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一年级 >> 地理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崇文区高一会考统一练习

查询地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在试卷第10页答案栏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下列四幅星座图中,牛郎星位于:

2.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月球 D.火星

3.下列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A.银河系 B.太阳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称为:

A.热力环流 B.季风环流

C.低纬环流 D.中高纬环流

5.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天的夜晚温度高,主要与下列大气热力作用相关: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大气逆辐射

6.图2中所示北半球四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7.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A.洋流 B.河流注入

C.降水 D.蒸发

8.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图示为:(

9.下列各组选项中,都属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固结成岩石作用

B.侵蚀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地质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0.蘑菇是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非生物环境

C.消费者 D.分解者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荒山、戈壁、沙漠均不属于自然资源

B.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沼气是二次能源

D.目前地核中的铁镍元素也是自然资源

12.我国草原多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B.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C.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D.山地、丘陵和比较坎坷的高原

13.影响下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①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 ②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③工矿区四周副食品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的蔗基鱼塘

A.①光源②水源③市场④热量 B.①热量②光照③市场④地形

C.①市场②热量③科技④政策 D.①土壤②水源③政策④地形

14.我国煤、铁、石油都很丰富的省区是:

A.山东、河南 B.墨龙江、湖北

C.山西、江苏 D.辽宁、河北

15.下列三幅等温线图和一幅等压线图,表示北半球7月份的是:

16.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17.图5表示我国棉花基地分布的是:

18.当前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粮食总产量不足 B.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过高,粮食不能自给

C.世界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D.亚非拉地区粮食单产下降

19.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变质岩、断层 B.火山地貌、背斜山

C.火山、地垒 D.褶皱、地堑

20.潜水和承压水的最本质区别是:

A.地下水流向不同 B.埋藏的深浅不同

C.埋藏条件不同 D.排泄方式不同

21.依据下列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6中矩形①、矩形②和阴影部分依次代表:

A.能源、自然资源、新能源

B.自然资源、能源、新能源

C.能源、新能源、自然资源

D.新能源、自然资源、能源

22.正确表示背斜从中部向两翼岩层年龄排列的化石序列是:

A.蓝藻—三叶虫—鱼—大羽羊齿 B.大羽羊齿—鱼—三叶虫—蓝藻

C.大羽羊齿—三叶虫—鱼—蓝藻 D.蓝藻—大羽羊齿—三叶虫—鱼

23.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激烈”的地质年代是:

读图8世界能源变迁及猜测图,回答24—26题

24.正确表示煤、天然气、石油、核能 水能四条能源消费变化曲线的对应代号是:

A.bdce B.abcd C.bcde D.aecd

25.根据图8的猜测,2010年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最多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核能 水能 D.太阳

26.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木柴这些常规能源共同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烟尘污染严重 B.酸雨

C.全球变暖 D.臭氧空洞

27.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B.北疆绿洲发展甜菜种植业

C.江南丘陵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珠江三角洲退耕还林,种植橡胶林

28.我国西部地区位置最北和最南的两个特大城市是:

A.乌鲁木齐、昆明 B.包头、贵阳

C.银川、昆明 D.乌鲁木齐、南宁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可以利用的土地、海域

B.国土整治工作包括国土资源考察、国土规划、国土治理

C.国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D.搞好国土资源整治工作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30.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是

A.臭氧空洞 B.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C.骨痛病 D.土壤次生盐溃化

二、双项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试卷第10页答案栏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择该小题不得分。

31.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主要来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两颗大行星轨道之间,这两颗行星是:

A.火星 B.木星

C.金星 D.地球

32.适合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分布的典型气候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少雨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暖和多雨 D.终年高温多雨

3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时,我国下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出现90°的有:

A.六盘水 B.攀枝花

C.大亚湾 D.鼎湖山

34.关于地震的正确叙述有:

A.唐山发生7.9级地震,说明此次地震的震级是7.9

B.1999年9月20日台湾南投县地震的震源是南投

C.地震发生时,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随后是左右、前后摇摆

D.破坏地震是指6级以上地震

35.下列各组工业中心与布局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有:

A.阿伯丁——临海型 B.伯明翰——煤铁复合体型

C.苏格兰——临空型 D.慕尼黑——煤铁复合体型

36.目前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

A.黑龙江 B.河南

C.湖南 D.山东

37.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

A.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转化的结果

B.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C.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D.大城市发展快,就业人口不足造成的

38.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有:

