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论坛精华帖)
|
论坛精华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036
铁皮鼓 转贴(李镇西课堂实录) 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师:成都石室中学 李镇西
学生:天津大港二中高一(5)班
时间:1998年5月5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
听说同学们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重新学习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呢?我建议我们今天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又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用什么“新方法”呢?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板书:“您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作为跨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我们理应具备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考精神。所以今天我和同学们就以马克思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来学习,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说到“独立思考”,对于阅读来说,首先是质疑。“于不疑出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提问质疑开始吧。问题提出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好,同学们现在开始思考、提问。
(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在本文的第六段,有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想问问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便说说,同学们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光是我回答,你们也可以问答;你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我回答,但是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们参考。咱们平等对话,我也不能说我就把这篇文章读懂了。好,谁能说说这个破折号的用法?好,请贾诺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我觉得是插入语。
教师:插入语的意思……就是表示什么呢?
学生:就是插入的部分。
教师:“插入的部分”?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准确的讲,我的理解是……
好,那位同学在下面很急切地说什么。请你大声些说。
学生:我认为是表示注释。
教师:哦,你认为是表示注释。同学们想想,是表示注释准确些,还是表示插入准确些?
学生:(齐)注释。
教师:是的,我也认为是表示注释。还有什么问题?同学们的思想应该飞翔起来,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提。好,你说。
学生: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不知道达尔文的发现和马克思的发现有什么相似之处,恩格斯要放在一块儿说。
教师:这个问题你们应该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就讲过的。第一次学习的时候,你们老师讲过没有啊?
学生:好像……没讲过。
教师:嗯,也可能是老师讲过你们又忘记了。“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达尔文的发现的意义何在?我们人是由什么变成的?
学生:猴子。
教师:对,是由猴子变成的。而原来的说法是什么?是上帝创造的人。这是划时代的发现,而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有着同等重大的意义。但是有区别,达尔文是对自然界的发现,而马克思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懂了吗?
学生:懂了。
教师:好,还有什么问题?贾诺!
学生:我不太明白一个复句的划分,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句子“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一直到……就是整个这一段。
教师:我先问问你,你对这个段落的意思理不理解?
学生:不理解。
教师:那么其他同学有没有理解这一段意思的?或者说大概理解,并能够对它进行说明?
学生:(思考)
教师:说错了也不要紧,理解多少说多少。
(学生思考)
教师:好,那么让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关于这段话,李老师先后备过三次课,都感到这段话的意思特别难懂。我以前只以为是我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是它的译文有问题,但是最近,我查阅《中学语文教学》88年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专门说了,它是个病句。比如“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够成基础。”我们怎么读也觉得不通。是不是?好,我们看看这篇文章中关于这段话的译文。(出示投影片)当然,这段译文也不能说就是最好的,但至少比我们的课文要好懂一些:“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一种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某些事实:”这前面的一句好懂吧?(学生会意地点头)好,那么什么“事实”呢?接着往下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段话能不能理解?(学生答“能”)应该能理解。好,“因此,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看,这里没有那么“的”了,“的”字太多不好理解,就像日本话似的,(学生大笑)好,接着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什么构成“基础”?是“经济发展阶段”构成“基础”;也就是说,由“经济发展阶段”构成“基础”之后,“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当然,它们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么那样做得相反。”纵观这个长句,它实际上说了两个观点:一个是“物质决定精神”,这个好不好理解?(学生点头)一个人起码的生活得到保障后,就自然要讲究精神上的享受了。对不对?第二个观点理解起来可能要难一些。就是说,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它的一些包括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宗教等等才会得到发展。我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讲中国的民主发展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要符合现阶段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咱不能一步登天啊!当然,关于这第二个观点要真正解释起来,足足可以写一本书,我在这里只能简单说这么几句。我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稍微明白一点了?贾诺同学,懂没懂啊?
学生:差不多。
教师:好,能够给你讲得“差不多”,我就非常满意了。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但我觉得这个句子像课文上那样翻译,有它的好处。
教师:哦?有什么“好处”?
学生:您刚才提供的译文,当然很通俗,但它毕竟是个译文,里面可能掺杂了译者个人的理解,我不知道恩格斯当初发表演说时,他用语究竟是怎样一个导向,但是如果翻译者不追求通俗,而是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直译,也许读起来要吃力些,但可能要客观一些。现在的译文,虽然通俗明白,但可能里面有译者的思想,这样我们读的就不是恩格斯的作品,而是译者的作品了[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考教案说课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论坛精华帖),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灯》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句式转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