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隆中对 >> 正文

 

“隆中对”的可实行性分析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既然题目谈到《隆中对》,我觉得就很有必要将这段“千古奇谭”的话拿出来,不是P字数,也没必要(风雨有稿费么?)。在写这段P文之前,我又足足读了五遍,即便以前看的远不止这个数字。

在谈论这个“对”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这么一点要注意:我们假设记载的这段话是“真实有效”的,要不然岂不演绎空中楼阁。因为现在“市面”上有人对这段话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这是另一个“课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这段话就会发现,其实这段话包括以下几点内容,我概括为:近、中、远的三期规划。这也是让后人折服诸葛之“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的睿智,其实这有点“庸人不知智者何以为智”的规模。其一:当时的形势是天下的情形一半已经归曹,刘备不想和曹瞒同流,又没有实力和他对抗,那就只好另择地而据。其实这“另择地”的选择也不多:大致近的只有荆州和益州可以选,因为这两个目标比较弱,也相对容易。我这里并没有轻视诸葛的意思,因为首先他没有发昏到让刘备去抢孙权的地盘(孙权的地盘比较稳固,可能比曹瞒得还较稳固),更没有“失心”让刘备“畅举大旗”去号召“天下”去伐魏,站在刘备的立场很现实的来分析问题,很中肯也很冷静。其二:从各种迹象表明,诸葛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最低限度是一个坚定的“拥汉忠刘”派。虽然这是个历史的局限,但就事论事的说,基于此来规划,他不可能去考虑说“曹瞒的实力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人物(但实际是曹瞒是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人,他几乎都触摸到了)”,更何况是当着刘备的面。在不认为曹瞒能得天下(或者说是不愿意看到曹瞒能得天下)的前提下,那么接下来分析的就是如何抵御曹瞒,如何对付曹瞒,如何消灭曹瞒的问题了,也自然就产生了前面所讲的“近、中、远期的规划”。我们这里说的就是对这“三期规划”的推敲。

那么这三个规划是什么呢?近期:东联孙吴以拒曹;中期:夺取荆州、益州以为资本来抗曹;远期:荆州、益州两路出兵以灭曹。(一般这个解释是可以接受的)

或许是诸葛太有名,传说也太玄乎(几近于妖),所以很少有人对此规划提出过怀疑和深透分析,大致一般从字面上读懂以后就是直接点头称是(可见传闻害人!)。甚至有些人直接以此“对”作为以后西蜀的发展纲要,如果西蜀有偏差就是违背此“纲要”(凭良心说,从刘备夺荆州到入川,再到夺汉中这一些举动,其实诸葛不说,只要刘备活着他也基本只能这么去做,因为留给他的空间就这么大)。关羽兵败荆州认为是破坏此“纲要”(罪名是破坏孙刘联盟,单线出兵);刘备伐吴也是。迷信者于是就以为“凡是照着‘隆中对’的计划走的,就能一马平川的赢得胜利;凡是违背‘隆中对’的行动都会招致失败”。你们看,这不是 “两个‘凡是’”吗?好,那么我们就结合“隆中对”的记述以及蜀汉的发展历程来分析诸葛的三个时段的规划。