A.电视机和照相机的装配工业 B.有色冶金和石油开采工业

C.纺织工业和普通服装加工工业 D.化学工业和精密仪表工业

39.目前人们比较轻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地下水 B.河流水

C.生物水 D.湖泊淡水

40.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有:

A.中国东部和日本 B.美国东北部和西欧

C.南亚和东南亚 D.非洲几内亚湾沿岸

第Ⅱ卷(综合题50分)

1.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2中,用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置,用虚线表示北极圈、南极圈的位置。

(2)北半球各地由昼最长到第一次变为昼夜平分时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段(填写代号),并在图2中分别画出这两个日期的晨昏线位置,在所晨昏线旁边标注对应的日期。

(3)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大约在图1中_______________位置(选择填空),此时对应的图2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a、b、c、d)段上。

A.AB之间,A四周 B.AD之间,A四周

C.CD之间,C四周 D.BC之间,C四周

(4)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图2中a段的位置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正在变大

C.非洲南端开普顿四周河流进入汛期 D.北京阴面房间可以有几天受到阳光照射

2.读图3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C纬度带中,大陆西岸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其降水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2)当②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受A气压带控制时,④—⑨气候类型中,没有进入雨季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

(3)在⑩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______________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

(4)世界小麦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内(填写代号)。

3.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 北京的能源以煤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山(即京西煤矿)。京西煤矿是全国闻名的优质无烟煤产地,已有80多年的开采历史。北京的铁矿探明储量居全国第十位,此外还有铜、镍、铅、钼等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北京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既有优质的建筑材料矿,如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又有冶金工业用的辅助原料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区。

材料2 北京60年代形成了西郊石景山钢铁电力工业区、东南郊化学工业区、东郊机械、纺织工业区、东北郊酒仙电子工业区、清河毛纺工业区、房山琉璃河???店建材工业区。80年代,电子及机械制造、化学及石油化工、纺织是北京工业的三大支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

1983年城近郊土地面积仅占全市的8.1%,却集中了全市工业比重的28.9%,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

材料3 最新的北京高工业布局区域规划将分成三个圈层(图4),内圈分布在城市中心,发展工业开发和营销机构及都市工业。中圈是环绕城市中心区地带,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带。北京工业的外圈是北京的远郊区县。如东北部的电子、汽车、食品饮料、轻纺服装,南部和东南部的中西医药、石化、机械、仪表,西部的煤炭、建材、冶金、石化等。

传统企业外迁的走向绝大部分是北京郊区,也有一小部分迁到外埠,腾出的市中心土地按照规划,大部分将用做商务、宾馆饭店建设和住宅开发。

远郊区 ← 城市中心区边缘 ← 城市中心 → 城市中心区边缘 →远郊区

传统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带

都市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带

传统工业

图4北京工业布局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1)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合作为都市工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造纸厂、印染厂 B.食品饮料、服装纺织

C.电子和感光器材厂 D.家具制造、包装印刷

(2)下列高新技术产业区,符合“充分利用、合理发展原有工业基地”布局原则的是:

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海定科技园区 B.昌平科技园区

C.酒仙电子城 D.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近能源地 B.近高科技人才集中区

C.近消费市场 D.近高速公路

(4)既接近原料地又接近消费市场的工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西郊的建材工业 B.燕山的石油化学工业

C.清河的毛纺织工业 D.石景山的钢铁电力工业

(5)从环境因素的角度看,下列工业区布局不合理的有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东南郊化学工业区 B.燕山的石油化学工业区

C.东郊机械、纺织工业区 D.清河的毛纺织工业

(6)从工业的空间分布看,北京的工业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新趋向;

从工业布局的类型看,北京的工业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新趋向。

4.阅读上海某大学生暑期赴云南考察的社会实践报告和图5,找出文中5处错误,填入答题表中(多选处扣2分,每选对1处得2分,本题10分)。

在细雨霏霏的梅雨季节,我从上海出发,乘上西去的列车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窗外田野中金灿灿的油菜花被雨水淋洗后,显得格外灿烂。过了杭洲后,列车在峰峦起伏、群峰竞秀的江南丘陵地带穿行。翠绿的竹林中不时露出鲜红的土壤。这里土壤肥沃,能够利用的土地都充分利用了。农民们忙碌着,有的在茶园里采茶、有的在水田中插秧。

