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一年级 >> 地理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查询地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第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蒙古的畜牧业

B、澳大利业的养羊业

C、荷兰的花卉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2、我国江淮地区有句民谚“请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季节性 D、连续性

3、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新疆的绿洲农业—政策

B、古巴的甘蔗—水源

C、江南丘陵的茶叶—市场

D、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4、下列各地工业与布局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中关村的电子工业—技术力量

B、上海宝钢一动力基地

C、辽宁鞍钢—环境洁净

D、南京服装厂—原料产地

5、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煤、铁、海盐资源丰富,建有钢铁厂、造船厂、火电厂、化工厂等大型骨干企业。读右图分析,图中(3)表示的是

A、钢铁厂 B、火电厂

C、化工厂 D、造船厂

6、与新兴工业比较,传统工业明显的特点有

A、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B、工业集中分布

C、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D、以轻工业为主

7、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资金雄厚

B、发达国家老工业区污染严重

C、纺织业为环境指向型工业

D、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丰富

8、下列关于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和定居农业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

B、气候和地形对城市地域分布有较大影响

C、社会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D、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是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9、扬州城市的兴衰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A、自然资源 B、交通 C、政治 D、军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有关城市化问题完成10~12题:

10、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的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数量

11、目前,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调的要害在于

A、绿化面积少 B、人口过度膨胀

C、交通拥挤不堪 D、环境污染严重

12、结合右图分析,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的主要措施是

A、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

B、多建高层建筑

C、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D、加强旧城区的改造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3~16题。

13、下列运输方式的最佳选择是

①新疆的石油与天然气运到东部沿海地区采用铁路运输

②山西的煤运到上海最好选择铁路、海运联合运输

③从武汉运2万吨大米到上海最好选择长江水运

④珠江三角洲的活鱼运到香港应选择空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关于航空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机场要有面积较大、坡度较陡的地形以利于排水

B、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C、要建在城市中心以方便旅客

D、热带地区因多雨而不能修建机场

15、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

A、火车站 B、汽车站 C、轮船码头 D、飞机场

16、能同时解决城市交通两大主要问题的对策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广种花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使用清洁燃料 D、安装净化汽车尾气的装置

17、下列有关电子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信卫星在信息传递系统中属于交换投备

B、Internet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C、电子通信的质量易受台风、山洪等自然灾难的影响

D、电子信息服务由于开展较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均无一席之地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8~20题。

18、右图所反映的行业是

A、邮电通讯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业 D、建筑业

19、关于商业中心组织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街只是为消费者购物提供方便

B、商业街只是建立在市中心以方便顾客

C、上海南京路商业街遵循的是市场最优原则

D、商业小区为消费者提供高档商品服务

20、下列关于当今国际贸易基本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和燃料,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B、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小麦、玉米、乳畜等几种农产品,出口商口单一

C、国际贸易只是指商品的交易,不包括商业信息的交易

D、近年来高科技产品的进出口所占市场比重趋于增加

21、所有国家经济发展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应是

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 B、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同步

C、按“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D、不再使用常规能源

2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水源枯竭、土地盐碱化

C、交通拥挤、垃圾包围城市

D、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灭绝

23、下列行为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

A、使用塑料袋购物 B、华北地区采用喷灌滴灌农业技术

C、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24、下列思想观念中正确的是

A、当代人可以享用现在地球上所有的资源

B、人类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环境

C、为了保护后代人的生存环境,现代人应该放慢发展速度

D、只要经济快速增长,生活质量就能提高

25、关于我国人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过大,净增人口多 B、城市人口的比重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D、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基本协调

第II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50分)

26、请下图回答有关问题:(6分)

(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②属于 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从投入多少看,④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密集型农业。

(2)字母A、B、C、D代表世界闻名工业区,其中B区是 (填工业区名称),该地区 资源丰富,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C工业区的主导部门是

工业。

27、读某城市规划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该城市打算布局微电子工业、纺织工业、食品

工业和化学工业,在①—④地中适合布局微电子工业的是 (填序号),其理由是 ;适合布局化学工业的是 (填序号),其理由是

(2)为解决市民的副食品供给问题,有关部门打算在A处建一奶牛场,此举可行否?