近期:联吴抗曹
我认为这个是整个“隆中对”的一个经典。记得在此之前,东吴有个“鲁肃版的‘隆中对’”,但可惜,鲁肃是东吴人,他只能站在东吴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而且当时刘备集团也只能算是一个军事组织,还不能说是一方势力,所以政治老达如鲁肃者也没有考虑要和刘备联合,但站在刘备立场上的诸葛却看到了东吴作为战略盟友的潜力。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当时的形势是,曹瞒南下势在必行;剩下的几个势力都不具备和曹瞒“单挑”的实力;荆州、益州的统治者虽然姓“刘”,但却没有一点“汉裔”的责任感(诸葛想要实现“拥汉”的愿望看来也只能指望刘备这个“后备国足”了)。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和孙权的联盟也最实际:实力上孙权应该讲是不错的(或许说是最好的);地理上也有长江之天险;曹瞒南下,孙权方很有可能是第一、第二的目标,所以他们的反抗将会很强烈。事后证明孙权反抗当然强烈:一方面是内部积极备战;另一方面是找寻各种外部支持势力做外援。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原先孙权他们考虑的外援对象是荆州刘表,刘备那时候只能说是刘表的一个“马仔”,但最后鲁肃有计划出使荆州的时候,刘表死了,刘琮也降了,所以才阴差阳错的找到刘备;还有一个地方请注意:孙权和刘表是有“杀父之仇”的,但曹瞒一南下,孙权就去找“刘表族”寻求联盟,可想孙权反抗意志的坚定。或许诸葛早就研究过东吴,也了解孙权的为人(其实孙权还执政没几个年头),但我们不得不说(事后分析)诸葛的这个规划是天才的;而且也是最后三国鼎立存在几十年的一个基础!孙刘翻脸的时候,孙权吃不消只能北向称臣,要不是刘备和曹瞒实在水火不容,完全刘备可以先发制人和北魏联合攻吴(其实大家都清楚,吴蜀之间只要有一个被灭掉,另一个的寿命也长不了,唇齿相依嘛)!可见无论是当时的形势所然,还是事后实际情况的发展,这个观点几乎是贯穿于整个蜀汉政权的。所以这个规划是“天才”的,是被历史和实践所证实的。也就是从孙刘联盟开始的时候,刘备才真正意义上走上“王霸”之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是卓越的,他在分析,处理,平衡,利用各种力量时所表现出来的眼光和手段是练达的(包括内部问题的处理上)。

中期:占居荆、益
在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又要说到“东吴版的‘隆中对’”。白话说来,鲁肃当时给孙权也这样规划:先把荆州夺了,次取益州,然后再和曹瞒决战。这个和诸葛版的“隆中对”不谋而合,我们不得不感慨:英雄所见略同。但感慨之余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来考虑问题:“英雄所见略同”这是固然,但其实还是这句话:实际情况也只能这样(还是这句话:曹瞒留给孙、刘两家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就是这么点了)!所以也难怪千里之外的辽东说要投降东吴,孙权利令智昏到真的派人去接应。没办法啊,掌握整个时局的其实一直是曹魏,久偏于一隅的孙权早就憋坏了!可见,先据荆州,再夺益州虽然正确,但也是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说这个完全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即便诸葛不规划,只要刘备不放弃,还是要这么走,也只能这么走。只是说,既然如此明确的指出来了以后,刘备实际操作起来比较有理论依据而已。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但说得穿的才是“智者”!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也是一个合格而称职的谋士!

远期:两路出兵
在整个“隆中对”里面,我觉得就是这个规划最值得怀疑了。
首先,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前面两点算是有根有据的话,那么第三点的提出我认为是太过缥缈。他的前提是“天下有变”,那么如果天下一时没有变化该当何如呢?我怀疑诸葛在这里有点“忽悠”刘备的意味在里面。刘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无非是“打倒汉贼,兴复汉室”。汉贼目前看来是曹瞒,至于“兴复汉室”当然不能单纯是“汉献帝”或者“汉”什么“帝”,他刘备也姓“刘”。我们可以看作是刘备的政治纲领,无论是口号还是内心所想,这个没关系,只要和刘备集团的利益是一致的就可以。但是,理想(或者说口号)变成现实不那么简单,特别是照刘备当时的实际情形,有点“任重道远”的意思。但作为一个计划如果不提到伐魏,那么一来不完整,二来不符合刘备的理想(口味),更不礼貌。我们这里不是说诸葛在敷衍或者投其所好,我看大概是一种很模糊的想法,具体怎么实施,诸葛再牛也没办法说得具体清楚。所以他里面有关于第三点的规划的毛病多也正常。“天下有变”,这个其实我认为是个托词,什么“变”没说,也说不清楚;但将来倒可以拿来做“口水仗”的挡箭牌。很显然,不管有变没变,要伐魏时还是要伐魏,关羽不是照样在襄樊打了一仗吗?试问当时有什么“天下之变”了。再大胆一些推测,其实刘备大概也清楚这个问题(两个明白“糊涂人”,所以他会在听了诸葛的这番议论后说“善”)。我想当时刘备的内心最急的现实一点来讲也未必是什么“兴复汉室”,而是怎么生存发展的问题,这个是最紧迫的。活命都难还谈什么讨伐谁。但等到他真的如诸葛所言,实现了生存与发展后,“讨伐”的“命题”才真正会放到议事日程的桌面上来。但在当时,刘备对于将来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或许这个“善”包含的也是对前两点的肯定,对于第三点也是在敷衍和“应付礼貌”,或者干脆说他应该也是有怀疑的(走一步算一步)。