穿过江汉平原大面积的棉田之后,洞庭湖如血的一轮落日,映红了湖水,映红了点点白帆。铁道两侧的树木拖着长长的影子飞快地退去,夜幕降临了。

一觉醒来,列车已经穿行在坎坷的喀斯特高原上,列车行进的速度大大降底,还不停地晃动,呼啸着不时地穿过一个个的山洞,卡嚓嚓、卡嚓嚓的声音使我难以入睡。窗外朦胧的峰丛,象挤在一起的窝窝头。这景色虽比不上桂林山水的漂亮,但也是曲线美丽,清新可人的。你知道吗?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抬升为陆地,经过6亿年的流水侵蚀,才雕琢成今天的样子。

序号

错误的句子

1

2

3

4

5

5、6题任选做一题,根据考卷做选择记号,只计一道大题的分数。

5.读图6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分布图和相关背景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 进入新千年以来,北京年平均风沙天气明显增多。2000年3月3日到5月17日北京地区先后出现了13次风沙活动。2002年,截止到4月9日,已发生了7次风沙天气,而且在时间上比往年提早,呈现出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均为历史同斯所罕见。由于风沙大、能见度低,给交通运输及人们的日常生少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个别地方甚至造成了人员伤亡。

材料2 气象上一般以能见度来区分沙尘天气和沙尘暴。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为沙尘暴,能见度在1千米以上的为沙尘或扬沙天气。沙尘天气兼有浮尘和扬沙2种天气现象,浮尘天气,大气中弥漫细小颗粒物,灰尘多由外地而来;扬沙天气卷起的沙土则完全是本地产生的,颗粒物粒径较大。

材料3 沙尘暴的形成要有三个基本条件:①有沙源,如沙漠、退化的林地、城乡建筑工地;②动力条件,强冷空气活动即大风天气,或者有垂直上升运动将地面的沙尘吹扬起来;③地面土层的状况,如有无植被覆盖,土壤湿度等。就北京来说,沙质土壤含水量达到1%时,即使出现8级大风,也无法将沙土刮起。

(1)冬春季节,北京经常位于______________东南部(选择填空),盛行风向与我国北方地区风沙运动方向一致,将____________行政区的河西走廊、___________行政区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吹送到北京。离北京最近的沙源位于______________。

(2)北京扬沙天气的沙源主要来自当地_____________地方的泥沙,在______________气象条件下(选择填空),就可以把地面沙尘吹扬到天空中,形成扬沙天气。

(1)—(2)备选答案:

(3)沙漠地区午后易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新千年以来,沙尘暴爆发规模大、频次高、出现时间逐年提前的主要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北方持续多年的大旱天气 B.受冰洋气团控制,形成干冷的大风天气

C.大量挖掘药和发菜的现象日益严重 D.暖冬影响,春季升温早,冻土层解冻早

6.读图8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日变化规律图及表1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表1 11.6——12.2北京地区天气状况及空气质量周报

日期

天气状况

降水概率%

气温

风力

空气质量级别

2/12

多云转晴

10

—4℃—5℃

南转北风二、三级——北转南风二、三级

2

1/12

晴见多云

0

—5℃—7℃

偏北风一、二级——北转南风二、三级

2

30/11

晴见多云

0

—3℃—6℃

南转北风二、三级——偏北风三、四级

3(1)

29/11

多云转阴

10

—1℃—5℃

偏北风一、二级——北转南风二、三级

3(1)

28/11

多云间晴

0

—3℃—7℃

偏北风一、二级——北转南风二、三级

2

26/11

0

—4℃—9℃

南转北风二、三级——北转南风二、三级

2

(1)11月26日到12月2日期间出现了一次锋面天气,大约_______日前后锋面到达北京城区。根据天气资料判定,此次锋面天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判定依据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峰面到达北京时,近地面大气垂直方向温度变化曲线可能是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3)11月29日和11月30日两天空气质量不好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午年2点左右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漏选的小题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D

C

A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D

C

C

D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A

B

C

B

A

C

B

二、双项选择题(共20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B

BD

CD

AC

AD

BD

AC

AC

BD

AB

第Ⅱ卷(综合题50分)

填空题1空1分,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此题不得分

1.(10分)

(1)黄道面必须是过圆心的直线,可以出圆外(1分),南、北极圈必须是过圆心的直线,与冬至日和夏至日时的晨昏线相连,但不能出头(2分)。

(2)AB (1分),晨昏线和日期都正确的才能得分(共2分,一个日期的晨昏线1分)。

(3)C,e(2分)

(4)CD (2分)

2.(10分)

(1)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分),只答其一扣1分;BD (2分)

(2)④ (1分)

