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赵高 >> 正文

 

始皇的统治策略与赵高的篡权阴谋

便要忘记做人"这样一个道理,而且也吐露出他四十年来政坛上夹缝中求生存而丧失常人生趣的苦衷。

命运往往和人们开玩笑,你想走向一个地方,可是费尽了全力之后,猛然发现自己来到了相反的地方。李斯便是这样。

1."厕中鼠"、"仓中鼠"与李斯"择处"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初为郡小吏,不甘于碌碌无为,便投到著名学者苟况门下去学"帝王之术",企望能够学以致用,以自己的才智学识辅助有为的君王成就帝业而出人头地。他曾以"厕中鼠"与"仓中鼠"作比喻,前者食污秽之物,而人犬一近则将恐四散,后者安然食仓中之积粟,既无风吹日晒之苦,又无人犬惊扰之忧。一个人能否成为贤者,关键在于"自处"的环境如何,即能否替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李斯从师学习的目的便是为了日后"自处"于好的环境打基础。学成之后,便向其师告辞道:一个人的地位卑贱而不图有所进取,那就等于禽兽只能享受到自然界现成的食物,而永远陷于穷困,这将是最大的耻辱和悲哀。长久地处在这种境地,一味地埋怨世道,鄙薄功利而自己又无所作为,这绝不是士人所希望的。于是,李斯以一种政客式的投机心理瞄准了秦国,便西入咸阳,向秦王游说,推行自己的帝王之术:李斯入秦那年(公元前247年),正好秦国庄襄王病死,秦王政(秦始皇)即位。李斯初为相国吕不韦门下的舍人,因得到吕的信任,被荐为郎官,由此得以当面向秦王进说的机会。

面对少年气盛的秦王政,李斯进献利用"万世之一时"的时秽。

"灭诸侯,感帝业,为天下一统"的大计,深得秦王的重视,并因此任为长史,直接参与谋划吞并六国事宜。 此后,李斯的仕途也曾两度遭遇危机。第一次吕不韦相治罪

事,与吕不韦有牵连的人都受影响,而曾经为吕不韦舍人的李斯,却意外地未受到牵连,度过了一次仕途危机。另一次是韩国人郑国以修渠为名在秦的间谍行为被发现后,秦宗室贵族乘机攻击客卿并建议逐客,李斯在被逐之列,这是一次较大的仕途危机。李斯不甘沦为"厕中鼠"和"不肖"之辈,以《谏逐客书》说服了秦王。秦王派人一直追到骊邑,李斯得以重返咸阳,继续实践其政治理.想。

李斯能度过仕途危机,既是统一事业的大局把他的政治命运同秦王连在了一起的缘故,也是他为改变"厕中鼠"命运而努力的结果。

李斯由侍从秦王的郎官升为长吏。后又由郎官晋升为客卿、。并官至廷尉,为秦王出谋划策,并实施离问各国君臣之计,以配合武力消灭六国,等等,为秦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其日后位极人臣奠定了基础。

2."阿顺苟合","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

秦王朝建立后,李斯倍受重用,爵至通侯官至丞相,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人臣之极位。若说"择处",这是李斯起初所料未及的,可以说达到了李斯所谓"仓中鼠"的最佳境地。但新的问题是保位全身与忠于职守,尽人臣之道的矛盾,而李斯的天平则偏向了前者。

当初,与李斯一起从苟况学"帝王之术"的还有一位后来成为战国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他的4思想对李斯以至秦王都曾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前236年,韩非以韩国公子的身份来到秦国,意欲说服秦王暂时放弃灭韩的打算。于是,在各为其主的两位老同学问发生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斗争。李斯对于韩非的才学和为人比秦王了解得更清楚,这位老同学的到来使他本能地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既怕韩非得到秦王的任用而影响自己的飞黄腾达。更担心韩非为保存韩国而进行的种种谋划一旦成功,将使秦国实现统一的进程受到阻碍。无论从哪方面讲,韩非的存在都构成了对李斯政治命运的威胁,这当然是李斯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在秦王面前除力斥韩非所献"存韩伐赵"之计外,尤其着重攻击韩非入秦的动机。他说,韩非在本国一直不受重用,这次前来秦国不过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如果能使秦韩交亲,那么他在韩国的地位就显得重要起来,这完全是韩非的"自便之计",然而又用惑乱人心的辩说和漂亮的辞藻来掩盖自己的野心,因此,希望秦王千万不要被他的辩才所迷惑。秦王在李斯的劝说下,便下令把韩非关进了云阳大狱。韩非献计不成,报国无门,在狱中又被剥夺了上书申辩的权利,在极端苦闷、失望的情绪中悲愤地吃下了老同学李斯送来的毒药,以一死来表明对祖国的心迹。李斯便这样除去了一个劲敌。秦始皇在全国统一后全盘接受了韩非专制主义的法治理论,李斯则成为具体执行的最合适人选。杀其人而用其学说。从潜杀韩非到废除分封、焚书,这君臣二人在推行"帝王之术"的配合中已达到了心照不宣、自然默契的地步。

正因有了这样的基础,所以尽管秦始皇为人以"少恩而虎狼心"见称于史籍,尉缭甚至说他"一旦得志就要吃人",因而不能长久共事,但李斯却能在他手下安然无恙,长期深得信任。从公元前219年起,秦始皇四次到东方各地巡游,李斯亦多次随行,而所到之处留下的众多颂扬秦王朝盛德和始皇本人功业的刻石赞辞,也大都出于李斯笔下。他们之间那种特殊密切的关系可见一斑。当然,要说秦始皇对李斯完全没有戒心也未必真实。公元前212年,始皇由甬游幸咸阳郊外的梁氏宫,从山土望见山下一支车队仪仗经过,十分气派。经向随从打听,方知是丞相李斯的车驾,脸上顿时露出不快的神情。事后有人向李斯提起此事,李斯忙知趣地缩减了自己的车队。后来秦始皇觉察到了这一变化,认定随从中有人在李斯面前通风报信,再三追问,无人承认,于是便把那次在身边的人全抓起来杀了。这虽是一件小事,但至少说明了秦始皇对于李斯的信任是有限度的。作为一个专制君主,他绝不可能把身居高位的李斯视为真正的心腹之臣。只不过李斯有一套对付君主的办法。他善于经常注意揣摩秦始皇的思想,煞费苦心地去极力迎合而又不露痕迹,因而君臣双方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安无事。

始皇创建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虽有不少李斯的功绩,但是,始皇专任刑罚,其统治术的片面性,李斯显然不是不清楚,李斯师从儒学大师,知道儒家六经的要旨,而不以儒学王道来弥补秦统治术的危机,其自私心理显而易见,李斯怕影响到其所择之处,怕危及到他"仓中鼠"的根本利益。司马迁批评也云:"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一针见血又十分中肯。同时,也如汉初卫尉王氏说"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使"秦以不闻其过而亡天下"(<汉书萧何曹参传》)凡此皆为李斯"阿顺苟合"的过错。3."就变"、"求容",误国丧身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李斯自入秦以来,始终追随在始皇左右,一步步超越群臣,取得显赫的地位。随着始皇的逝去,李斯的政治命运再度面临挑战。由于日益膨胀的私心,他一开始就在确立嗣君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作出了错误的抉择,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进死胡同,无可推脱地成了赵高和胡亥的帮凶。

然而,李斯与赵高之流毕竟有所不同,眼看秦始皇奠定的基业由于自己的过错而分崩离析,李斯不能不感到于心有愧,因而试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赵高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始皇的统治策略与赵高的篡权阴谋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