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俞婕
现代工作压力之大,生活节奏之快,让许许多多的父母感叹甚至抱怨“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同时,很多父母把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认为是爱的补偿。其实,我们的孩子,一边享受着高度现代的物质文明,一边被孤单、无助所困惑。感受着更多的挫折、焦虑。他们都很幸福,但他们的幸福感却很少。而幸福感的缺失,为心理的健康发展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镜头一:早晨,路上车流滚滚,自行车上、摩托车上、汽车里,父母行色匆匆,嘴里不时叨念着:吃快点,别迟到了!孩子则坐在车上,背着大书包,一脸茫然地啃着早饭。
镜头二:晚上,一家三口在各自的房间里,父亲端坐在电脑前游戏,母亲看着电视,孩子独自做着作业或玩玩具。
镜头三:双休日,父母马不停蹄地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常是上午接回,下午又往另一处赶。
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相处的时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快乐幸福与否,也越来越被家长所忽略、轻视。一位老师在自己四年级班内做了个小调查: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最幸福?结果。全班45个孩子,有34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什么”。比如“一起去公园玩啦、一起过生日啦”等等,这是最幸福的。
从答案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父母与子女的共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孩子的幸福感。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维榕博士也曾说过:“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是一圈一圈地向外发展,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被爱;孩童的一圈代表玩耍和嬉戏;少年的一圈是创作和幻想:青年的一圈是情爱和探索;而成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其中任何一圈未完成。这个人的个性就会负伤而不完全。”
作为一名家长,我清醒地认识到代表孩童一圈的玩耍和嬉戏的重要性,并不厌其烦、不失时机地共同参与。
一、见缝插针
工作的忙碌,节奏的快速,让父母与孩子专门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父母首先要具备亲子共游戏的意识;其次要善于利用时间,抓住时机,在生活中贯穿点滴。
一起走路和做家务,是我和儿子最常见的亲子方式。只要有时间,我会走着去学校接孩子。路上,我们母子一起玩耍、游戏。儿子拉着我的手,亲热地和我说学校里今天发生的事。然后。我和他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课文或者古诗,对对子也可以。经过菜场,我们一起买菜,我买他拎,儿子趁机也学到了不少生活常识。回家后,我就让他帮我择菜。有一次,他在剥毛豆,不一会儿。手指甲就感觉痛了。我走过去,帮他揉了揉,说:“还是妈妈来剥吧!”他摇了摇头,说:“我爱吃毛豆,应该我自己来剥!妈妈你真爱我,以前为我剥毛豆,手指甲痛了也不叫呢。”我想,此刻。他一定感受到了幸福。因为在劳动、活动中感受到了“妈妈你真爱我”。同样,我也为儿子的懂事而感到幸福。
二、就地取材
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玩具。家庭中,很多东西,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可以玩出新鲜,玩出快乐来。
一次,儿子在抽屉里找到了一个网球。他说:“妈妈,我和你一起来踢球吧。”于是,我们赤脚在客厅里踢起了球。因为球老滚到沙发底下,嫌掏着麻烦,母子俩就用垫子塞住缝隙;另外的房门口用扫把拦住。这样。你一脚、我一脚地玩了起来,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趁此,儿子还学会了许多词汇,比如:歪打正着啊,左右开弓啊,自摆乌龙啊等等。后来,我们还变着花样玩网球:一个抛,一个用饼干盒接;把饮料瓶当保龄球;一家三人滚着玩。儿子兴奋地说:“妈妈,我家房子虽然不大,可我们生活得很幸福哦!”这是孩子的心里话,很朴素,也很让人感动。
三、尊重个性
“内心的满足感”使孩子产生幸福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最持久的潜力。这种“内在精神的满足”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但它要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父母,应该在孩子理解、个性的范围内。尽可能用内在的满足来鼓励孩子的努力,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减少物质的引诱。
夏天的夜晚,我和儿子去公园散步。公园里有许多知了,朝着灯光聚拢来。儿子高兴极了,捉了一只又一只。看着这些丑陋甚至恶心的东西,听着它们嘶哑的鼓噪声,我有些不悦:“这东西太脏了,不要捉!”儿子却说:“我喜欢,还要带回家观察观察!”那天,他真的捉了好多回来放在矿泉水瓶里,然后,数起了知了有几只脚,盯着知了肚子看个不停,还向我问这问那:“知了为什么能吃树汁?它怎么能叫?”看着他的认真劲,我也俯下身子,做他的助手,一起数知了的脚、触角,还去网上查找有关知了的资料,让他了解知了的习性。虽然我不喜欢玩知了,但因为这是孩子正常的有益的喜好兴趣,我就满足并鼓励他,而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尊重孩子。蹲下身子,与孩子一同活动,双方都会收获快乐和幸福。
四、适时引导
孩子毕竟年龄尚小,在亲子游戏中,幸福感更多的只停留在直观事物和感性上。这就需要家长引导、点拨,让他能进一步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经常陪儿子一起看孩子喜欢的少儿类节目。有一次在看一个节目时,有这样一个情节,孩子只要闯关成功,就能从主持人手中领取超女娃娃或护手霜作为奖品。设置的关卡是这样的:一是一位阿姨在小孩子必经的路上抱着一大摞书,到了孩子跟前,书却意外掉到了地上,测测孩子会不会主动帮助别人;另一个是在孩子必经的路上,拦路倒着一把拖把,测测孩子是不是会主动扶起拖把。四位闯关的孩子,只有一个小女孩不仅帮阿姨捡起了书,还扶起了拖把。最后从主持人手中领取奖品时,小女孩认真沉思了几分钟说道:“我选择送给妈妈的护手霜,因为,妈妈为了我,经常洗衣服,做家务,妈妈很辛苦。我想送给妈妈护手霜做礼物。”电视前的我和儿子都被感动了,我抱着儿子告诉他:“这就是幸福,跟妈妈一起闯关,想别人所想。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方便别人。”儿子擦了擦眼泪,此刻,他一定也感觉到了幸福。
我们要学会享受养育孩子,也让孩子享受我们的关爱。别总说自己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是挤出来的。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要让孩子抽出时间放松下来,与子同行,与子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