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三、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 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 韵,韵脚是 .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作业
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教学反思: 教案紧扣古诗特点,把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从抓字词的翻译,抓词序的排练,抓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以提高学生组词造词、遣词造句和语言思维能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课堂实录
邢台市第二十七中 苏朝丽
师:孩子们,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梁启超曾这样赞美陆游:(大屏幕出示)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
(生齐读)
师:陆游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就让我们从他的诗句中来寻找答案。(大屏幕出示)
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宋) 陆游 《壬子除夕》
(生齐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