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一年级 >> 地理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查询地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I(选择题,共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l、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的特点,它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A、地域性特点 B、季节性特点

C、周期性特点 D、专业化特点

2、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加大劳动力投入 B、加大热量投入

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

请根据资料回答3~4题。

资料: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熟悉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

3、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A、气候 B、政策 C、地形 D、市场

4、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交通条件 D、政策

5、与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东南丘陵适宜种茶树、河西走廊的粮棉、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生产所对应的最主要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光热、土壤、水源、地形 B、地形、水源、土壤、光热

C、土壤、地形、光热、水源 D、水源、地形、光热、土壤

6、与农业相比,工业具有的特点是:

①不受自然条件制约②地域上的灵活性③季节上的连续性④对环境有更大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列属于市场指向性的工业部门是:

A、铁矿砂冶炼厂 B、家具制造厂

C、电视机装配厂 D、服装加工厂

8、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A、食品厂 B、电视机厂 C、化纤厂 D、汽车J

9、下列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集聚现象

B、工业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因此集聚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电子元件厂与电子装配厂之间有协作关系,不应布局分散

D、福特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全球化,是典型的工业集聚现象

10、以下属于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的工业地域是:

A、汽车城 B、钢铁城 C、石油城 D、美食城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是村落,是乡村;邑是居民点,有市之邑是城市的雏形;都是早期的城市.通过以上所述回答:

11、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

A、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

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

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12、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

13、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主要水源 ②河流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③河流对城市安全防卫有利 ④河流沿岸都形成冲积平原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别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15、下列关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A、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厂应多建在居民区及四周。

B、为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城市中心区应建大型森林公园。

C、避免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厂过多,应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

D、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市区应多建高速公路和铁路。

16、许多国家的邮政兼营金融业务以及代理业务,是利用邮政的哪些特点:

A、缩短空间,节约时间,加速联系 B、点多,线长,面广

C、知名度高,有汇款业务 D、具有税收权,服务性强

17、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8、关于商业中心及商业网点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内商业中心只有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才能形成和发展

B、商业网点就是由许多商业中心组成的网络

C、商业网点的密度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D、商业网点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就是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19、1999年“大舜轮”事故惨痛的教训,说明海洋运输的缺点是:

A、运量太大 B、运费太高 C、受气候因素影响大 D、速度太慢

20、近年来,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率快速增长 B、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世界经济的国际化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2l、下列关于商品谷物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

B、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D、中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22、下列关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大对自然要素的投入,可促进工业的产出

B、工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C、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多

D、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采用原料种类越来越多

23、与新兴工业比较,传统工业具有的明显特点有:

A、工业集中分布 B、工业分散分布

C、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企业资本集中程度高

24、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A、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B、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

C、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

D、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25、在城市中心区人口向外移动的原因:

A、在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农产品满足不了城市需要

C、市区环境优雅,但供水紧张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的发展

26、下列关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和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都位于高原地区

B、河流的入海口和发源地的位置都是建城的最佳地点

C、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道发育壮大起来的

D、世界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我国多数城市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地区

27、有关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近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超过半数

D、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小城镇

28、下列对于城市交通的熟悉,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不存在可以共同遵守的原则

B、城市交通造成的主要问题,有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C、发展地铁和轻轨运输,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出路

D、交通拥堵会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

29、关于流通领域生产部门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生产过程具有综合性和网络性

B、是生产部门的延续,生产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

C、有较强的服务性和公共性

D、主要由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和商业构成

30、影响商业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A、地形、气候和水文 B、便利的交通

C、比较宽广的经济腹地或服务区 D、科学技术的发展

(非选择题,共60)

3l、下图分别为A、B两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共7分)

(1)、两城市中先形成的应是 ,后形成的应是 .

(2)、城市A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3)、城市B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有

32、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该地为平原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共8分)

(1)、图示地区地势状况如何?判定理由是什么?

(2)、铁路线的选择是否合理? 。原因是 .

(3)、出城公路与铁路交汇处常发生堵车现象,甚至有事故发生,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此现象你有何良好建议?

