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古诗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反思性案例片断二:
在与学生鉴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的时候, 提到:"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设想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明确诗歌鉴赏要抓住重点词语,把握意象.许多学生起初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有的同学不知"折柳"为何物,也有的同学把"折柳"理解为动词.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于是,我告诉学生,有资料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同时,"柳"又与"留"谐音.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把握了"折柳"也就把握了诗歌的主旨.所以"折柳"是诗歌的关键.不想"一波未平,一波有起",有位同学站起来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折柳"不应是诗歌的关键,而应该是"闻"字.我闻言心中一动,让他说明理由.他回答:诗中第一句"玉笛暗飞声",第三句"曲中闻折柳"等都给读者描绘了一个听笛的景象,而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乡之情是从"闻"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闻"字才是诗歌的关键.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并强调了诗歌鉴赏也要从字词句篇入手,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意思有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还有,诗歌语言因为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梅花等.诗歌的句不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
反思性案例片断三:
在学习并且鉴赏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时,课堂上发生的几个片断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与反思.
课上,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婆婆为何要一意休她 "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要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也表态,有人说,是因为"共事二三年",尚未生下一男半女.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婆婆自己讲出来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只不过是为自己无情驱逐刘兰芝找个借口.同学们听了以后,大多点头称是.一个男同学沉思了一会,站了起来,他说:"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连阿Q都知道.如果真是这样,刘兰芝被休遣前后的诉说中怎么一点也没流露呢 而且,年始十八九的县令公子,和"娇逸未有婚"的郡守"五郎"为什么不嫌弃 难道他们就不怕绝后吗 " 他的话引起了同学的思考.我肯定了他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做法,然后问:"那么,你认为刘兰芝被休遣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沉思了一下,似在整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肯定地回答说:"我认为是嫉妒在作祟.多年守寡的她无法容忍兰芝抢走自己最为亲近的儿子,也同样无法容忍平素对自己敬爱有加的儿子的"移情别恋".因此,夫妻越是恩爱,就越发引起她的失落与嫉妒;兰芝越是贤良,就越发引得她的不满.就是真的把"东家好女"的罗敷娶进家门,难保她不是第二个刘兰芝.这就跟陆游的母亲逼迫陆游休掉了唐婉另娶一样."他回答完毕,坐下了,却在同学之间重新掀起了讨论的高潮.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我高度赞扬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他们对封建家长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有的同学显得很激动,说"焦仲卿为何要听他妈妈的安排 她叫儿子休妻,儿子就要休妻呀","他们的反抗不彻底,最后的自杀根本就是软弱","他们为什么不私奔,远远走开呢"等等.听了同学的讨论,我告诉同学: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刘焦的自尽,是失败,也是胜利.这种方式的抗争,虽说消极,但毕竟是黑暗当中的一线光明,给后人以积极的启迪,更应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妇女的权利和地位.我们分析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
在讨论造成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时,大多数同学都能认同"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是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正当讨论进行得很顺利时,有一个同学说:"我认为他们的悲剧不能说是封建家长制度造成的." 真可谓"一石惊破井底天",引起轩然大波.现在,我把他的观点做如下的总结.他认为,无论焦仲卿的母亲,还是刘兰芝的母亲,兄长,都不能说是冷酷无情的.不用说刘兰芝被遣回家,刘母对女儿不幸命运的同情;不用说当官宦人家的媒婆前来说媒时,刘母尊重女儿的感情,委婉回绝了媒人.就是焦母也是很爱自己的儿子的,不然她怎会对儿子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呢 不然在听了儿子决心以死殉情的打算后,怎么会有"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的场面呢 再说刘兄虽"性行暴如雷",却也不是毫无情感的冷血动物,在妹妹被遣回家时,他没有把妹妹拒之门外;他劝说妹妹再嫁,是因为"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这也是为了妹妹考虑,算不得无情.不然,刘焦二人殉情而死,不仅使焦母日后无靠,还使焦家香火断绝.巨大的打击无疑会激起焦母和阿兄心中的波澜,这样,除了绝望,痛苦,恼怒和怨恨以外,还会有些什么 要让诗里所描绘的专横的封建家长在棺材面前落泪实在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还何谈什么"两家求合葬"呢.这位同学的发言,博得了一些同学的认可.我让同学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谈了自己的看法:刘兰芝夫妇死后的情况,完全出于诗人的想象与幻想."两家求合葬"和"魂化双飞鸟"都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刘兰芝夫妇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弄.机械地把"两家求合葬"理解成为写实的手法来看待"合葬",不仅有悖于焦母和阿兄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将大大削弱全诗"揭露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主题.
通过以上的三个案例片断,经过反思,认识到:
教材在诗歌的编排上还显得随意零碎,缺少系统化,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学生诗歌的阅读量不多.学生在解读,鉴赏诗歌时,常常会忽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取向,不能客观地鉴赏与评析.教师常常脱离具体的诗歌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套语",使得评价似是而非,言不达意,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歌的美与内涵.要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形成一个浓厚的创造性思维氛围,引导学生对诗歌进分析,思考,探索,综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把语文教学的个性表现出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进行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要深化,拓宽教学内容,让语文教育才能成为一门艺术.
针对以上反思,笔者认为应该从两大方面进行调整,一是课程编排;一是鉴赏指导.
笔者把课程设计为四大版块:走近诗人版块,诗歌类型版块,诗歌特点版块,专题鉴赏版块.
走近诗人版块:精选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马致远及诗人兼词论家王国维.分别介绍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思想变化,人生理想,以及创作风格,并分别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4篇.
诗歌类型版块可分三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诗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