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组图]小学五年级数学“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版)

查询五年级数学单元的详细结果

+ +                + + +               + + +

(3)农民伯伯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 千米,第二天修了 千米,还剩 千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

三、目标检测: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 = +          + + = +( +

+ )+( + )=(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              + +                + +

+ + +            + +        1—

3、用一台拖拉机耕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 ,第二天耕了这块地的 ,第三天耕了这块地的 ,第四天耕了这块地的 ,四天共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口算。(12分)

                       

                      

                     

二、填空。(12分)

(1)2个 是(     ), 里面有(   )个

(2)比 米短 米是(     )米, 米比(   )米长 米。

(3)分数单位是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

(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是(  ) ,它与 的差是(    ).

(6)有三个分母是21的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和是 ,这三个真分数可能是(     )、(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下面各题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2、8米 (    )1米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四、计算下面各题。(18分)

                     

                    

                  

五、解方程。(8分)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分)

                   

七、解决问题。(第1、3、4、6题每题6分、第2、5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 米,第二次用去 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2、寒假中五(1)班同学读书情况如下表。

读书本数

读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一本

两本

三本

四本

( 1 )读(  )本书的人数最多,读(  )本书的人数最少。

( 2 )读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3 )读两本以上(含两本)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4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读书活动吗?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几分之几?

4、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第三天要把剩下的全修完。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5、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一、二年级有300人,三、四年级有320人,五年级有200人,六年级有180人。

(1)算出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填在表内。

     年级

一、二

三、四

占全校学生总人数

的几分之几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6、小李身高 米,小张比小李高 米,小王又比小张高 米,小王和小张的身高各是多少米?

第六单元:统计

单元概述:

一、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二、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和平均数,中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1、众      数

学习目标: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4.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众数含义,会求一组数据众数。

学习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1、认真看书122页例1,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你同意小林、小平、小明他们三人谁的意见?说明理由。

(2)什么叫众数?

(3)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注意: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2、试一试:

 (1)公园里有一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13,13,14,15,15,15,15,16,17,1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五年级数学单元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小学五年级数学“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