,理由是

28、读某地区居民点分布状况图回答:(5分)

(1)从地形条件看,该区居民点集中分布于 ,原因是

(2)该区居民点分布的另一特点是 ,这说明

因素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

(3)图中A处能够发展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29、下图是北京和纽约两城市人口变化的曲线图,读图分析回答:(7分)

(1)AB两曲线表示北京的是 (填字母,下同);表示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2)AB两曲线表示发展历史较长的是 (填字母,下同);表示是所在国家政治中心的是

(3)20世纪70年代以来,A曲线表示的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被叫做 化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0、读京九铁路示意回答:(7分)

(1)京九铁路北起北京,南至 ,其干线经过 个省(直辖市和非凡行政区除外)。

(2)京九铁路位于京沪铁路和 铁路之间,缓解了南北方向的运输压力。

(3)京九铁路沿线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铁路的建设而直接受益的革命老区有A地的 和B地的

(4)建设京九铁路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 ,可见现代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是

31、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投票决定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上海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上海令人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全国最大的港口。读上海港位置示意图,简要分析其区位因素:(6分)

(1)上海港港区主要沿 分布。

(2)上海所处地形区是 ,这种地形地势对港口发展有利条件和不利方面为

(3)从腹地和城市两方面分析上海港的社会经济条件

3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内容:(6分)

(1)若图的B表示环境,则A表示

(2)分析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从C看

从D看

(3)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亦有所有同。在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在广大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4)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从本质上看,环境问题就是 问题。

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分)

材料1 华北某地有关资料表

森林覆盖(%)

可流含沙量(0/000)

粮食平均单产(kg)

种植业比重(%)

1982年

10

4.5

267

84

2001年

35

1.2

412

21

材料2 1982年以后,该地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把农作物秸秆和粮食加工厂产生的米糠、麸皮作为饲料送至饲养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进入沼气池后,产生的沼气供农民作为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鱼塘养鱼,一部分送至农田和蔬菜大棚作为肥料,一部分沼渣经加工后又成为饲料。鱼塘的底泥又可作为农田、果园的肥料。这个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植、养值、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步入了区域化种值、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

(1)1982年该区农业生产类型 业为主,与1982年相比,2001年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农民生活中使用的新能源是

(2)与1982年相比,2001年该地河流含沙量减少,粮食平均单产提高,主要原因是

,导致了水土流失程度

(3)该地农业的生产模式为 农业,符合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 发展的要求。

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A 5C 6B 7D 8D 9B 10C

11B 12A 13B 14B 15B 16A 17B 18B 19C 20D

21B 22C 23A 24B 25A

26、共6分,每空1分。

(1)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劳动 (2)鲁尔区 煤炭 电子工业

27、共6分,每空1分。

(1)④ 接近文教科技区 ③ 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盛行风向的下风 (2)否 靠近铁路,噪音大,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28、共5分,每空1分。

(1)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2)沿河分布 河流 (3)地处干支流的汇合处,且在铁路沿线,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

29、共7分,第(1)、(2)题每空1分,第(3)题3分。

(1)BA (2)B B (3)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0、共7分,每空1分。

(1)香港九龙 7 (2)京广 (3)大别山 井冈山 (4)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社会经济

31、共6分

(1)黄浦江(1分) (2)长江三角洲(1分) 有利条件是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筑港;不利条件是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泥沙轻易淤航道(2分) (3)经济腹地广阔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对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在作用(2分)

32、共6分,每空1分

(1)人类社会 (2)过量索取自然资源 超量排放废弃物 (3)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4)发展

33、共7分,每空1分

(1)人类社会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沼气 (2)森林覆盖率上升 减轻 (3)生态 可持续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高一地理试题
    杭九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朝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下学期试卷 鲁教版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复习题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复习 高一地理上、下册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聚落的形成
    新兴工业区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传统工业区
    山东曲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练习
    复习高一地理上、下册
    《宇宙环境》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题
    人口迁移复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复习题
    人口增长模式复习题
    城市化
    课堂笔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崇文区高一会考统一练习
    课堂笔记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四川省宜宾市三中高一地理12月月考题
    天津耀华中学下学期高一地理质量检测
    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大连八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2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重点
    地震预报:世界的科学难题
    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堂笔记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复习题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仿真测试题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1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期中测试B卷(…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生产活动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大气
    天马学校高一地理期中测试
    陆地和海洋
    地理学习:通过图形掌握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复习题
    崧厦中学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滕州二中新校高中地理必修(1…
    山岳的形成复习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练…
    农业生产活动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周考试题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试题卷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新课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练习…
    揭阳一中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五单元自然地理…
    徐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徐州市第五中学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复习…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地球在宇宙中测试题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同步练习题
    唐山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四川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原创]湘教版
    高一地理试题
    姜堰市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兰溪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单元月考…
    高一级地理科期末测试试卷
    地球在宇宙中课堂效果检测题
    复习专题一: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四…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
    姜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
    安阳市一中高一教学质量阶段检查(1)…
    六学校联合考试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
    高一人教版地理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复习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
    春季普通高中地理毕业会考
    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三单元测试
    判定南北半球的条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必修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复习题
    宇宙环境单元综合测试
    南通兴仁中学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
    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合肥百花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上学期周考…
    农业生产活动同步训练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北方交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地理》第五章练习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爻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
    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试卷湘教版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试题
    班级管理方案及策略
    构建和谐班级班会方案
    家长座谈会发言稿
    南莫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二单元 大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