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蝉
自离家求学始,年复一年,已是越来越少地见蝉及闻蝉了,但对于蝉的记忆犹新,对蝉的认识也日益深刻。
似乎食蝉之地并不多,不知老家一带吃蝉始于何时何人,出于何因,或许只是因为穷时吃不起肉的缘故吧!
有树才有蝉,树多则蝉多。小时候的
故乡,池塘周围、房舍前后、乡路两旁,皆长满了高大的乔木,那是蝉们生活繁衍的天堂。每年盛夏,便是孩子们捕蝉饱口福的还时候,最美味的是蝉蛹及刚蜕皮的幼蝉,肉质极为鲜嫩。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就逡巡于树下。此时,那些已经成年的蝉蛹,尚未爬出籍以生存多年的洞穴,只是已经打通了一个小小的口儿。这时寻蝉蛹,可是个技术活儿。“技艺高超”的孩子,已看洞口的形状便知是否有蝉于内,那个洞口很小很圆,洞口的土很薄,以手指将洞口轻轻抠大,再将手指轻轻伸入,蝉蛹便以其爪子来“掐”住人的手指,这时,轻轻地慢慢地勾起
手指,缓缓上提,一个金色的、圆滚滚的蝉蛹便到手了!而不懂此诀窍的孩子,要么因是空穴而忙乎一场,要么蝉蛹“脱钩”还要找铲子挖,要么不定弄出个什么瘆人虫!天黑之后,捕蝉蛹就容易了,这时候,蝉蛹们开始蜂拥而出,竞相爬上树杆去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化蝉!急急忙忙吃罢晚饭,哥哥弟弟们便拿着手电,持根长木棍或竹竿,去对蝉们进行围剿,一圈下来,总会大有收获。回家后用清水洗净,扔进盐水罐或鲜菜缸内,几天后,盐味浸透蝉蛹全身,不管是蒸或炒,都是佐那平日难以下咽的高粱面窝头的佳肴。当蛹化为蝉,除身体尚呈绿色的幼蝉口味尚佳外,身体已经发黑的老蝉的口干就差了许多,但也会有“特馋嘴”的孩子们想法食之,好歹也是一口肉啊!入夜之后,每人抱一堆麦秸置于树下点燃,在合力去踹树身,被惊醒了的蝉们便发疯般地嘶鸣着扑入火中,麦秸燃尽蝉肉已熟,又是一顿美餐!哦,捕蝉食蝉的乐趣至今犹忆,鲜美的滋味似乎仍在舌尖!
儿时对蝉的兴趣就在一个“吃“字。及至上了中学,在
语文课本上学了一篇法国
生物学家法尔考的一篇关于蝉的科普性文章后,对蝉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终于知道了蝉由卵至蝉的生命之旅是多么漫长,短则数年,长则十七年。由此,似乎明白了蝉为什么会用在地面上的所有白昼起劲儿地唱着那在别的生灵听来简单至极的歌,是因为多年黑暗中的蛰伏才能拥有短暂的光明中的生命,怎么可不高兴地歌唱呢?也好像明白了为什么
辛弃疾词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那是因为产们不愿意放弃享受光明的每一刻啊!
及至再有闲暇读了些许唐诗,对蝉的认识似乎更深刻了许多,没想到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小
东西竟然会得到许多诗人的青睐,其中有两篇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一是唐初的一个小诗人虞世南的《蝉》,诗曰: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之所以记得该诗,一是因它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篇,二是因它讴歌了雅士们如蝉的高洁的立身品德,正如后人评曰“咏蝉者每咏其生,独尊其品格。”另一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
骆宾王的《咏蝉》。诗人作这首诗时,正值讽谏武后而被打入监牢,诗人悲愤地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看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诗文既表达了骆宾王忧国忧民的感慨,也表现了他高洁的品格。骆宾王再跟着李氏皇族讨武失败后,有人言其兵败被杀,有人言其遁入空门。我相信后者,因为有一则故事作证,相传有玄宗初年,一小诗人
宋之问夜憩杭州灵隐寺,为山月古刹感动,诗兴大发,但只吟得“鹫岭郁召绕,龙宫锁寂寥。”卡壳了,念叨了好几遍也想不出下文,憋得脸红脖子粗,此时,一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传来:何不接“楼
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宋闻言茅塞顿开,诗意迸发,一气呵成!次日晨宋问小沙弥昨夜老者何方高人,小和尚曰“骆宾王”。后人观此诗,欣赏的也只是老者提醒的那两句,皆言这两句气势非凡,而宋之问当时刚刚因为曾邀密于武则天的男宠而被贬谪,断无此博大胸襟,唯有“饮清露”之士才有此大气啊!所以,我相信诗人是在佛门看透了俗事的,不再做诗人、不再做朝臣,一时间发了两句诗兴后就迅即离开了灵隐寺!
其实,蝉并没有在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