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休闲下来编了一本《东至古今》,外界有的人就把我当作“东至通”(其实我根本就算不上),文化、旅游部门还时常找我去接待外地游人和一些文人的造访,整天家里电话不断,我又忙着进进出出,似乎自己又成了“上班族”。老伴在一旁看了心疼,有一次揶揄地说:“你就像一只‘喳楞’,一天到晚吱吱喳喳,忙得没完没了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几大岁数?”此言一出,顿使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喳楞者,蝉之俗名也!我是一只蝉吗?蝉是夏日躲在树丛中的一种昆虫,发出一种“吱吱喳喳”的鸣叫声,一天到晚叫声不断,天气愈热它叫得越欢,天气骤变,它叫得愈凶,顶着烈日在田间干活的庄稼人,听着那一声长一声短的蝉鸣,就会感到特别的心烦。老伴说我是“喳楞”,也许是嫌我烦,但就是这一声叫法,倒勾起了我对蝉鸣的研究兴趣来。
凑巧案头有一本胡延武先生著的《九听》的书,其中有一听就是“听蝉”,说的是他小时在家乡白马镇初中班读书时,遇到了一位名叫高悦秋的音乐老师,他有一个癖好,就是喜听蝉鸣。“夏天燥热难当,蝉从太阳出山就叫起,一直叫到太阳落山,这更增加了人们的烦躁。学校的老师同学们都远离蝉声,在屋子里面躺着,或以长长的午睡消磨永昼。惟独高悦秋是最高兴的……中午或下午没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高老师躺在树底下的一把竹躺椅上,半闭着眼睛专心地听蝉,旁边的一只木凳上放着茶水,手里拿着把扇子,有一下无一下地扇着,有人说他过的是神仙生活。”高悦秋老师不仅爱听蝉鸣,还对蝉有一番研究。书中记述了他给学生讲的一堂生物课,就是讲蝉。他说蝉有1500种之多,而我们所知道的不过一两种,蝉的卵是产在木质的组织内,幼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树汁为生,它们一般要经过五次蜕皮,需几年时间才能成熟,而蝉蜕化以后大约只可以活五个星期。由此可见,蝉的生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多么的短暂。蝉之所以放声歌唱,那是因为它要显示自己的存在,珍惜自己的生命。读过这段文字,我就在想,蝉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蝉用放声歌唱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人又何尝不是在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呢?这么一对照一研究,倒使我对这只小小的昆虫有了一丝好感。
其实,蝉鸣也是很好听的,而欣赏蝉鸣又大有讲究。听蝉要像听音乐会那样;要静,静静地听几次之后,就会听出蝉鸣的千变万化的旋律和韵味来。我开始听蝉,似乎只能听见一片千百只蝉创造出来的、乱七八糟的、无休无止的嘶鸣。但静静地听了大约十分钟之后,渐渐地我发现,蝉声就像轻音乐,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有时宽广无垠,有时汹涌澎湃。那声音、那气势,一次又一次地淹没了我们,淹没了森林,淹没了山野;不时地,在一个音潮接上下一个音潮之前,会有一声两声高音的鸣唱突然响起,就像河流中,有一两朵浪花飞起来,溅到我的衣襟上一样,令我一阵惊喜。我想,这大概就是书中所说的听蝉的韵味了。事实上,要是夏天没有了蝉声,人们才感到奇怪呢,因为蝉声是夏日三重唱(鸟语、蛙声、蝉鸣)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音符。
蝉,古人说是宫人的魂化的,所以就有“一襟余恨宫魂断”的句子。蝉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篇中,“五月鸣蜩”,蜩为蝉之别名,那时人们记住这些物候,是为了不误农时。由于古时的那个传说,自古咏蝉之诗词,多是发之哀吟,唯有南北朝的王藉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意思是说,蝉叫的声音越喧闹,森林就愈静,鸟儿的声音越啼鸣,山就更幽静,实可谓寓意天籁自成的千古名句。动物学家还说,蝉鸣不是用嘴来进行歌唱,它是用靠近腹肌的震动膜来发音的,这种声音就近乎人类发自肺腑的声音。
一只小小的蝉,细细研究起来,竟有那么多传奇和韵味,而且寓意人生还能启迪心智。于是我开始怀疑,人们对蝉鸣的厌烦是不是有些不近情理。说句心里话,这时候的我,不仅不厌蝉,而且喜欢蝉,甚至还想自己能做一只蝉。因为我有与蝉相似的性格——外向,爱管闲事、爱说话。我有与蝉相同的志向——认知自己年逾花甲,生命短暂,仍想奋力一搏,就像蝉那样,只要存活一天,就要放声歌唱一天。
所以,在老伴说我像“喳楞”时,我不仅不怨怪她,还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说:我就是一只蝉!
●王庆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