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庙坝中学 庞大友
学情分析
本期我担任八年级一班和六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其中一班47人,六班39人,通过上期期末测评反馈,两个班大多数同学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欠缺,本期重点应在写作和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强化训练,力争让大多数同学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在可喜的改观。两个班都存在少数基础十分差的学生,其中极个别还有厌学的势头。本期教学工作要力争让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一定的兴趣,并通过个别辅导和互帮让他们的成绩有所起色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为主。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教学目标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一、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二、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三、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四、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五、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 六、在实际的写作中能运用对比、烘托、描写等表现手法,写出比较优美的文章。
具体措施
一、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
五、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六、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七、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八、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九、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教学时间安排
(以实际教学周为准)
第一周 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2课时) 21、《与朱元思书》(2课时)
作文教学《优化你的思维语言》(2课时) 第二周 22、《五柳先生传》(2课时) 23、《马说》(2课时)
作文教学《语言是练出来的》(2课时)
第三周 25、《诗词曲五首》(3课时)
24、《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1课时) 第四周 26、《小石潭记》(2课时) 27、《岳阳楼记》(4课时) 第五周 28、《醉翁亭记》(3课时) 29、《满井游记》(2课时)
作文教学《记叙文开头的常见方式》(1课时) 第六周 30、诗五首(3课时)
1、《藤野先生》(3课时) 第七周 2、《我的母亲》(2课时) 3、《我的第一本书》(2课时) 4、《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 第八周5、《再塑生命》(1课时)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4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和考试(4课时)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和讲解(2课时)
第十周决 6、《雪》(2课时) 7、《雷电颂》(2课时) 8、《短文两篇》(2课时) 第十一周 9、《海燕》(2课时) 10、《组歌》(2课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2课时) 第十二周 11、《敬畏自然》(2课时)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2课时) 13、《旅鼠之谜》(1课时) 14、《大雁归来》(1课时) 第十四周 15、《喂——出来》(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4课时) 第十五周 16、《云南的歌会》(2课时) 17、《端午的鸭蛋》(2课时) 18、《吆喝》(2课时) 第十六周 19、《春酒》(1课时) 20、《俗世奇人》(1课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4课时)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6课时)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6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6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