(3)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3分)

(4)⑨⑩ (2分)

3.(10分)

(1)AC (2分)

(2)C (1分)

(3)BD (2分)

(4)AD (2分)

(5)A (1分)

(6)由集中到分散;由煤铁复合体型到临空型布局(2分)

4.(最多不超过7处,多选1处扣1分,每选对1处得2分,本题10分)

在细雨霏霏的①梅雨季节,我从上海出发,乘上西去的列车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窗外②田野中金灿灿的油菜花被雨水淋洗后,显得格外灿烂。过了杭洲后,列车在峰峦起伏、群峰竞秀的江南丘陵地带穿行。翠绿的竹林中不时露出鲜红的土壤。这里③土壤肥沃,能够利用的土地都充分利用了。农民们忙碌着,有的在茶园里采茶、有的在水田中插秧。

穿过江汉平原大面积的棉田之后,洞庭湖如血的一轮落日,映红了湖水,映红了点点白帆。⑥铁道两侧的树木拖着长长的影子飞快地退去,夜幕降临了。

一觉醒来,列车已经穿行在坎坷的喀斯特高原上,列车行进的速度大大降底,还不停地晃动,呼啸着不时地穿过一个个的山洞,卡嚓嚓、卡嚓嚓的声音使我难以入睡。窗外朦胧的峰丛,象挤在一起的窝窝头。这景色虽比不上桂林山水的漂亮,但也是曲线美丽,清新可人的。你知道吗?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抬升为陆地,⑦经过6亿年的流水侵蚀,才雕琢成今天的样子。

5.(10分)

(1)C,甘萧,内蒙古,内蒙古,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处(4分)

(2)建筑工地或裸露的地表(农田)(答对其一即可得分),A(2分)

(3)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空气对流运动明显,轻易卷起地面沙土,形成沙尘暴天气(1分,只答气温最高或空气对流运动明显均不得分。)

(4)ACD(3分)

6.(10分)

(1)11月29日(1分),冷峰(1分),气温下降,偏北风(2分,顺序可以不一致)

(2)A D (2分)

(3)近地面大气出现逆温,缺乏空气对流运动,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2分,只答污染物不易扩散不得分,可以不答逆温。)

(4)午后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明显,有利于污染物扩散,行人车辆较少,污染物排放相对较少(2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崇文区高一会考统一练习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练…
    如何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江苏扬州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杭九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朝阳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下学期试卷 鲁教版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课堂笔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复习高一地理上、下册
    城市化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聚落的形成
    新兴工业区
    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天马学校高一地理期中测试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复习题
    《宇宙环境》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题
    人口迁移复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复习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课堂笔记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
    课堂笔记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一地理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三中高一地理12月月考题
    天津耀华中学下学期高一地理质量检测
    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大连八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口增长模式复习题
    地理学习:通过图形掌握知识点
    复习 高一地理上、下册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笔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重点
    地震预报:世界的科学难题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传统工业区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大气
    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复习题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地理仿真测试题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2
    陆地和海洋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期中测试B卷(…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地理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生产活动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何为伴飞卫星:神舟七号飞船的贴身护…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农业生产活动
    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复习题
    崧厦中学高一地理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滕州二中新校高中地理必修(1…
    山岳的形成复习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山东曲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
    农业的区位选择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周考试题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试题卷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新课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练习…
    揭阳一中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必修I地理第五单元自然地理…
    徐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学期地理月考试题
    徐州市第五中学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复习…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地球在宇宙中测试题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同步练习题
    唐山一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四川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原创]湘教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练习
    姜堰市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兰溪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五单元月考…
    高一级地理科期末测试试卷
    地球在宇宙中课堂效果检测题
    复习专题一: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四…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
    姜堰市第二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区位选择
    安阳市一中高一教学质量阶段检查(1)…
    六学校联合考试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
    高一人教版地理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复习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测试题
    春季普通高中地理毕业会考
    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三单元测试
    判定南北半球的条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必修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复习题
    宇宙环境单元综合测试
    南通兴仁中学高一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
    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合肥百花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
    剑阁中学下寺校区高一地理上学期周考…
    农业生产活动同步训练
    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测控卷)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
    北方交大附中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地理》第五章练习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
    五环中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爻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
    东山中学高一地理单元考试测验题(必…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试卷湘教版
    三余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二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一单元 宇宙…
    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试题
    班级管理方案及策略
    构建和谐班级班会方案
    家长座谈会发言稿
    南莫中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二单元 大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