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汉语拼音作为孩子学习知识的启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针对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有以下一些收获:
一、联系生活,学习拼音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应该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例如,在复习形近声母“b”“d”“p”“q”时,我让孩子伸出自己的左右手,观察当左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伸出时,变化大拇指向上与向下的方向,孩子们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双手与这四个声母是多么的相像,他们一下子就能通过自编的儿歌记住这四个声母。“左手大拇指朝上bbb,左手大拇指朝下ppp,右手大拇指朝上ddd,右手大拇指朝下qqq。”另外在复习“m”的形状时,孩子们有的说:“像个城门”;有的说:“像两个桥洞”;甚至有一个孩子还用这样两句非常精彩的话来概括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像商店的门,我要进去吃麦当劳”。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二、制作教具,辅助教学。
这堂课,我设计了练习题,如何让孩子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接受并乐意完成这些习题呢?思量后,决定制作教具,让学生手握这些教具,快乐地穿梭于座位与讲台之间,从另一种形式检验了学生的所学。例如,在复习语境歌“中秋夜,月儿明,妈妈讲故事,孩儿静静听”时,我就把这些音节全部剪裁下来,发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随机地拼读自己手中地音节,如果念正确了,就奖励他贴到黑板上,此时,黑板上的音节是无序的,学生们自然就产生了要把这些无序的音节排整齐的想法,因而把音节排列整齐这道习题,教师还没有讲,学生就自己提出来了。相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如果是孩子自主提出的学习要求,效果肯定是不一样,课堂上,要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地让孩子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三、游戏活动,提高兴趣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游戏教学,例如,在教“爸爸带我爬上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表现这条语境歌呢?”于是,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孩子们兴奋不已,不到两遍的功夫,学生就能熟背了。可见他们小小的躯体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只要教师善于引领、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会一下子被提升。我在课堂上还开展“找朋友”、“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起来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