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陆游僵直地躺在冰冷的床上。
生2:陆游的身体很虚弱。
生3:陆游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体生了病。
师:通过“僵卧”我们看到的是陆游的“身”。(板书:身)
师:当你看到这样的画面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陆游很可怜。
师:陆游僵卧在哪里?
生:孤村。(师板书:孤村)
师:陆游僵卧孤村他觉得自己可怜吗?他感到悲伤吗?
生: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是“不自哀”。
师:是呀,诗人何止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呀!他在三十多岁受到打击时“自哀”吗?
生:不自哀。
师:所以诗人写了“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生一起接读)
师:他在四十多岁受到打击时“自哀”吗?
生:不自哀。
师:所以诗人写了“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生一起接读)
师:孩子们,陆游一生受到多次打击和挫折,但他从来都是“不自哀”。这是为什么呢?陆游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陆游想着守卫边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尚思为国戍轮台。
师: “戍轮台”这个词让你看到了怎样保卫边疆的画面。
生1:看到了英勇拼杀的画面。
生2:看到战士们在站岗放哨。
生3:看到战士们在察看地形。
师:其实陆游也无数次的想象过英勇杀敌的场面,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大屏幕出示)
铁马渡河风破肉,云梯攻垒雪平壕。
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生齐读)
师:透过这首诗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战士们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渡过河流勇敢地攻打敌人。
生2:战士们架起梯子爬向敌人的城墙。
生3:敌人被打的东奔西窜地逃跑。
生4:先杀了敌人的首领吧。
师:这种战斗生活是陆游终生所向往的。所以他在二十岁时就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生一起接读)
师:这种战斗生活是陆游终生所向往的。所以他在三十岁时又渴望“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生一起接读)
师:在这行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陆游的(生接:心)。
师:陆游想的是(生接:戍轮台)
师:是呀,陆游心里想的永远都是“戍轮台”(板书:思戍轮台)
师:陆游白天想的是“戍轮台”,到了夜晚,这种念头是不是就可以暂时放下,早早睡觉了?
生: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夜阑卧听风吹雨。
师: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陆游躺在床上睡不着觉。
师:想不想知道我看到的画面?
生:想!
师:当夜晚来临,陆游毫无睡意,他在屋内走来走去;时而坐下,时而站起;时而仰天长叹,时而俯首低语。夜已经很深了,他强迫自己躺在床上,但依然无法入眠,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听着窗外的风雨声,想着如何报效祖国。好不容易睡着了,陆游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吧?
生1:没有。
生2:做梦又梦见了铁马冰河。
师:是呀,睡着了闯入梦境的依然是(生接“铁马冰河”); 依然是(生接“铁马冰河”);依然是(生接“铁马冰河”)。
师:诗学完了,你想说什么吗?
生1:陆游的爱国热情可真强烈。
生2:陆游的一生都不改变爱国理想,就连受到打击都不改变。
生3:我要向陆游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
生4:我也要爱自己的祖国,报效祖国。
师:(指板书)陆游“僵卧孤村”而“不自哀”,这是因为(生接“戍轮台”)。教师在“戍轮台”三个字下面用红笔画波浪线。
师:(指板书)陆游“夜阑”而不能睡觉,这是因为(生接“戍轮台”)。教师在“戍轮台”三个字下面用红笔画波浪线。
师:(指板书)陆游做梦都是“铁马冰河”,这是因为(生接“戍轮台”)。教师在“戍轮台”三个字下面用红笔画波浪线。
师:“戍轮台”这三个字里流淌的是陆游滚烫的爱国热血,跳动的是陆游赤诚的爱国之心。(用红笔画心形)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近陆游,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播放音乐)陆游出生刚刚三年,金兵开始侵略他的祖国。他从小随着家人逃难,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被金兵侵占,人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他很小就立志杀退金兵,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他一生从未得到重用,多次受到打击。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六十八岁,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看着自己年迈僵硬的身体,想到祖国的危亡,人民的痛苦,陆游的心好像翻腾的江水,久久不能平息,不禁提笔狂书:(师激情朗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首诗。
(生读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