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一年级 >> 地理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必修1

查询地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高一年第一学期期中

. 地理试卷 命题者:陈丹娜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难度系数:0.65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答对得一分,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共40分 )

1.纽约(西五区)为10月1日6时,“北京时间”是( )A.8点 B。16点C.19点D.14点

2.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是()A、地平面 B、赤道平面C、黄道平面D、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假如黄赤交角变大 ( )

A.太阳直射的范围没有变化 B.热带范围缩小 C.温带范围缩小 D.寒带范围缩小

4.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不同  B。太阳系是太阳和九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     

C.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加长    D。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

5.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纬度的角速度都相等   B。纬度30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C.自转角速度约为每分钟10   D。.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6.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7月北移,1月南移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无关

7.地球自转产生了( )

A、北京和纽约的时差 B、武汉四季的变化 C、福州昼夜长短的变化 D、月相的变化

8. 甲地(36゜N,128゜E) 与乙地(36゜S,128゜E) 相比(  )

A.自转角速度不同而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不同,日出时间相同

C.月份不同,季节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

9.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10.关于九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星比地球离太阳远B.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

C.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D.土星比木星离太阳

11.下列日期中,厦门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7.1 B.3.12 C.6.1 D.9.10

12.同一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 。空气稀薄 C。 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 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13.下列“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

15、昼夜更替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 D、24时56分

16.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17.右图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18.一年中,正午阳光下竿影始终向南的地区是:( )

A、北半球所有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所有地区

C、南回归线~南极圈之间地区D、北极圈以北地区

19.当地面辐射最强时( )

A.地面温度最高 B。大气接收的热量最少C.太阳辐射最强D。大气逆辐射最强

20、某日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一天可能是( )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

2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2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均一的层面

D.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

23.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中,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一支偏转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4.下列气候类型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

 A.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5.光球层中太阳活动的标志是( )A、太阳风 B、日珥 C、耀斑 D、黑子

26.读右边的北半球中纬环流示意图,判定下列说法正的是()

A.甲点位于赤道四周 B。 乙点位于30°N四周

C.②是极地东风 D 。①是冷气流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霜冻多出现在晚秋多云的夜晚 B.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大

C.冬季,海洋的气压比陆地低  D.7月气温高是因为太阳离我们近

28、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带的移动    B、空气的上升和下沉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9、下列太阳活动影响产生的现象有( ) A.无线电长波通迅中断 B.潮汐 C.温室效应 D.磁暴

30.下图中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3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的夜晚,这主要是:( )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强

C、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大气的逆辐射弱

32.下面四幅,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3.地壳的平均厚度是 ( )

A.约为33千米 B.小于岩石圈的厚度

C.大约6千米 D.大于岩石圈的厚度

34.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定 (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低压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西 东

35.太阳直射某点,则该点:( )

A、一定位于赤道上 B 、在这一天,白昼达一年中最长 高压

C、地方时为正午12点 D、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6.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地幔 B。上地幔C。软流层D。地核

37.目前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的度数是:( )

A、90度 B、46度52分 C、23度26分 D、66度34分

38.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

 A.与等压线平行 B.与等压线垂直 C.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D.垂直于地面向上

39.中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向( )飘扬 A.西南B.东南C.西北 D.东北

40.成因与西风带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 \* GB3 ①热带草原气候 = 2 \* GB3 ②地中海气候 = 3 \* GB3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 4 \* GB3 ④热带雨林气候

提高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8分,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超过100分)

某学校(110°E)地理爱好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如图1,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组天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图1

2.图2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l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

3.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点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

A 17︰00 B 18︰00 C 17︰20 D 18︰20

4、

a

b

c

d

1557Km/h

90

70

H

v

图7—2

0

如图7—2所示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某日的正午太阳刻度,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a b c d B.a b d c C.b c a b D.c d b a

5.图中四地按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a b c d B.a d c b C.b a d c D.d a b c

海风

图2—7

25

15

10

6

0

12

18

24

在图2—7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

6.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 (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7.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8、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学校: 班级 : 姓名 : 座号(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        姓名 :         座号(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06-2007学年度高一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 地理答题卷 命题者:陈丹娜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难度系数:0.65

一、单项选择题(40*1=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提高题答题栏(单选题8*1=8分,提高题得分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超100分);

1

2

3

4

5

6

7

8

三、综合题(共60分)

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请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图中A位置的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运行至D点时,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运行到B点时, (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3]若自3月21 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 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起向 移。

[4]在厦门,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且白昼时间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图中AB、BC、CD、DA四段中的 段。

4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这天之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这天的节气是____。

(2)这一天全球各地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_。

(3)图中晨昏线显示的是_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4)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点,北京时间是 _点。

(5)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判定的依据是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界面,地震波的变化,该面以下的E表示

(3)图中F表示 界面,该处地震波的变化是

,说明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44.读“亚洲季风图”回答(6分)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七月季风图的是 。A气压的名称叫 。该气压中心的出现切断了

气压带。

(2)在A气压中心的控制下,我国的天气特点是

(3)B处的风称为 季风,成因是

45、左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 ,这是由于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这是由于:

46、.右图是A、B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6分)

(1)当B地降水量多的时候,正是我国一年中热量资源比较____(丰富或贫乏)的时期。

(2)A、B两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地。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

