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与孩子沟通的质量
刘雁泽 将心比心地聆听
茱莉八岁的女儿苏珊,不太适应她的新眼镜,因为她的一些同学不断地嘲笑她。苏珊第一次从学校哭着回家,因为同学嘲笑她,还叫她“四眼田鸡”。茱莉也感到很难过,她安慰女儿:“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戴眼镜的样子很好看啊!不要理他们。”
但是,茱莉失败了,她的安慰似乎没有让苏珊高兴起来——来自同学的嘲笑持续不断地发生。几天之后,茱莉再试着让苏珊相信:不管那些孩子说了什么,都不需要为此难过。结果,苏珊对着她大叫:“你一点儿也不了解!”喊完就跑开了。茱莉被吓了一大跳。
“刚开始,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生气。”茱莉说,“我想,我是在帮她的忙。但是,后来我才明白她是对的。我并没有倾听她受伤的感觉,我只是试着要她忘记那些感觉而已。”
过了一会儿,茱莉走进女儿的房间,并在床上坐了下来。
茱莉:“孩子,我想被人嘲笑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苏珊:“是呀,如果我哭了,他们还会变本加厉。”
莱莉:“我知道。当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哥哥也嘲笑过我,而且我越哭,他就越闹。我想,下一次你可以对他们说些什么,让事情能变得好一点儿。”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茱莉和苏珊一起想了一些对策。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茱莉承认,“我真正想做的是在我女儿的四周装上一个保护套,这样就没有人可以伤害她了;但是唯一现实的做法就是承认苏珊受伤的感觉,并帮她找出如何‘自我疗伤’的方法。”
将心比心地聆听,让孩子知道你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使他们能感觉到自己被父母深爱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了。
避免“开战”的字眼儿
“开战”的字眼儿是那些虽然简单,却足以挑起我们与孩子之间冲突的话语。如果我们清楚哪些话语是“开战”的字眼儿,那么就可以将它们换成那些鼓励合作的措词。
大部分“开战”的字眼儿,都会出现在句首或接近句首的地方。以下列出两个看似无关痛痒,却最容易惹人生气的词——“如果你……”和“为什么……”及它们的替代方式。
“如果你……”
假如你向孩子说出“如果你……”,而且还带着威胁的语气,就相当于你已经向孩子举起了“开战”的旗帜: 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我就会把它们通通送给童子军。
如果你不能好好爱惜你的衣服,那么今年一年我都不会再给你买衣服了。
许多孩子会把这些话当成具有挑战性的“威胁”,这样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更糟糕的是,这些“威胁”通常都不可能付诸实际,而如果我们没有执行我们的“威胁”,孩子就不会再认真看待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此外,不合理的“威胁”也不能引导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父母来说,比较好的选择是,不要用“如果你……”,改用“一……就……”或“当……”。这些句式会正面引导孩子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事情,并且毫无“开战”的危险:
你一把玩具收拾好,我们就可以吃点心了。
当你把外套挂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玩游戏了。
“为什么……”
“为什么……”也会向孩子举起“开战”的旗帜,尤其是在“为什么”紧接着“你不能”的时候:
为什么你总是不能把玩具收拾起来?
为什么你总是不能把你的手放好?
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
这些问题根本没有答案,事实上我们也没有期望能得到什么合理的答案,实际上我们就是想责备或批评孩子而已。但是,当孩子觉得自己是在被“指控”时,是不可能与你合作的,这对于教育效果来说是适得其反的。
另一个“为什么……”常见的使用情形是在“你为什么……”句式当中,例如“你为什么打你妹妹”。
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应该知道,大部分孩子根本不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动机和目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做某些事情只是出于本能而已。所以,任何询问孩子行为动机和目的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可笑的——不仅问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还容易激化矛盾,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比较好的选择是把那个没有用的“为什么……”拿掉,把问题变成一个清楚、坚定、没有任何责备或批评意味的陈述句:
你必须把那些玩具捡起来。
不可以打人。
我会很高兴看到你自己能把外套挂起来,不需要我提醒你。
总而言之,无论是责备还是批评,都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并在心理上有所防备(孩子和大人都一样),而一个心理上有所防备的人,当然不会积极地改善他的行为来配合你的教育。所以,我们的措词必须有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