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中对”的可实行性分析
|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既然题目谈到《隆中对》,我觉得就很有必要将这段“千古奇谭”的话拿出来,不是P字数,也没必要(风雨有稿费么?)。在写这段P文之前,我又足足读了五遍,即便以前看的远不止这个数字。
在谈论这个“对”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这么一点要注意:我们假设记载的这段话是“真实有效”的,要不然岂不演绎空中楼阁。因为现在“市面”上有人对这段话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这是另一个“课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这段话就会发现,其实这段话包括以下几点内容,我概括为:近、中、远的三期规划。这也是让后人折服诸葛之“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的睿智,其实这有点“庸人不知智者何以为智”的规模。其一:当时的形势是天下的情形一半已经归曹,刘备不想和曹瞒同流,又没有实力和他对抗,那就只好另择地而据。其实这“另择地”的选择也不多:大致近的只有荆州和益州可以选,因为这两个目标比较弱,也相对容易。我这里并没有轻视诸葛的意思,因为首先他没有发昏到让刘备去抢孙权的地盘(孙权的地盘比较稳固,可能比曹瞒得还较稳固),更没有“失心”让刘备“畅举大旗”去号召“天下”去伐魏,站在刘备的立场很现实的来分析问题,很中肯也很冷静。其二:从各种迹象表明,诸葛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最低限度是一个坚定的“拥汉忠刘”派。虽然这是个历史的局限,但就事论事的说,基于此来规划,他不可能去考虑说“曹瞒的实力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人物(但实际是曹瞒是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人,他几乎都触摸到了)”,更何况是当着刘备的面。在不认为曹瞒能得天下(或者说是不愿意看到曹瞒能得天下)的前提下,那么接下来分析的就是如何抵御曹瞒,如何对付曹瞒,如何消灭曹瞒的问题了,也自然就产生了前面所讲的“近、中、远期的规划”。我们这里说的就是对这“三期规划”的推敲。
那么这三个规划是什么呢?近期:东联孙吴以拒曹;中期:夺取荆州、益州以为资本来抗曹;远期:荆州、益州两路出兵以灭曹。(一般这个解释是可以接受的)
或许是诸葛太有名,传说也太玄乎(几近于妖),所以很少有人对此规划提出过怀疑和深透分析,大致一般从字面上读懂以后就是直接点头称是(可见传闻害人!)。甚至有些人直接以此“对”作为以后西蜀的发展纲要,如果西蜀有偏差就是违背此“纲要”(凭良心说,从刘备夺荆州到入川,再到夺汉中这一些举动,其实诸葛不说,只要刘备活着他也基本只能这么去做,因为留给他的空间就这么大)。关羽兵败荆州认为是破坏此“纲要”(罪名是破坏孙刘联盟,单线出兵);刘备伐吴也是。迷信者于是就以为“凡是照着‘隆中对’的计划走的,就能一马平川的赢得胜利;凡是违背‘隆中对’的行动都会招致失败”。你们看,这不是 “两个‘凡是’”吗?好,那么我们就结合“隆中对”的记述以及蜀汉的发展历程来分析诸葛的三个时段的规划。
近期:联吴抗曹 我认为这个是整个“隆中对”的一个经典。记得在此之前,东吴有个“鲁肃版的‘隆中对’”,但可惜,鲁肃是东吴人,他只能站在东吴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而且当时刘备集团也只能算是一个军事组织,还不能说是一方势力,所以政治老达如鲁肃者也没有考虑要和刘备联合,但站在刘备立场上的诸葛却看到了东吴作为战略盟友的潜力。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当时的形势是,曹瞒南下势在必行;剩下的几个势力都不具备和曹瞒“单挑”的实力;荆州、益州的统治者虽然姓“刘”,但却没有一点“汉裔”的责任感(诸葛想要实现“拥汉”的愿望看来也只能指望刘备这个“后备国足”了)。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和孙权的联盟也最实际:实力上孙权应该讲是不错的(或许说是最好的);地理上也有长江之天险;曹瞒南下,孙权方很有可能是第一、第二的目标,所以他们的反抗将会很强烈。事后证明孙权反抗当然强烈:一方面是内部积极备战;另一方面是找寻各种外部支持势力做外援。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原先孙权他们考虑的外援对象是荆州刘表,刘备那时候只能说是刘表的一个“马仔”,但最后鲁肃有计划出使荆州的时候,刘表死了,刘琮也降了,所以才阴差阳错的找到刘备;还有一个地方请注意:孙权和刘表是有“杀父之仇”的,但曹瞒一南下,孙权就去找“刘表族”寻求联盟,可想孙权反抗意志的坚定。或许诸葛早就研究过东吴,也了解孙权的为人(其实孙权还执政没几个年头),但我们不得不说(事后分析)诸葛的这个规划是天才的;而且也是最后三国鼎立存在几十年的一个基础!孙刘翻脸的时候,孙权吃不消只能北向称臣,要不是刘备和曹瞒实在水火不容,完全刘备可以先发制人和北魏联合攻吴(其实大家都清楚,吴蜀之间只要有一个被灭掉,另一个的寿命也长不了,唇齿相依嘛)!可见无论是当时的形势所然,还是事后实际情况的发展,这个观点几乎是贯穿于整个蜀汉政权的。所以这个规划是“天才”的,是被历史和实践所证实的。也就是从孙刘联盟开始的时候,刘备才真正意义上走上“王霸”之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是卓越的,他在分析,处理,平衡,利用各种力量时所表现出来的眼光和手段是练达的(包括内部问题的处理上)。