(4)、该城镇为了保护河流水源,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请你协助提出一个合理方案,在图中用☆绘出选址。

33、下图为某中学地图及四周地区地图,四周工厂尚未对污染进行治理,完成下列要求

(共10分)

(1)、如图所示,学校可能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环境污染:①

(2)、学校为了改善环境,校内进行绿化,减少污染,规划建造两条绿化带。请用阴影在图中出来。分别标明D带和E带,并在下面写出这两个绿化带的作用:

E带 .

F带 .

34、把下列地域联系的内容、方式、特点用直线接起来: (共10分)

A、把1吨鲜肉由漠河

运往俄罗斯东部 a公路运输 损耗小,连续性强

B、大量原油由大庆输

往大连 b水运 运量大,成本低

C、国外某公司急需一

批货物的说明书及订单 c管道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快

D、10万吨玉米由美国

运往非洲 d邮政通信 快速省时,便捷

E、远方朋友需要两本书 e传真、电子邮件 点多、线长、面广

35、读“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共15分)

资料: 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难,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a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效益。

(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

些?

从自然方面分析: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证实,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

(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行?为什么?

36、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宁夏平原位于 处,发展种植业需改造 因素,原因是 .

(2)、三江平原位于 处,需改造的因素是 .

(3)、发展基塘生产的是 处,该生产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

(4)、我国商品谷物农场分布在 处和 ,一般是 农场。

徐州市第三中学2003——200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A

D

B

D

A

D

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C

C

B

D

C

C

A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B

BD

AD

BD

AD

CD

BC

BD

AC

B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3l、(1)、B;A。(2)、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地处沿海平原,水陆交通便利。(3)、煤炭工业、钢铁工业。

32、(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2)、不合理。铁路与公路相交,易发生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3)、出城公路和铁路的运输繁忙,通过车辆多,所以常发生堵车现象,甚至发生交通事故。修建立交,使公路和铁路立交通过,互不干扰。(4)、在城市和水稻田之间。

33、(1)、①水泥厂的大气污染②化工厂的水污染③铁路的噪声污染。(2)、D带:净化人气、吸烟除尘、美化环境。E带:减轻噪声、美化环境。

34、略。

35、(1)、从自然方面分析:铁路线穿过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有地下暗河;受季风影响,气候复杂多变。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沿线地区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沿途城市众多:经济、科技的发展为修建铁路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保障。(2)、特色农业、采矿业、旅游业。(3)、不可以。航空运输运量小不足以满足当地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航空运输成本高,当地产品多以矿产和农产品为主不易运输成本过高。

36、(1)、B;水分;地处半干旱气候区。(2)、A;水分。(3)、C;混合。(4)、A、D;国营。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练…
    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杭九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朝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下学期试卷 鲁教版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课堂笔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复习高一地理上、下册
    城市化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聚落的形成
    新兴工业区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天马学校高一地理期中测试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复习题
    《宇宙环境》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题
    人口迁移复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复习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课堂笔记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
    课堂笔记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一地理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三中高一地理12月月考题
    天津耀华中学下学期高一地理质量检测
    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大连八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口增长模式复习题
    地理学习:通过图形掌握知识点
    复习 高一地理上、下册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重点
    地震预报:世界的科学难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传统工业区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大气
    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复习题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仿真测试题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2
    陆地和海洋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期中测试B卷(…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生产活动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农业生产活动
    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
    崇文区高一会考统一练习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复习题
    崧厦中学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滕州二中新校高中地理必修(1…
    山岳的形成复习题
    山东曲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
    农业的区位选择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周考试题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试题卷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新课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练习…
    揭阳一中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五单元自然地理…
    徐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徐州市第五中学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复习…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地球在宇宙中测试题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同步练习题
    唐山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四川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原创]湘教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练习
    姜堰市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兰溪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单元月考…
    高一级地理科期末测试试卷
    地球在宇宙中课堂效果检测题
    复习专题一: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四…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
    姜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
    安阳市一中高一教学质量阶段检查(1)…
    六学校联合考试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
    高一人教版地理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复习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
    春季普通高中地理毕业会考
    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三单元测试
    判定南北半球的条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必修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复习题
    宇宙环境单元综合测试
    南通兴仁中学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
    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合肥百花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上学期周考…
    农业生产活动同步训练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北方交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地理》第五章练习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爻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
    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试卷湘教版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试题
    班级管理方案及策略
    构建和谐班级班会方案
    家长座谈会发言稿
    南莫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二单元 大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