   其次,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也是不现实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军齐头并进,但却遥相千里,即便是现代用兵也无法实现,更何况是没有现代通讯的三国时代(难道诸葛的战略规划的实施日期是预订在2010年?)。有这么一个军事常识,“计划要从几个方向对同一目标实施行动,最关键的是几个方向上的部队之间要有紧密的合作(特劳维茨)”。怎么合作?除了前期的计划外,还要有统一的指挥和相互的联络,这样才能达到己方的行动步调的一致,敌人无漏洞可钻。记得当年苏中战场粟裕将军指挥的几次歼灭战,都是利用敌人几路并进时的不一致,弄了个“各个击破”。那战场还没千里之距,起码当时的敌人还有几门电话,几部无线电联络,即便如此尚有被击破之虞,看来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现在看来是有欠深虑的(或者干脆印证我上面的假设:大家都在“忽悠”)。所以刘备在实现了第一、第二个规划后,以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不是按着所谓“隆中对”的意思来的。打襄樊就打襄樊,夺荆州就夺荆州。关羽打襄樊事件是被后世议论最频繁的:有的说关羽是擅自行动;又有点说是刘备指挥,但不管谁的错,有一点是很多人所“诟病”的:就是破坏了“伟大”的“隆中对”计划,就应该“天下有变”;就应该“齐头并进,两路出兵”。扯淡!两路出兵可能吗?先不要说蜀汉的实力允许否,我看就是真“两路出兵”了也是难逃被“各个击破”的命运。曹瞒不但是“阴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这个是不争的!且无论从经济、军事,蜀汉那点实力还真不是个。有人又会说,战役之初不是曹瞒也紧张得想迁都吗?这有两点解释:1、曹瞒想迁都不是一次两次了(邺);2、“军者,国之大事”打仗谁都紧张。但分析一下就明白了,说穿了关羽手下那点实力打个襄阳都成问题,还想打许昌去“勤王”?这岂非痴人说梦。当时光救援襄阳的援军除了于禁和徐晃,还有张辽(只是没赶上而已),这还没说曹瞒真打起来弄个战争总动员什么的。纯军事的观点怎么能解释问题,要知道当时曹瞒占据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集中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经济重心南下还是西晋南迁开始的)。我个人认为,当初关羽打襄樊无非就是“趁热打铁”的搞一下(汉中战役刚结束),并没有更大的战略目标(这个事件在当时的年代,谁打谁一下都正常)。只是后来战役牵扯的势力越来越多,几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大,才搞成那么“轰轰烈烈”的一场大战役。但即便如此,这场战役也没有演变成一场“战略总决战”(三国鼎立以后也是唯一一次三方势力在同一战场拼杀),可见刘备集团根本就不准备实行所谓的“两路出兵”的“隆中战略”;襄樊战役就是很普通的一场局部战役,仅此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的提到“破坏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这样讲来刘备和关羽对于背负这个“罪名”是冤枉的;同时也看出刘备集团也不准备要去真正实行“隆中对”计划。说句公道话:从这一点上讲,刘备在军事上还是很老练的。

