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

己的影响力,逐渐地成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如果县令太守想为自己的儿子物色妻子,他们的选择空间还是相当辽阔的,他们的地位、所受的文化熏陶以及社会舆论,决定了这些深受儒家学说浸染的封建官员不可能为自己的儿子选择一个被别家扫地出门的弃妇作妻子,无论她是何等美丽灵巧贤惠善良。

既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 

首先,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课文中对兰芝既有刘兰芝善良美丽、贤慧能干的正面描写,又有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情节,尤其是兰芝再嫁热闹隆重的场面描写,这个场面的设置,除了表现太守对此事的重视外,更是传唱者特意用这个"隆重"场面与刘兰芝被焦母驱遣回家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他的素养和品行是有口皆碑的,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替刘兰芝鸣不平。使读者从心底长长地出口恶气,从侧面衬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

其次,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抛开《孔雀东南飞》不谈,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遣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刘兰芝的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弱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同处于被压迫被蹂躏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加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故事中发生了,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实现了。这既揭露了弱势群体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事实,又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2.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

3.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4.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受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

不是。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因为他们不能,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三)焦仲卿的母亲爱他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他儿子的美满婚姻?根据课下查阅的参考资料,以“从荒唐的逻辑看封建家长专制”为题,写一篇研究性文章。

[小结]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作者邮箱: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白色鸟
    记叙文复习教案
    泰坦尼克号
    理想
    《项链》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录
    人是什么
    花未眠
    食物从何处来
    兰亭集序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动手动脑 自主探究——《田忌赛马》教…
    古诗词阅读
    秋水
    与朱元思书
    劝学
    荷花淀
    六国论
    《母亲》两篇——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
    人物素描 做文评改
    《我与地坛》第一节
    13特殊的葬礼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荷花
    童趣
    珍珠鸟(第二课时)
    《雨霖铃》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如何降落?——我的…
    笨马教《米洛斯的维纳斯》
    19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一课时)
    《这个世界的音乐》说课稿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诗经》三首
    改造我们的学习
    河中石兽
    登高
    网络背景下的写作训练设计一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
    三块钱国币
    触摸高考,把握高考最新脉搏        …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我的呼吁》教案(B)及训练
    我  的  呼  吁
    《我的呼吁》 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
    我若为王
    逍遥游
    长亭送别
    《词五首》课堂实录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
    《词五首》教案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问题设计
    陈奂生上城
    我与地坛
    《宽容》序言
    杜十娘怒百宝箱
    《宽容》序言
    《长征》节选教案
    《长征组歌》两首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致橡树
    我的呼吁
    我的呼吁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
    《说“木叶”》课堂实录
    我有一个梦想
    冬天之美
    我与地坛
    我的空中楼阁
    荷塘月色
    外国诗三首之《致大海》《篱笆那边》…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
    勇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名人传》序
    高一上学期第五单元学习指导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序言学习指导
    邹忌讽齐王纳谏
    南州六月荔枝丹
    《海燕》课时教学设计
    触龙说赵太后
    《说“木叶”》课堂实录
    夏之绝句
    看望巴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音乐巨人贝多芬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
    勾践灭吴
    作文训练:短评
    在声音的世界里
    雷雨
    茶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失街亭
    高中语文第四册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智取生辰纲
    这个世界的音乐
    哀江南
    闺塾
    长亭送别
    窦娥冤
    人生的境界
    安塞腰鼓
    林黛玉进贾府
    三块钱国币
    一语多义的歇后语
    寡人之于国也
    虎丘记
    促织
    柳毅传
    大道之行也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
    《庄周买水》教学思路
    罗密欧与朱丽叶
    道士塔
    离愁别绪的绝唱——《长亭送别》的教…
    古诗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滥竽充数
    谈对古诗中“烟”的理解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