(3)A地的气候类型是 ,分布的纬度范围是 大陆的

47. 读"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图"回答:(6分)

(1)A.B.C三幅图中亚洲低压强大的是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填字母)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

  大致是夏季   

(3)在B图时,厦门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在C图,北极圈以内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4)A.B.C三幅图中,适合到南极考察的是

48、右图中心表示北极,阴影部分为3月7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8日,读图并回答:(4分)

(1)NA的经度为 (2)NB的经度为

(3)此时北京为3月

49.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2) = 1 \* GB3 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如无 = 4 \* GB3 ④,只受 = 1 \* GB3 ① = 3 \* GB3 ③影响,则 = 2 \* GB3 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4)实际近地面大气中, = 2 \* GB3 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 2006--2007学年度高一年第一学期期中

.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1=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D

C

A

D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B

B

D

A

C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B

D

C

C

D

D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A

B

B

C

C

D

A

C

B

提高题答题栏(单选题8*1=8分,提高题得分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超100分);

1

2

3

4

5

6

7

8

B

D

D

D

B

B

D

A

三、综合题(共60分)

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请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图中A位置的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运行至D点时,此时是北半球的 冬至 (节气)。运行到B点时, 北回归线 (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3]若自3月21 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 AB 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起向移。

[4]在厦门,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且白昼时间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图中AB、BC、CD、DA四段中的 BC 段。

4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这天之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这天的节气是_秋分

(2)这一天全球各地的昼夜情况是__昼夜平分__。

(3)图中晨昏线显示的是___昏线__(晨线或昏线)。

(4)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18__点,北京时间是 8 _点。

(5)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 1800 00

(6)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判定的依据是

波速较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莫霍 界面,地震波的变化是 明显加快 ,该面以下的E表示 地幔

(3)图中F表示 古登堡 界面,该处地震波的变化是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明显减慢 ,说明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44.读“亚洲季风图”回答(6分)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七月季风图的是。A气压的名称叫 亚洲高压 。该气压中心的出现切断了

副极地低 气压带。

(2)在A气压中心的控制下,我国的天气特点是 严寒干燥

(3)B处的风称为 东南 季风,成因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5、左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5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

B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这是由于 云层的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 大气逆辐射较强

46、.右图是A、B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6分)

(1)当B地降水量多的时候,正是我国一年中热量资源比较_贫乏_(丰富或贫乏)的时期。

(2)A、B两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B地。判定依据是_七月气温较低_

(3)A地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 ,分布的纬度范围是 30度~40度 大陆的 西

47. 读"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图"回答:(6分)

(1)A.B.C三幅图中亚洲低压强大的是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 (填字母)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

  大致是夏季 北  

(3)在B图时,厦门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夜平分 ;在C图,北极圈以内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极夜

(4)A.B.C三幅图中,适合到南极考察的是

48、右图中心表示北极,阴影部分为3月7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8日,读图并回答:(4分)

(1)NA的经度为 600 E (2)NB的经度为 1800

(3)此时北京为3月 8 4

49.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 1 \* GB3 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 = 4 \* GB3 ④ 摩擦力

(2) = 1 \* GB3 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垂直 ,其方向是 高压指向低压

(3)如无 = 4 \* GB3 ④,只受 = 1 \* GB3 ① = 3 \* GB3 ③影响,则 = 2 \* GB3 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平行

(4)实际近地面大气中, = 2 \* GB3 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成一夹角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地转偏向力向右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N ,理由是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必修1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练…
    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杭九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朝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下学期试卷 鲁教版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课堂笔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一级地理科期末测试试卷
    复习高一地理上、下册
    城市化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聚落的形成
    新兴工业区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天马学校高一地理期中测试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复习题
    《宇宙环境》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题
    人口迁移复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复习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课堂笔记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
    课堂笔记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一地理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三中高一地理12月月考题
    天津耀华中学下学期高一地理质量检测
    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大连八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口增长模式复习题
    地理学习:通过图形掌握知识点
    复习 高一地理上、下册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重点
    地震预报:世界的科学难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传统工业区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大气
    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复习题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仿真测试题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2
    陆地和海洋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期中测试B卷(…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生产活动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农业生产活动
    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
    崇文区高一会考统一练习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复习题
    崧厦中学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滕州二中新校高中地理必修(1…
    山岳的形成复习题
    山东曲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
    农业的区位选择
    春季普通高中地理毕业会考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试题卷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新课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练习…
    揭阳一中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五单元自然地理…
    徐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徐州市第五中学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复习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
    地球在宇宙中测试题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同步练习题
    唐山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四川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练习
    姜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
    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三单元测试
    姜堰市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球在宇宙中课堂效果检测题
    复习专题一: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四…
    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复习…
    安阳市一中高一教学质量阶段检查(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
    宇宙环境单元综合测试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六学校联合考试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
    高一人教版地理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北方交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周考试题
    判定南北半球的条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复习题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原创]湘教版
    南通兴仁中学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
    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合肥百花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上学期周考…
    农业生产活动同步训练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
    兰溪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单元月考…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高中地理》第五章练习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爻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
    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试卷湘教版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试题
    班级管理方案及策略
    构建和谐班级班会方案
    家长座谈会发言稿
    南莫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二单元 大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