   最后,政治上的难度。既然军事上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多多,在政治上也是有很多问题的。首当其冲者就是那句“天下有变”!那时曹魏政权内部有变吗?有!但都是一些无妨无碍的多,我看把诸葛的意思延伸出来倒是:等曹瞒自己挂了再说。可惜,刘备的儿子是“阿斗”,曹操的儿子却不是。再者,当时有所指望的政治力量就是一些在(汉)朝的“反魏拥汉”的各界政治“名流”,可惜当时曹魏正旺,政治实力还在扩张期(这个扩张期一直要到曹丕称帝后,曹丕是向社会名流妥协的)。这些政治名流也有问题,不是完全的投靠了曹瞒,就是沽名钓誉的清谈客(孔融之流),真正心系“汉室”的也没有实权。倒是民间常有反抗爆发,但说实在的,按照当时对“造反”的看法,估计刘备和诸葛也未必会好好利用,因为他们是骨子里的统治阶级和曹瞒在这一点来说是“一路货”。其次就是“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一句反问句,在我看来是疑问句。一疑者,前面两点是否成功还是问题;二疑者,事实是刘备从“隆中对”到“汉中战役”结束大致用了10年,这10年里其实曹瞒的实力和势力同样也在增加(曹瞒的个人本事就不说了),而如果没有运气的成分,刘备什么时候能得到西蜀和汉中还指不定是什么年月呢,且还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必须要做的事情,再积蓄10年还差不多,但再10年的话,连“汉献帝”都没有了,谁还来惦记“刘汉”王朝。惦记“刘汉”的只有是一些汉室遗老(老百姓关心的却是现实的民生问题),20年后这些遗老还有几个?你来“讨伐汉贼”,受苦的首当其冲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做殊死抵抗已经很不错了,还“箪食壶浆”,做梦去吧。所以这后面说的仅仅是说说,假设的成分大大多于现实的考虑,当诸葛真的去带兵“讨伐汉贼”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是“箪食壶浆”的?越到后面越孤立,被敌视的程度越厉害。为什么,曹魏经营日久,非外力所能猝拔也。

       纵观整个“隆中对”,我们说,对于前两点我们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已经为历史证明的),观点的提出是睿智的,给当时的刘备来说,的确是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但后面涉及到军事讨伐的问题,则问题多多。这个大概也印证了陈寿评价的诸葛长于政谋,短于军事的评判。
本着打破一切迷信,打破一切“三国无大事可写”的谣言,姑妄言一通!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隆中对,陈寿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隆中对”的可实行性分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隆中对》说课稿
    《隆中对》教案之三
    诸葛亮传说 隆中对
    所谓《隆中对》的四个版本
    各家都有一付“隆中对”
    也说“隆中对”相当于另一个“子午谷…
    隆中对教学
    诸葛亮简介
    [讨论]《隆中对》犯了战略性错误?
    分析《隆中对》中诸葛亮人物的形象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隆中对》的历史背景
    《隆中对》解释
    《隆中对》的战略失误之一
    《隆中对》教案之一
    《隆中对》教案之二
    郭嘉的十胜论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比较分…
    《隆中对》教案3
    《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案之四
    《隆中对》对策分析
    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
    隆中对 教学建议
    《隆中对》教案设计
    《隆中对》教案设计2
    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2
    教案:《隆中对》教案设计一
    隆中对译文
    教案:《隆中对》教案设计三
    《隆中对》结构分析
    《隆中对》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隆中对》教学案例
    《隆中对》教学实录及反思
    《隆中对》教学案例
    《隆中对》教学案例1
    隆中对原文
    教案:《隆中对》教案设计二
    《三顾茅庐》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隆中对》译文
    《三顾茅庐》探源
    历史上的曹操
    《隆中对》词语解释
    “三顾茅庐”是怎么回事
    《隆中对》整体把握
    《隆中对》句段品味
    三顾茅庐
    运筹帷幄诸葛亮,雄韬伟略《隆中对》
    刘备的荆州战略
    读歇后语,看诸葛亮
    试论《隆中对》的构想与客观实际的矛…
    《三国演义》简介
    《隆中对》结构分析
    《隆中对》主题思想
    《隆中对》译文
    《隆中对》教学实录及反思
    《隆中对》词语古今异义
    《隆中对》写作背景
    《隆中对》生字注音
    《隆中对》多义词辨析
    陈寿万卷楼
    《隆中对》词类活用
    三顾茅庐无其事
    《隆中对》通假字
    《隆中对》朗读指导
    析《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形象
    《隆中对》问题探究
    《隆中对》研讨与练习说明
    《隆中对》教学建议
    《隆中对》有关资料
    《隆中对》电子教材
    浅说三国──诸葛亮
    《三国志》简介
    《隆中对》课文题解
    《隆中对》文言句式
    “三十六计”指的是什么?
    谈谈《三国志》
    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
    诸葛亮生平几大疑案
    论陈寿的历史哲学思想
    诸葛亮与“三顾茅庐”
    三国战略观
    《隆中对》问题探究
    刘备三顾茅庐了吗?
    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是“三顾茅庐”吗…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