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
|
查询语文课文教案的详细结果
|
,在今后的教学中都应注意。
【教研员点评】:
本节课是该文教学的第一课时,教者在学生学习目标的定位上,考虑到诗歌在表达和欣赏方面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方面的参与、学习方法的运用和本诗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在学习媒介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教材这一工具,依托导读框和课后研讨与练习。在学生学习方式上,化课后研讨与练习为活动,安排朗诵与背诵、诗中“想像”内容的理解和体验,适当增加与课文一般阅读要求内容如诗歌主题的理解等活动,符合主体性、活动性和一课一得等原则。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的独立学习时间16分钟左右,小组学习的层次分明。教师组织语言简洁。学生广泛参与和投入,兴奋,喜欢,积极思考和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但在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落实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方面还需多做深入的思考,如“我所理解的诗中的想像世界”这一小组学习活动中第一层次是否应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中写些东西,然后进入口头交流,让每个学生既动口动脑又动手。建议第二课时安排一开放性的个性阅读活动,即学生提出阅读中的问题,然后讨论解决。
(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 戴生晟)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林红红 授课班级:福建长汀四中七年级(4)班
时间:2004年12月15日 林红红 戴生晟整理
一、导入、板题、作者(2分钟)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作个小测试,比比看,谁的想像最丰富?(老师在黑板上画“O”)由这个图形,你想到什么?
生1:像十五的月亮
生2:像《火红的太阳》
生3:像滚动的轮子
师:很好,同学们的想像很丰富,想像是心灵的翅膀。有了想像,我们的心灵才能飞翔。当夜幕降临时,我们仰望群星璀灿的天空,禁不住浮想连翩,那里,曾有过多少美丽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啊!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郭沫若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那份浪漫和美好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诗歌朗诵(8分钟)
1、师范读。师:首先请听老师范读,同学们用笔批注,注意读音、节奏、重音。(师出示小黑板,示范第一节的节奏、重音处理)
2、生自由读。师:下面请同学们以黑板第一节为范例,划出全诗的节奏、重音并自由朗读。
生:①划出节奏、重音。②自由朗读。
3、个别生读加点评。师:下面请同学起来朗读,并请其他同学点评。
生1:(朗读) 生点评1:“缥缈”未读准,加字。
生2:(朗读) 生点评1:他读得太平淡,每句的处理都差不多,应有所变化。生点评2:“定然、定”要读得肯定、自信。生点评3:节奏没处理好,如“定然是不甚宽广”,他读成“定然是不/甚宽广”,应读成“定然是/不甚/宽广”。
4、听配乐,生齐读。师:点评到位。下面大家配乐齐读,边读边想像诗人面对星空想到了什么。
生:(齐读)
三、生交流我对诗中想像世界的理解(2分钟)
生1:我想到天上有繁华的街市和许多珍贵的东西。
生2:我仿佛看到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一起逛街。
生3:我看到一条美丽的银河,也看到一颗滑落的流星。
(师1+1复述、点评,同时,师出示蓝色画板,粘贴相关画片)。
四、小组学习、组际交流,探究内容、情感、语言(30分钟)
1、小组学习,生组内合作提出问题(7分钟)
师:在同学们丰富的想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天上世界。按下来,让我们带着对美的探索、对美的感悟一起深入学习这首诗,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比比看,哪些小组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问题的切入可从内容、情感、语言着手,时间五分钟。
(生组内讨论,有的动笔)
2、组际交流,展示问题(4分钟)
师:请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生1: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改写?
生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生3:为什么2—4节中反复用“定然”“定”?
生4:“流星”我们往往用“颗”形容,为什么在这用“朵”?
生5:如何理解诗的写景和想像?这首诗4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师板书问题)
3、小组学习,讨论解决以上问题(4分钟)
师:小组讨论,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生:(生组内讨论,有的动笔)
4、组际交流,解决问题(15分钟)
①意境。
生1:这首诗首先是先写街灯,再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想到街灯,再想到天上的街市的珍奇,想到牛郎织女。
师:板书: →天上的街市
明 星
②主题、情感
师: 诗中的牛郎织女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怎样的?
生1: 诗中的牛郎织女幸福、自由。他们可以随时相见,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各居一处,每年七月初七才能相会。
师:那诗人为什么要改写传说 ?
生1:为了表达他的理想,他的追求。
师:他的理想、追求是什么?要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必须要了解诗人当时写作的背景,谁来介绍。
生2: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呼唤着一种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五·四过后,中国仍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但诗人并没有因此绝望,他把对现实的不满托寄托到天上,通过改写传说,表达了他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语言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理解很到位,接下来,看看语言。
生1:用“定然”表达出一种坚定的语气,说明他对未来、对理想充满了信心。
生2:“朵”一般是用来形容花的,在这用来形容流星,是说明流星很美。
师:你能读出这种美感吗?
生2:朗读第4节
师:很好!这首诗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下面请女生配乐朗读,相信她们会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女生:(朗诵)
④联想和想像
师:听完后,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追求幸福、美好的情感,为了抒发这种情感,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
生:(齐声)联想、想像。
师: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像?你能结合例子来说说吗?
生1: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过程,如诗中由街灯联想到明星。
师:那么,这两种事物必须要有一定的联系,街灯和明星有什么联系?
生1:它们相似:都会发亮。
师:什么是想像?它和联想有什么不同?
生2:想像是由一事物创造新的事物的心理过程,如诗中天上的街市,珍奇,牛郎织女都属想像,谁都没有见过的。
(师板书:甲物 乙物 甲物 新物 )
⑤联想拓展训练
师:联想集团有一句话广告语很出色:“人类失去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揭示了联想、想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为了训练大家的联想、想像能力,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小题目。
题目:请通过几个递进联想,将下列词语建立联系。
示范:大海 --- 小狗
大海 ---- 渔船 ----- 渔家----- 宠物----- 小狗
钢笔 ---- 月亮
天空---- 茶
生:思考
生1:钢艺----- 墨水 ---- 蓝色 ----天空-----月亮
生2:钢艺 ----- 作文 ---- 题目 ----- 中秋 -----月亮
生3:钢艺 ---- 大地 ---- 树木 ---- 茶树 ----茶
生4:天空 ---- 雨 ---- 树 ---- 茶叶 ----茶
生5:天空 ----- 月亮 ----中秋 ----赏月 ----- 茶
五、总结、齐诵、作业(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星球。日月星辰,潮起潮落,万物枯荣,世事变迁,这一切无不让我们生出许多美好的联想和想像,让我们学会想像吧!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添一份色彩!最后,让我们再次插上想像的翅膀,遨游在天上的街市,全班背诵《天上的街市》。
生:(齐)背诵
师:作业:一是背诵本诗,二是听一段音乐,展开想像,把想像的画面写成二、三百字小片断。
【授课教师课后反思】:
1、设计思路:《天上的街市》意境优美,节奏舒展,结合这一特点及为了贯彻《亲课程标准》的精神,创设一堂情境优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课,以一个想像小测试活动导入课堂,调动学生的想像兴趣。重视朗读,采用配乐渲染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法加深体验与领悟,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等。最后进行联想,想像训练,通过灵活的题目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成功点: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图画、音乐等辅助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创设了轻松、优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主质疑、合作讨论、探究解决等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进感情交流,体验成功乐趣。
3、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充分,师生互动不够开放。
【教研员点评】:
如何观察和评价一堂课,一要看三维目标尤其是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有没有在学生学习中呈现,二要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其是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听说读写想等语文活动有没有到位,本课教学教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课文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有的人 |
下一篇文章: 逾越雷池 方见晴空——《挖荠菜》综合性学习案例与分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