中期:占居荆、益 在谈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又要说到“东吴版的‘隆中对’”。白话说来,鲁肃当时给孙权也这样规划:先把荆州夺了,次取益州,然后再和曹瞒决战。这个和诸葛版的“隆中对”不谋而合,我们不得不感慨:英雄所见略同。但感慨之余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来考虑问题:“英雄所见略同”这是固然,但其实还是这句话:实际情况也只能这样(还是这句话:曹瞒留给孙、刘两家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就是这么点了)!所以也难怪千里之外的辽东说要投降东吴,孙权利令智昏到真的派人去接应。没办法啊,掌握整个时局的其实一直是曹魏,久偏于一隅的孙权早就憋坏了!可见,先据荆州,再夺益州虽然正确,但也是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说这个完全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即便诸葛不规划,只要刘备不放弃,还是要这么走,也只能这么走。只是说,既然如此明确的指出来了以后,刘备实际操作起来比较有理论依据而已。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但说得穿的才是“智者”!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也是一个合格而称职的谋士!
远期:两路出兵 在整个“隆中对”里面,我觉得就是这个规划最值得怀疑了。 首先,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前面两点算是有根有据的话,那么第三点的提出我认为是太过缥缈。他的前提是“天下有变”,那么如果天下一时没有变化该当何如呢?我怀疑诸葛在这里有点“忽悠”刘备的意味在里面。刘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无非是“打倒汉贼,兴复汉室”。汉贼目前看来是曹瞒,至于“兴复汉室”当然不能单纯是“汉献帝”或者“汉”什么“帝”,他刘备也姓“刘”。我们可以看作是刘备的政治纲领,无论是口号还是内心所想,这个没关系,只要和刘备集团的利益是一致的就可以。但是,理想(或者说口号)变成现实不那么简单,特别是照刘备当时的实际情形,有点“任重道远”的意思。但作为一个计划如果不提到伐魏,那么一来不完整,二来不符合刘备的理想(口味),更不礼貌。我们这里不是说诸葛在敷衍或者投其所好,我看大概是一种很模糊的想法,具体怎么实施,诸葛再牛也没办法说得具体清楚。所以他里面有关于第三点的规划的毛病多也正常。“天下有变”,这个其实我认为是个托词,什么“变”没说,也说不清楚;但将来倒可以拿来做“口水仗”的挡箭牌。很显然,不管有变没变,要伐魏时还是要伐魏,关羽不是照样在襄樊打了一仗吗?试问当时有什么“天下之变”了。再大胆一些推测,其实刘备大概也清楚这个问题(两个明白“糊涂人”,所以他会在听了诸葛的这番议论后说“善”)。我想当时刘备的内心最急的现实一点来讲也未必是什么“兴复汉室”,而是怎么生存发展的问题,这个是最紧迫的。活命都难还谈什么讨伐谁。但等到他真的如诸葛所言,实现了生存与发展后,“讨伐”的“命题”才真正会放到议事日程的桌面上来。但在当时,刘备对于将来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或许这个“善”包含的也是对前两点的肯定,对于第三点也是在敷衍和“应付礼貌”,或者干脆说他应该也是有怀疑的(走一步算一步)。
其次,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也是不现实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军齐头并进,但却遥相千里,即便是现代用兵也无法实现,更何况是没有现代通讯的三国时代(难道诸葛的战略规划的实施日期是预订在2010年?)。有这么一个军事常识,“计划要从几个方向对同一目标实施行动,最关键的是几个方向上的部队之间要有紧密的合作(特劳维茨)”。怎么合作?除了前期的计划外,还要有统一的指挥和相互的联络,这样才能达到己方的行动步调的一致,敌人无漏洞可钻。记得当年苏中战场粟裕将军指挥的几次歼灭战,都是利用敌人几路并进时的不一致,弄了个“各个击破”。那战场还没千里之距,起码当时的敌人还有几门电话,几部无线电联络,即便如此尚有被击破之虞,看来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现在看来是有欠深虑的(或者干脆印证我上面的假设:大家都在“忽悠”)。所以刘备在实现了第一、第二个规划后,以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不是按着所谓“隆中对”的意思来的。打襄樊就打襄樊,夺荆州就夺荆州。