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一年级 >> 地理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修2-1、2单元)

查询地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5分)

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 B.男性人口比重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的多少

2.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3.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

A.团块状 B.带状 C.点状 D.线状

根据所学的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知识,回答4—5题。

4.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A.大型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大型绿化区 D.招商引资工业小区

5.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主要是因为

A.地价便宜 B.环境美丽 C.交通方便 D.城市总体布局的需要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6-8题。

6.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8.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9.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10.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

A.人口比重 B.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 D.城市经济

11.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

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12—13题。


12.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13.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读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14—18题。


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4.2002年到2003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5.99‰ B.5.96‰ C.—5.8‰ D.—3.2‰

15.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主要

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16.1998年至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很可能是

A.计划生育政策放宽 B.迁入人口已到婚育期

C.人口死亡率高 D.迁入人口有增无减

17.上海市总人口不断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18.整体来看,我国上海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9.下列不属于城市化的是

A.北京市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居民户口变为城市居民户口

B.由于济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多,造成人口规模不断加大

C.上海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建了许多卫星城

D.北京市的一位市民到济南创业,开公司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

21.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功能

B.在城市四周建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

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

1984年12月,闻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22-24题。

22.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

23.有人认为,假如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定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有利于经济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24.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

B.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

25.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

C.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

D.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26.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C.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

D.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大

27.下列关于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结构就越明显

B.城市结构越明显,说明城市规模越大

C.城市结构是自然形成的结果

D.城市结构中,工业一般位于商业区的边缘

下图反映了某一城市从建国到2000年的城市面积的扩展,分析回答28题。

28.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中

A.城市人口的增加 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

29.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C.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合理人口容量发生变化

D.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3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A.劳务输出 B.国际难民

C.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 D.宗教移民

31.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严重不足,而且人口密度很高,因此从合理人口容量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实人口是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

B.地区的对外开放可以使得合理人口容量变大

C.这些国家现存的人口数量就是合理人口容量

D.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合理人口容量

读下图,分析回答32-33题。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32.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

33.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全世界死亡率降低

C.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

D.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34.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35.二战以后,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的变化是

A.美洲由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B.北美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C.欧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D.亚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2,30,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预计将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回答36—38题。

36.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B.民工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难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37.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38.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C.加快广东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39.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特点的是

A.印度 B.巴西 C.德国 D.英国

40.在逆城市化阶段

A.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迁移

B.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卫星城迁移

C.郊区人口向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大城市中心区迁移

D.卫星城人口向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大城市中心区迁移

41.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原因是

A.市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大城市环境恶化

C.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 D.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是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B.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已达到50%

C.1970年代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太合理,城市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43.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是由该地区能获得的资源状况决定的

B.科技越发达,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越多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D.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读图8,“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44-45题。

44.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45.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B.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C.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D.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46.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环境保护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其有不同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应当负担更大的责任

47.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治因素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48.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B.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C.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D.人口从美洲迁往欧洲

49.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流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流向内陆 B.从农村流入城镇

C.从贫困区流向发达地区 D.从东部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

50.目前在一些西方大城市,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的原因主要有  

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环境优雅,但供水困难

C.高速公路,地铁的迅速发展 D.农产品满足不了城市的需要

三、读图分析题:(35)

51.阅读有关城市化发展图表,回答(7分)

(1)在1800—1850年、在1850—1890年等依次六个时间段中,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在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城市化在_________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较________,这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_____________。

与市中心的距离(km)

()

地租水平

商业

工业

住宅

A

B

C

土地利用

y

x

文本框: 地租水平5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共14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__;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__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_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14分)分析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750年到1940年,世界发达与不发达两类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时期(年)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年平均

出生率

年平均

死亡率

年平均

增长率

年平均

出生率

年平均

死亡率

年平均

增长率

1750~1800

38

34

4

41

37

4

1800~1850

39

32

7

41

36

5

1850~1900

38

29

9

40

38

2

1900~1910

34

21

13

41

34

7

1910~1920

26

23

3

40

37

3

1920~1930

28

16

12

41

31

10

1930~1940

22

14

8

41

29

12

(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750~1940年世界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两类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不同,发达国家由原始型向____________转变,最后过渡到_________型;发展中国家则仍然处在______________型阶段。

(2)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上看,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同表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变化相类似,但是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的类型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前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国家发展,分析制定该政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答卷(必修2-1、2单元)2006.3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座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三、读图分析题:(35)

51.(1)

(2) (2分)

(3)

52.(1)

(2)

(3)

(4)

53.(1)

(2)

(3)

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修2-1、2单元)2006.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B 5 B 6 D 7 A 8 D 9 A 10 B 11 C 12 D 13 B 14 A 15 C

16 B 17 D 18 D 19 D 20 A 21 B 22 A 23 C 24 A 25 C 26 B 27 A 28 B

29 A 30 A 31 C 32 D 33 D 34 A 35 C

二、双项选择题

36 AB 37 CD 38 BC 39 CD 40 AB 41 BD 42 AD 43AC 44 BC

45 AC 46 AC 47 AC 48 BC 49 BC 50 AC

三、读图分析题

51

(1)1950—1970年

(2)慢 城市化进程已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

(3)1950年前   快   快

52

(1)AC (2)A 商业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住宅 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 (4)地价便宜,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

53

(1)传统型,现代型; 传统型

(2)生产力的发展不同

(3)基本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资源需求量大,环境压力大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轻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修2-1、2单元)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练…
    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杭九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朝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下学期试卷 鲁教版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课堂笔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一级地理科期末测试试卷
    复习高一地理上、下册
    城市化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聚落的形成
    新兴工业区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天马学校高一地理期中测试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复习题
    《宇宙环境》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题
    人口迁移复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复习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课堂笔记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
    课堂笔记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一地理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三中高一地理12月月考题
    天津耀华中学下学期高一地理质量检测
    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大连八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口增长模式复习题
    地理学习:通过图形掌握知识点
    复习 高一地理上、下册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重点
    地震预报:世界的科学难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传统工业区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大气
    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复习题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仿真测试题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2
    陆地和海洋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生产活动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农业生产活动
    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
    崇文区高一会考统一练习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复习题
    崧厦中学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滕州二中新校高中地理必修(1…
    山岳的形成复习题
    山东曲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
    农业的区位选择
    春季普通高中地理毕业会考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试题卷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新课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练习…
    揭阳一中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五单元自然地理…
    徐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徐州市第五中学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复习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
    地球在宇宙中测试题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同步练习题
    唐山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四川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练习
    姜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
    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三单元测试
    姜堰市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球在宇宙中课堂效果检测题
    复习专题一: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四…
    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复习…
    安阳市一中高一教学质量阶段检查(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
    宇宙环境单元综合测试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六学校联合考试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
    高一人教版地理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北方交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周考试题
    判定南北半球的条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必修1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原创]湘教版
    南莫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试卷湘教版
    合肥百花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上学期周考…
    农业生产活动同步训练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兰溪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单元月考…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人教版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
    《高中地理》第五章练习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爻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
    南通兴仁中学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
    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期中测试B卷(…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试题
    班级管理方案及策略
    构建和谐班级班会方案
    家长座谈会发言稿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复习题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二单元 大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