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中的问题
苏教版九年级下的第五单元,都是古文。
对于古文的学习,同学们一直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听老师逐字逐句将过去。然后,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注释。再然后,就是句子翻译。再然后,就是把这些都记忆进自己的头脑中。一篇古文学习就此终结。
显然,无论是从应试的角度,还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来考虑,如此做法依然是“低幼化”的。我试图改变。
有几次,我没有完完整整地把课文翻译串讲一遍,同学们对我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我不得不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行的。从前两次考试的情形可知,同学们死记硬背课本上的那一点可怜的知识点,不会触类旁通的话,输入头脑的都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知识。比如,我们两次考试中,都有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而一些同学却束手无策。如果他们把课内学到的一些知识迁移一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但他们也许压根就没有想到。
为此,我冒着风险,故意不把完整的答案告诉他们,希望孩子们能自己根据语境,结合上下文去揣摩——这才是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有时,逼迫一下还是有好处的。几篇课文下来,同学们只能自己学会思考,而不是坐享其成。
其实,即使我不讲,学生也是有办法获得“标准答案”的。书店里的那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足以让学生搜索起来游刃有余。既然有,我又何必把每一个字词句都嚼烂了喂给学生呢。我说,纵然我好心喂给你们吃,你们吸收的营养也不全,倒反而落得个消化不良。同学们笑了。从很多同学做的作业来看,我知道,他们是参阅了资料的,我就故意“睁着眼闭着眼”了。——人有时是很有趣的,你要求他去读参考书,他不乐意;你规定他不许看,他却挖空心思想偷看。——根据个人经验,偷看的东西,容易记得住。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问题。
所以,我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上课不得看参考书来回答问题;二是遇到与课文或老师所讲不一致的地方,服从课文和老师。毕竟,时下的参考书是如何出炉的,估计做老师的都心知肚明。
昨天参加一个教研活动,有几个观点值得思考:
一是倘若某些问题,专家学者有不同意见,教师不要将这些有争议的东西教给学生。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问题。张主任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法,免得混淆了学生的视听。想想是有些道理。我的做法是,提供给学生,但告诉他们,考试时的答案是哪一个。
二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流行过一种说法,即,在翻译句子的时候,不再提倡用“翻译”这个词,而是说“用现代汉语说说意思”,后者的意思很明了,就是只要能说出大意即可。事实上,最近几年下来,学生翻译古文的时候,就有“不求甚解”的倾向,关键的词语也不能准确把握,由此可能会导致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出现偏差。邓彤先生认为,语文味始于“咬文嚼字”,倘若忽略了文章中的炼字练句的切入,总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漂浮于所谓的“人文”的天空,不仅于古文学习无益,还是语文学习的大忌。对语言文字的不敏感,不能一唱三叹,细细品味,沉潜涵咏,何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此,需要纠正这个做法,还要强调“字字落实”。这个观点,我持肯定态度。在平常的学习中,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说“这不差不多嘛”,言语间,似乎多一字少一字无所谓,而最终因小失大。我说,我强调的不是为了一个字,而是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成为“差不多先生”,这是一种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和习惯。
今天,我在教学《陈涉世家》第一部分时,特意结合具体的句子来阐述了这个问题。
师:独立尝试翻译,有疑问的请提出。
生:“苟富贵,无相忘”如何翻译?
生1:倘若有一天谁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师:不错。照字面解释是这样。有不同意见么?
生沉默。
师: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细细推敲,看看这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谁?
生2:好像应该是陈涉。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从下文来看,那些佣者对于陈涉的向往和追求,似乎不屑一顾,甚至要嘲笑一番,可见,除陈涉而外的其他人,并没有“富贵”的想法。
生4:陈涉与别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对现实生活状况很不满意,并不想一辈子做佣耕者,他想改变命运。也许他清醒地认识到,牛辛勤耕耘了一辈子,还是一头牛。所以才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生4:是的,下文还写到陈涉听到了佣者的话后,非常失落,因为他的话非但没有在佣者们中引起共鸣,反而招致嘲笑,可见,那些人都是安于现状,不敢奢望未来的燕雀,只有陈涉有鸿鹄之志。所以,我认为这个句子的真正理解应该是陈涉既是对同伴们说,也是对自己说“倘若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的”。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这就是透过文字表面,联系前后文,深入理解文章后才有的见地。
师:这两句话,已经穿越时空,成为经典,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由此可见,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5:有远大抱负的人。
生6:不安于现状的人。
生7:鹤立鸡群的人。(生笑)
师:这个词语用得不错,的确如此,可见陈涉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独特的个性因子,我也说一个词:卓尔不群。
生8(小声):追求富贵的人。(生笑)
师:为什么要笑呢?我想,大家想必认为,“追求富贵”这种思想是多么的落后和世俗。
生9:我认为,陈涉有这种思想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出身贫寒,受苦受难,想过上“富贵的生活”也是人之常情。
师:对的。我能理解他的这种心情。无论是陈涉,还是后来的朱元璋,都是穷怕了,受尽了苦难,所以才揭竿而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