关羽打襄樊事件是被后世议论最频繁的:有的说关羽是擅自行动;又有点说是刘备指挥,但不管谁的错,有一点是很多人所“诟病”的:就是破坏了“伟大”的“隆中对”计划,就应该“天下有变”;就应该“齐头并进,两路出兵”。扯淡!两路出兵可能吗?先不要说蜀汉的实力允许否,我看就是真“两路出兵”了也是难逃被“各个击破”的命运。曹瞒不但是“阴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这个是不争的!且无论从经济、军事,蜀汉那点实力还真不是个。有人又会说,战役之初不是曹瞒也紧张得想迁都吗?这有两点解释:1、曹瞒想迁都不是一次两次了(邺);2、“军者,国之大事”打仗谁都紧张。但分析一下就明白了,说穿了关羽手下那点实力打个襄阳都成问题,还想打许昌去“勤王”?这岂非痴人说梦。当时光救援襄阳的援军除了于禁和徐晃,还有张辽(只是没赶上而已),这还没说曹瞒真打起来弄个战争总动员什么的。纯军事的观点怎么能解释问题,要知道当时曹瞒占据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集中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经济重心南下还是西晋南迁开始的)。我个人认为,当初关羽打襄樊无非就是“趁热打铁”的搞一下(汉中战役刚结束),并没有更大的战略目标(这个事件在当时的年代,谁打谁一下都正常)。只是后来战役牵扯的势力越来越多,几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大,才搞成那么“轰轰烈烈”的一场大战役。但即便如此,这场战役也没有演变成一场“战略总决战”(三国鼎立以后也是唯一一次三方势力在同一战场拼杀),可见刘备集团根本就不准备实行所谓的“两路出兵”的“隆中战略”;襄樊战役就是很普通的一场局部战役,仅此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的提到“破坏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这样讲来刘备和关羽对于背负这个“罪名”是冤枉的;同时也看出刘备集团也不准备要去真正实行“隆中对”计划。说句公道话:从这一点上讲,刘备在军事上还是很老练的。
最后,政治上的难度。既然军事上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多多,在政治上也是有很多问题的。首当其冲者就是那句“天下有变”!那时曹魏政权内部有变吗?有!但都是一些无妨无碍的多,我看把诸葛的意思延伸出来倒是:等曹瞒自己挂了再说。可惜,刘备的儿子是“阿斗”,曹操的儿子却不是。再者,当时有所指望的政治力量就是一些在(汉)朝的“反魏拥汉”的各界政治“名流”,可惜当时曹魏正旺,政治实力还在扩张期(这个扩张期一直要到曹丕称帝后,曹丕是向社会名流妥协的)。这些政治名流也有问题,不是完全的投靠了曹瞒,就是沽名钓誉的清谈客(孔融之流),真正心系“汉室”的也没有实权。倒是民间常有反抗爆发,但说实在的,按照当时对“造反”的看法,估计刘备和诸葛也未必会好好利用,因为他们是骨子里的统治阶级和曹瞒在这一点来说是“一路货”。其次就是“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一句反问句,在我看来是疑问句。一疑者,前面两点是否成功还是问题;二疑者,事实是刘备从“隆中对”到“汉中战役”结束大致用了10年,这10年里其实曹瞒的实力和势力同样也在增加(曹瞒的个人本事就不说了),而如果没有运气的成分,刘备什么时候能得到西蜀和汉中还指不定是什么年月呢,且还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必须要做的事情,再积蓄10年还差不多,但再10年的话,连“汉献帝”都没有了,谁还来惦记“刘汉”王朝。惦记“刘汉”的只有是一些汉室遗老(老百姓关心的却是现实的民生问题),20年后这些遗老还有几个?你来“讨伐汉贼”,受苦的首当其冲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做殊死抵抗已经很不错了,还“箪食壶浆”,做梦去吧。所以这后面说的仅仅是说说,假设的成分大大多于现实的考虑,当诸葛真的去带兵“讨伐汉贼”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是“箪食壶浆”的?越到后面越孤立,被敌视的程度越厉害。为什么,曹魏经营日久,非外力所能猝拔也。
纵观整个“隆中对”,我们说,对于前两点我们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已经为历史证明的),观点的提出是睿智的,给当时的刘备来说,的确是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但后面涉及到军事讨伐的问题,则问题多多。这个大概也印证了陈寿评价的诸葛长于政谋,短于军事的评判。 本着打破一切迷信,打破一切“三国无大事可写”的谣言,姑妄言一通!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隆中对,陈寿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隆中对”的可实行性分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诸葛亮简介 |
下一篇文章: 《隆中对》结构分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