泪眼,“眼角眉梢都似恨”么?何况还有“热泪欲零”,流泪了,哭出来,也许伤心,就可以得到宣泄了,但是偏偏是“还住”,异常的举动,倍增伤心之情。所以我认为作者抒发自己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更多的是伤离别。

师:小组内的同学有没有补充?

第一小组代表:词的下阕“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半天残月,遍地清霜,凄清的横塘,凄清的周围环境,苍凉的景色渲染,衬托别情离绪之沉重,衬托出离别之人的凄苦的心境。

2:我们小组认为,这首词的确有“伤离别”的感情抒发。既然第一小组,提到词的下阕,我们就来看下阕,从“凭割断愁丝恨缕”开始,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请割断我们的离别伤愁,要积极的参加革命斗争,不正表现了词人的豪情与壮志?“重比翼,和云翥”,待到将来,我们再夫妻团聚,比翼双飞。短短六个字,融注的是诗人无限的深情和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小组的意见是:对这首词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伤离别”上。

1:这是一首送别词,那么“伤离别”就应该是它的主旨,比如我们学过的柳永的《雨霖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难道送别的诗词,它们的主旨全都是“伤离别”么?

(小组争论,各不相让)

师:那你能举出合适的例子来么?

(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小组内开始交头接耳)

师:哪个小组,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例子,句子也可以?

(讨论后小组提交,老师投影)送别诗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小组解读: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或相思之情。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小组解读:叮咛勉励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要扭扭捏捏,做小儿女的情态。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组解读: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组解读:读过之后,感受到的是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