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然后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2﹑通过写解说词的方法理解马的有关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追求自由和谐,反对禁锢,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关马的图片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动物园里的马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填上适当的词语:—— 马 ——马。
2、请分别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我来解说
仿照电视栏目“动物世界”里的解说方式,为马写一篇解说词
根据学生的解说选择相关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
五﹑理解对比
对比双方
|
作 用
|
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习性特点
|
写出了人工驯养的马的驯良,克制,处处受到束缚羁绊的不自由,更表现了天然野生的马的强壮、轻捷和遒劲,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
马和狮子、驴子、牛、骆驼等的体形的比较
|
说明马是身材高大而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
马与牛、驴的头颅的比较
|
突出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人一种轻捷的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
马与牛、驴、骆驼、犀牛、狮子的眼睛、耳朵、尾巴的比较。
|
突出马的眼睛闪闪有光且目光坦率,各部位配合优美。
|
|
|
|
六﹑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止)
2、小组内讨论: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七、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八、作业
1、写出含有“马”的成语,看谁写得最多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作点评
[附]板书:
家马:勇毅﹑驯良——同情
对比
野马:豪迈﹑剽捍——欣赏
(麻城市新林学校 魏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