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 每题3分 共 39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针贬 洽谈会 悬梁刺骨 覆水难收
B.松驰 老两口 人情世故 落荒而逃
C.精萃 度假村 有恃无恐 额手称庆
D.怅惘 大拇指 声名鹊起 对簿公堂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 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 / 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 / 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 / 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 / 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七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
B.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5、下列文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中“妻子”的含义是“妻子、儿女”,与“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含义相同。
B、“山东二百州”中“山东”的含义是“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
C、“禾生陇亩无东西”中“无东西”的含义是“没有收成”。
D、“县官急索租”中“县官”指“县长”但古代指天子,又指朝廷。
6、下列有关孟子以《孟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战国时鲁国邹人,为子思的弟子。与孔子同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著,共七篇,记录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均为孟子的言论。
D、孟子讲人性本善,是从“人皆不忍人之心”说起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即是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精彩阐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7---9题。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社会制度、宗教、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有一种“神秘感”。同时,西方出于自身的经验等原因,有一种自然的逻辑: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必然导致向外扩张。这一切,都可能引起对中国的误解。更何况还有少数人积极制造“中国威胁论”以蛊惑人心。笔者以为,要化解这种“中国威胁” 论调,除了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我们还需要重视文化的力量,需要加大跟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力度和质量。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体现着那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精神和性格。作为一种“软”力量,文化最容易深入人心,消融人们心中的误解乃至敌意,正如杜甫的诗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展现出了优美、和谐文化的国度,很难让人想到会对别人造成威胁。即使有人别有用心地制造“威胁论”,也会失去市场。我们需要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不久前说:“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中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不仅文化传播的数量不够,而且在有限的对外文化表现中,那些能体现数千年文化积淀以及真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也十分缺乏。在德国柏林以及汉堡,过去几年都举办过规模相当大的“中国文化节”。从国内来的文艺节目相当多而且种类丰富。可是,热闹一番之后发现,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而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依然还主要是长城、兵马俑、功夫加上京剧脸谱等零星元素。儒、道、禅这些最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思想以及由此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外国人难得一见。笔者曾跟一些德国人闲聊到禅文化,有人竟然认为,禅来自日本。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文化在国外有限的表现也常是扭曲的。一些人可以在一两个月的针灸训练之后,就开始在国外开展针灸治疗。一些病人因为治疗无效,也因此对中医产生了不信任。有的人不会太极拳,自学了几个招式之后,就为外国人开太极拳培训班赚取学费。一些外国人凭自己非常有限的了解,就著书注解《易经》《老子》这样的作品。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中国其实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回顾历史,可受启发。19世纪之前,欧洲就出现了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法国、英国、德国竞相学习中国文化。现在到欧洲旅游,不少景点都能发现中国式建筑。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中国国力的增长,势必也给中国的文化复兴以推动力,国外也势必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国外不断成立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证明。这也给我们展现自身优势文化提供了契机。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不负时机,努力创作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打动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中国变得更加面目可亲。国家的有关机构也应加大对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的鼓励,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和质量。(选自《参考消息》)
7.下面各项中不能用来作为化解“中国威胁论”因素的一项是( )
A.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
B.儒、道、禅这些最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思想以及由此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展现。
C.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D.文艺工作者应不负时机,努力创作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打动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中国变得更加面目可亲。
8.作者举撒切尔夫人的话是为了说明( )
A.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B.中国对外方面的文化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C.中国近年来在图书出版方面逆差严重。
D.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
9.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要我们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中国威胁论”就会不攻自破。
B.当前一些中国人惟利是图,在国外开针灸班、太极拳培训班,著书注解《易经》《老子》这样的作品,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C.19世纪强盛的中国之所以没有给别人“威胁”的感觉,反而令人心向往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文化的力量。
D.当前中国国内的国外的形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极为有利,文艺工作者和国家有关机构都应当抓住这一时机,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í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为多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ì),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④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 ② 升州:即金陵,宋太祖
开宝年间改称升州。 ③恪:恭谨。 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知宣州 知:主持,掌管 B.命发视之 发:打开。
C.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掌管。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俟业成,乃得食肉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B. 以黄中为采访使 挟太山以超北海
C. 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直好世俗之乐耳
D. 因悉解去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 )
① 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 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 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
⑤ 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第二卷 (111分)
14、翻译下列句子:7分
(1)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4分)
(2)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3分)
15、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4分)
16、补全下列诗歌内容 (5分)
1、 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
2、 边庭流血成海水, 。
3、 盘飧市远无兼味, 。
4、 吴楚东南坼, 。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18分)
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身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勿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通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选自《在梦中搁浅》)
17、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6分)
18、第3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
19、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4分)
20、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当代诗歌离我们遥远只是因为缺少时间的距离,因此作者未对当代诗歌失去信念,只要经过若干年,当代诗歌也会有古诗名句一样的魅力。 B.斑驳的风月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C.作者认为名诗佳句,诵读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依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常读常新。 D.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诗句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具有机巧的构思。
五、语言知识运用:13分
2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4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 您 "。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 "。
22、请为下面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字)(4分)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动,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这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导语:
23、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释迦牟尼说:“若你发现会造成伤害,就不要依此伤害别人。”苏格拉底说:“不要将任何让你生气的行为施于别人。”亚里士多德说:“应当像我们希望他们如何对待我们一样对待朋友。”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善待他人’与‘善待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议论文;④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卷(每小题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A |
C |
D |
B |
C |
A |
B |
D |
C |
D |
B |
C |
第二卷 (111分)
14、(1)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
(2)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
15、答:(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16、略
17、、一问: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或者:变得灰暗、腐朽;或者:失去光彩和神奇。二问: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三问: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 (每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古诗经过时间的淘洗,本身的魅力得到深化和升值(4分,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9、它能深化我们对人事的体察,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赋予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 (4分,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A D
21、(1)恭候 光临 (2)指正
22、导语示例: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23、(5分)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②要有比较。 ③语句通顺。
附:文言翻译:
贾黄中是沧州南皮县的人。父亲贾枇,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父亲常让他只吃蔬菜下饭,说:“等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食。”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授职校书郎和集贤殿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在史馆值班。
岭南地区平定以后,任命黄中做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南,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一面继续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看一看,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把这些金宝进献给皇上。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
太平兴国八年,贾黄中与宋白、吕蒙正等共同主管科举,又提升为司封郎中,充任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主管科举,不久又掌管吏部对官吏的选拔。贾黄中前后两次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十分恰当。淳化二年秋天,与李沆一起官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宋太宗召见他的母亲王氏,让她坐下,对她说:“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您真可以和孟子的母亲相比了。”并且作了诗送给她,赏赐的财物也很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